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627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包括连接于折弯机折弯横梁底部的连接板、前连杆、后连杆、中连杆、“フ”形件及折弯油缸;连接板、中连杆及“フ”形件的横向边互相平行并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前连杆、后连杆互相平行;中连杆的后端部及“フ”形件横向边的后端部枢接于折弯机的机架上,前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中连杆、“フ”形件横向边的前端部,后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的后端部、中连杆的中部、“フ”形件横向边的中部;“フ”形件斜向边的底端部与折弯油缸的活塞杆枢接,折弯油缸的缸体枢设于折弯机的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0°-132°范围内折出任意角度,无需更换模具,使用非常方便,折弯精度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弯机结构,具体地说是指用于折弯机的铰链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折弯机普遍采用上、下模压弯的方法来折弯板材,由于受模具及折弯装置结构设计的限制,其折弯的角度范围非常有限,其折弯角度通常仅有固定的几个角度,而不能根据需要折弯出任意角度,在改变折弯角度时需要更换模具,操作不方便。其它类型折弯机的传动系统的铰链装置一般只有很少的三、四个传动力点,折弯时着力点处容易发生局部变形,影响折弯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折弯机折弯角度范围有限、不能折弯出任意角度、需经常更换模具、使用不便、铰链装置传动力点少、折弯时着力点处容易发生局部变形而影响折弯精度等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包括连接于折弯机折弯横梁底部的连接板、前连杆、后连杆、中连杆、“フ”形件及折弯油缸;该连接板、中连杆及“フ”形件的横向边互相平行并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该前连杆、后连杆互相平行;该中连杆的后端部及“フ”形件横向边的后端部枢接于折弯机的机架上,该前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中连杆、“フ”形件横向边的前端部,该后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的后端部、中连杆的中部、“フ”形件横向边的中部;该“フ”形件斜向边的底端部与折弯油缸的活塞杆枢接,该折弯油缸的缸体枢设于折弯机的机架上。前述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其中连杆、“フ”形件的横向边的中部均向下弯折,所述后连杆的中部、下部分别枢接于中连杆、“フ”形件横向边的中部折角处。前述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其各枢接处采用销轴和销孔连接,销轴和销孔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衬套。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折弯角度范围大,可在0°-132°范围内折出任意角度;二,在更改折弯角度过程中,无需更换模具,使用非常方便;三,由于该铰链装置具有九个传动副,即九个传动力点,每一传动力点受力较小,不易发生变形,因此结构稳定,并且折弯精度高;四,销轴的聚四氟乙烯衬套保证了铰链的传动精度和耐磨性;五,整个铰链装置安装于机架的侧面,装配和调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折弯角度为0°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折弯角度为90°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处于折弯角度为132°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为采用本铰链装置的折弯机的侧视结构。该折弯机主要结构包括机架10、夹壁20、上横梁301、下横梁302、折弯横梁40及铰链装置1。夹壁20中后部枢设于机架10上,前端部与上横梁301固定连接,后端部枢设于夹紧油缸201的活塞杆上,油缸201动作时可使上横梁301与固定于机架10上的下横梁302一同将待折弯的板材夹紧。而铰链装置1可使折弯横梁40翻转,以使被夹紧于上横梁301、下横梁302之间的板材被折弯。同时参照图1至图3,该铰链装置1包括连接于折弯机折弯横梁40底部的连接板11、前连杆14、后连杆15、中连杆12、“フ”形件13及折弯油缸16。该连接板11、中连杆12及“フ”形件13的横向边131互相平行并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该前连杆14、后连杆15互相平行。该中连杆12的后端部及“フ”形件13横向边131的后端部枢接于折弯机的机架10上,该前连杆14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11、中连杆12、“フ”形件13横向边131的前端部,该后连杆15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11的后端部、中连杆12的中部、“フ”形件横向边13的中部。该“フ”形件13斜向边132的底端部与折弯油缸16的活塞杆枢接,该折弯油缸16的缸体枢设于折弯机的机架10上。中连杆12、“フ”形件13的横向边131的中部均略向下弯折,所述后连杆15的中部、下部分别枢接-->于中连杆12、“フ”形件13横向边131的中部折角处。参照图3,九个枢接处即九个传动力点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采用销轴和销孔连接,销轴和销孔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衬套,以保证铰链的传动精度和耐磨性。由于折弯横梁40的长度方向是沿图面的纵深方向延伸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铰链装置具有多套,沿图面的纵深方向排列,共同对折弯横梁40施力。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弯机的铰链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折弯机折弯横梁底部的连接板、前连杆、后连杆、中连杆、“フ”形件及折弯油缸;该连接板、中连杆及“フ”形件的横向边互相平行并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该前连杆、后连杆互相平行;该中连杆的后端部及“フ”形件横向边的后端部枢接于折弯机的机架上,该前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中连杆、“フ”形件横向边的前端部,该后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的后端部、中连杆的中部、“フ”形件横向边的中部;该“フ”形件斜向边的底端部与折弯油缸的活塞杆枢接,该折弯油缸的缸体枢设于折弯机的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弯机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折弯机折弯横梁底部的连接板、前连杆、后连杆、中连杆、“フ”形件及折弯油缸;该连接板、中连杆及“フ”形件的横向边互相平行并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该前连杆、后连杆互相平行;该中连杆的后端部及“フ”形件横向边的后端部枢接于折弯机的机架上,该前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中连杆、“フ”形件横向边的前端部,该后连杆的上、中、下部分别枢接于连接板的后端部、中连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溢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