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孔系吹风装置,包括有支架、配气转子、配气环、驱动装置及齿轮组,该配气转子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在该阶梯轴上设有轴向盲孔和径向盲孔,该径向盲孔与该轴向盲孔相通构成一个完整的通道;该配气环为间隙配合套在该配气转子外表面的环形套状结构,且在该配气环上沿其直径方向均匀设有多个与该径向盲孔对应的气孔;该配气转子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架上,并由驱动装置通过齿轮组带动转动,该配气环固定在支架上,该配气轴的径向盲孔的开口端为进气口,该配气环的气孔为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孔系自动吹风,且吹风过程不需要人工的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孔系加工后期处理工装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孔系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柴油机等的加工制造领域,对于孔系加工后内部的残留铁屑、切削液等需要进行处理,特别是比较深的孔系,一般的做法是采用人工手持风管一个一个孔的吹,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是敞开式的作业,吹风时产生的噪音、气雾等对生产者的危害也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孔系吹风装置,可以实现对孔系自动吹风,且吹风过程不需要人工的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孔系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配气转子、配气环、驱动装置及齿轮组,该配气转子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在该阶梯轴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轴向盲孔,在该阶梯轴中部较粗部分沿其直径方向设有径向盲孔,该径向盲孔与该轴向盲孔相通构成一个完整的通道;该配气环为间隙配合套在该配气转子中部较粗部分外表面的环形套状结构,且在该配气环上沿其直径方向均匀设有多个与该径向盲孔对应的气孔;该配气转子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架上,并由驱动装置通过齿轮组带动转动,该配气环套接在该配气轴外表面并固定在支架上,该配气轴的径向盲孔的开口端为进气口,该配气环的气孔为出气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配气转子两端还设有轴盖和轴承,该轴承过盈连接在该配气转子中部的两侧,该轴盖为圆形盖状结构,在该轴盖上设有与配气转子以及轴承外圈配合的阶梯孔,该轴盖套装在配气转子的两端与对应的轴承外圈配合,并通过螺钉与配气环固定连接,且该轴盖与支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带有变速箱的电机。优选地,所述齿轮组包括有与配气转子连接的从动齿轮以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不完全齿轮,该不完全齿轮由一个完整齿轮去掉部分齿后构成,该从动齿轮与该不完全齿轮口四合。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一设有轴孔的板状结构,该配气转子穿过该轴孔并通过与配气环、轴盖的配合固定位置,该轴盖通过螺钉与该板状结构连接,该驱动装置通过连接杆与该板状结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该内螺纹连接有气管接头。优选地,所述配气环的气孔的数量为所需吹风的孔的数量的整数倍。优选地,若配气环的气孔的数量为II1、从动齿轮的齿数为Z1、不完全齿轮的齿数为z2、电机的转数为n,生产节拍为S秒,则从动齿轮的齿数Zl = H1XZ2, n = 60ni + S。优选地,所述配气环与配气转子的配合间隙在O. Olmm以内。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制造成本较低,安装简单,操作容易,解决了机加工后孔系中,特别是深孔中的残留铁屑、切削液等问题,由于吹风的过程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的干预,因此有效的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将本装置放置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以减少甚至杜绝吹风时所产生的噪音对人耳的损害。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的轴盖的剖视示意·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的轴盖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的配气环的半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的配气环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的配气轴的半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出气管连接头,2-进气管连接头,3-配气转子,4-轴承,5-轴盖,6-配气环,7-连接板,8-连接柱,9-带减速箱电机,10-不完全齿轮,11-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结构和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I至图6即为本技术所述孔系吹风装置的相关附图,如图中所示,该孔系吹风装置,包括有连接板7、配气转子3、配气环6、轴盖5、轴承4、带减速箱电机9、从动齿轮11、不完全齿轮10以及连接杆。