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311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挤压杆(1)、压盖(2)、导向锁紧环(3)、导向套(4)、承压垫(5)、动梁(6),承压垫(5)与动梁(6)固定连接,径向留有间隙,挤压杆(1)通过导向锁紧环(3)压在承压垫(5)上,导向锁紧环(3)与动梁(6)之间有导向套(4),导向锁紧环(3)外侧有压盖(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挤压垫承压垫长时间使用变形后,不易拆出难于更换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是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解决挤压垫承压垫长时间使用变形后,不易拆出难于更换的问题。
技术介绍
挤压机挤压杆安装于挤压动梁的承压垫之上,挤压力通过承压垫传递给动梁,为了保证挤压杆与挤压筒和模具同心,挤压杆和承压垫在径向必须采用小间隙配合连接,长时间受挤压压力,承压垫会变形,需要更换时,往往无法拆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解决挤压垫承压垫长时间使用变形后,不易拆出难于更换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挤压杆、压盖、导向锁紧环、导向套、承压垫、动梁,承压垫与动梁固定连接,径向留有间隙,挤压杆通过导向锁紧环压在承压垫上,导向锁紧环与动梁之间有导向套,导向锁紧环外侧有压盖。所述的承压垫与动梁之间的间隙为2mm至5mm。本技术的特点是本装置承压垫径向与动梁不配合留足够的间隙,即使变形,仍能很方便的拆出;锁紧导向装置由于不考虑承压垫的变形问题,配合精度可以高一级,导向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图。图中1、挤压杆;2、压盖;3、导向锁紧环;4、导向套;5、承压垫;6、动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挤压杆I、压盖2、导向锁紧环3、导向套4、承压垫5、动梁6,承压垫5与动梁6固定连接,径向留有间隙,挤压杆I通过导向锁紧环3压在承压垫5上,导向锁紧环3与动梁6之间有导向套4,导向锁紧环3外侧有压盖2。实施例2如图I所示,本技术至少包括挤压杆I、压盖2、导向锁紧环3、导向套4、承压垫5、动梁6。本实施例将承压垫5通过螺栓安装于动梁6上,径向留有2_间隙,挤压杆I通过导向锁紧环3压在承压垫5上,挤压杆I与导向锁紧环3采用小间隙配合,导向锁紧环3与动梁6之间的配合通过导向套4来实现,压盖2用来压紧导向锁紧环3,从而锁紧挤压杆I。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承压垫5与动梁6之间的间隙为5mm。挤压杆I工作时挤压力作用于承压垫5,而承压垫5仅承压,径向与动梁6不配合,留有足够的间隙,即使变形,仍能很方便的拆出;锁紧导向装置由于不考虑承压垫5的变形问题,配合精度可以高一级,导向效果更好。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 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挤压杆(1)、压盖(2)、导向锁紧环(3)、导向套(4)、承压垫(5)、动梁(6),承压垫(5)与动梁(6)固定连接,径向留有间隙,挤压杆(1)通过导向锁紧环(3)压在承压垫(5)上,导向锁紧环(3)与动梁(6)之间有导向套(4),导向锁紧环(3)外侧有压盖(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杆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挤压杆(I)、压盖(2)、导向锁紧环(3)、导向套(4)、承压垫(5)、动梁(6),承压垫(5)与动梁(6)固定连接,径向留有间隙,挤压杆(I)通过导向锁紧环(3)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云海周少凡董晓娟郑文达高尚辉闫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