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动元件,且特别涉及ー种过电流保护元件。
技术介绍
热敏电阻被用于保护电路,使其免于因过热或流经过量电流而损坏。热敏电阻通常包括两电极及位于两电极间的电阻材料。此电阻材料 在室温时具低电阻值,而当温度上升至ー临界温度或电路上有过量电流产生时,其电阻值可立刻跳升数千倍以上,以此抑制过量电流通过,以达到电路保护的目的。当温度降回室温后或电路上不再有过电流的状况时,热敏电阻可回复至低电阻状态,而使电路重新正常操作。此种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使热敏电阻取代保险丝,而被更广泛运用在高密度电子电路上。热敏电阻的触发(trip)温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种类,为因应例如电池的低温エ作环境所需,常会采用触发温度较低的低温材料,以致于造成热敏电阻的维持电流(holdcurrent)下降。尤其是在电池的应用上,在较高的温度下(例如60°C或70°C ),必须仍然要有相当高的维持电流,却必须在80°C以下快速触发,若单靠调整热敏电阻的材料,是很难达到这样的功能。因为若要在60-70°C达到高维持电流必须使用高温材料(例如高密度聚こ烯HDPE),但若使用高温材料就不能够达到8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电流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导电构件,包括第一电极箔及第二电极箔,其中第一电极箔与第二电极箔在同一平面上;一第二导电构件;一电阻元件,叠设于该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之间,且具有正温度或负温度系数的特性;以及一温度检测开关,根据温度变化,切换该第一电极箔及第二电极箔间为电气导通或限流状态;其中该温度检测开关的临界温度低于该电阻元件的触发温度;其中当该温度检测开关为导通时,电流流经该第一电极箔与第二电极箔、电阻元件及第二导电构件形成的导电路径,当瞬间过电流通过该导电路径时,触发该电阻元件由低电阻状态成为高电阻状态而达到过电流保护的作用,当过电流状况解除后,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电流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导电构件,包括第一电极箔及第二电极箔,其中第一电极箔与第二电极箔在同一平面上; 一第二导电构件; 一电阻元件,叠设于该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之间,且具有正温度或负温度系数的特性;以及 一温度检测开关,根据温度变化,切换该第一电极箔及第二电极箔间为电气导通或限流状态; 其中该温度检测开关的临界温度低于该电阻元件的触发温度; 其中当该温度检测开关为导通时,电流流经该第一电极箔与第二电极箔、电阻元件及第二导电构件形成的导电路径,当瞬间过电流通过该导电路径时,触发该电阻元件由低电阻状态成为高电阻状态而达到过电流保护的作用,当过电流状况解除后,该电阻元件恢复原先低电阻状态; 当温度检测开关的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时,该温度检测开关切换为限流状态,电流瞬间流经该第一电极箔、电阻元件及第二导电构件形成的导电路径,并产生高热而触发该电阻元件由低电阻状态成为高电阻状态,当温度下降至低于其临界温度,该电阻元件恢复原先低电阻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临界温度介于60-90°C。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临界温度介于65-85°C。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触发温度介于90-160°C。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箔、电阻元件及第二导电构件形成第一导电路径,该第二电极箔、电阻元件及第二导电构件形成第二导电路径,该第一电极箔的面积包括第一导电构件在第一导电路径中的有效面积,而第二电极箔的面积包括第一导电构件在第二导电路径中的有效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箔的面积占第一导电构件的面积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裘,曾郡腾,
申请(专利权)人: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