其中,配气转子3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在该阶梯轴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轴向盲孔,在该阶梯轴中部较粗部分沿其直径方向设有径向盲孔,该径向盲孔与该轴向盲孔相通构成一个完整的通道。配气环6为间隙配合套在该配气转子3中部较粗部分外表面的环形套状结构,且在该配气环6上沿其直径方向均匀设有多个与该径向盲孔对应的气孔。轴盖5为圆形盖状结构,在该轴盖5上设有与配气转子3以及轴承4外圈配合的阶梯孔,该轴盖5套装在配气转子3的两端与对应的轴承4外圈配合。不完全齿轮10由一个完整齿轮去掉部分齿后构成。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该内螺纹分别连接有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接头,出气管连接头I和进气管连接头2均采用标准件,轴承4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配气转子3上,端盖通过螺栓连接在配气环6上,端盖又通过螺栓与连接板7连接在一起,从动齿轮11与配气转子3通过过渡配合连接在一起,并有传动键来传递扭矩,传动键采用标准件。不完全齿轮10通过过盈配合与带减速箱电机9连接在一起,并有传动键来传递扭矩,传动键采用标准件。带减速箱电机9通过螺栓与连接柱8连接在一起,连接柱8通过螺栓与连接板7连接在一起,从动齿轮11和不完全齿轮10啮合在一起。若出气管连接头I的数量为Ii1、从动齿轮11的齿数为Z1、不完全齿轮10的齿数为Z2、电机的转数为n,生产节拍为S秒,则从动齿轮11的齿数Zl = H1XZ2, η =60ni + S,其中出气管连接头I的数量Ii1为所需要吹风的孔的数量,或者是所需要吹风孔数量的整数倍。举例说明这几者间的关系,Ii1 = 12, Z2 = SJlJzi = II1XZ2 = 12X3 = 36,如果要求的生产节拍为120秒,则带减速箱电机9的转数n = 60X12 + 120 = 6(R/分钟)。由于不完全齿轮10是由一个完整齿轮去掉部分齿后形成的,因此从动齿轮11在不完全齿轮10转一转的时间里,真正的转动时间只是参与从动齿轮11啮合的时间,而其余的时间则是停留在出气管连接头I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吹气延时,以保证能够吹干净孔内的铁屑、切削液等。本技术上述实施例和附图所示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以此局限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髓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的任何变动,都 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孔系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配气转子、配气环、驱动装置及齿轮组,该配气转子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在该阶梯轴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轴向盲孔,在该阶梯轴中部较粗部分沿其直径方向设有径向盲孔,该径向盲孔与该轴向盲孔相通构成一个完整的通道;该配气环为间隙配合套在该配气转子中部较粗部分外表面的环形套状结构,且在该配气环上沿其直径方向均匀设有多个与该径向盲孔对应的气孔;该配气转子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架上,并由驱动装置通过齿轮组带动转动,该配气环套接在该配气轴外表面并固定在支架上,该配气轴的径向盲孔的开口端为进气口,该配气环的气孔为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系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配气转子、配气环、驱动装置及齿轮组,该配气转子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在该阶梯轴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轴向盲孔,在该阶梯轴中部较粗部分沿其直径方向设有径向盲孔,该径向盲孔与该轴向盲孔相通构成一个完整的通道;该配气环为间隙配合套在该配气转子中部较粗部分外表面的环形套状结构,且在该配气环上沿其直径方向均匀设有多个与该径向盲孔对应的气孔;该配气转子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架上,并由驱动装置通过齿轮组带动转动,该配气环套接在该配气轴外表面并固定在支架上,该配气轴的径向盲孔的开口端为进气口,该配气环的气孔为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转子两端还设有轴盖和轴承,该轴承过盈连接在该配气转子中部的两侧,该轴盖为圆形盖状结构,在该轴盖上设有与配气转子以及轴承外圈配合的阶梯孔,该轴盖套装在配气转子的两端与对应的轴承外圈配合,并通过螺钉与配气环固定连接,且该轴盖与支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系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带有变速箱的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