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偏光片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513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偏光膜层,所述偏光膜层包括多个单元偏光膜层,所述多个单元偏光膜层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与液晶盒中多个显示面板的位置分别对应,每个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其所对应的显示面板的面积。相应地,还提供应用所述偏光片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偏光片应用于液晶成盒工艺中可极大地减少偏光片的贴附次数及贴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应用所述偏光片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阵列(Array)工艺、液晶成盒(Cell)工艺以及模组(Module)工艺。现有的液晶成盒工艺中,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贴合后形成的液晶盒需按一定尺寸切割成多个显示面板,且经研磨、清洗等程序后再在所述多个显示面板的上下表面各贴附一层偏光片,这是因为玻璃(即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中的基底材料)的切割工艺是利用微刀轮切入脆性的玻璃中,根据应力的作用进行滑切和分裂,而偏光片不是由脆性材料制成,而是由有机弹性材料制成,无法利用应力进行切割。即,如果先在液晶盒上下两侧贴附整张的偏光片再将所述整张的偏光片与液晶盒一起切成多个显示面板,则无法完成玻璃的切割工艺(如果采用粗暴的裁切偏光片的方法对显示面板进行切割,则会损伤玻璃)。也就是说,若所述液晶盒需切割成η个显示面板,就需要贴附2η次偏光片,而每贴附一次偏光片就需要耗费5 10秒,可见,当贴附偏光片的次数较多时,需耗费的时间也较多,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当然,除液晶显示面板外,其他显示面板贴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光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偏光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膜层包括多个单元偏光膜层,所述多个单元偏光膜层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与液晶盒中多个显示面板的位置分别对应,每个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其所对应的显示面板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偏光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膜层包括多个单元偏光膜层,所述多个单元偏光膜层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与液晶盒中多个显示面板的位置分别对应,每个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其所对应的显示面板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包括粘性部和失粘部,所述粘性部采用多个,每个粘性部均对应一个单元偏光膜层,且每个粘性部的面积与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相等; 所述粘性部采用粘性材料制成,所述失粘部采用脆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表面保护层和/或剥离层; 所述表面保护层设置在偏光膜层上远离基底的一侧;所述剥离层设置在基底上远离偏光膜层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保护层包括多个单元表面保护层,每个单元表面保护层均对应一个单元偏光膜层,所述每个单元表面保护层设置在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上远离基底的一侧,且每个单元表面保护层的面积与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还包括第一粘性层和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用于增加透射光强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强度、或用于补偿光学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强度又增加反射光强度; 所述第一粘性层和功能膜层依次设置在偏光膜层与基底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性层包括多个单元第一粘性层,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多个单元功能膜层,每个单元第一粘性层及每个单元功能膜层均对应一个单元偏光膜层,与同一个单元偏光膜层对应的单元第一粘性层和单元功能膜层依次设置在该单元偏光膜层与基底之间,且所述每个单元第一粘性层和每个单元功能膜层的面积均与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表面保护层,和/或,第二粘性层及剥离层; 所述表面保护层设置在偏光膜层与基底之间; 所述第二粘性层设置在偏光膜层上远离基底的一侧,所述剥离层设置在第二粘性层上远离偏光膜层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保护层包括多个单元表面保护层,每个单元表面保护层均对应一个单元偏光膜层,所述每个单元表面保护层设置在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与所述基底之间,且所述每个单元表面保护层的面积与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相等; 所述第二粘性层包括多个单元第二粘性层,所述每个单元第二粘性层均对应一个单元偏光膜层,所述每个单元第二粘性层设置在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上远离基底的一侧,且所述每个单元第二粘性层的面积与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还包括第一粘性层和功能膜层,所述功能膜层用于增加透射光强度、或用于增加反射光强度、或用于补偿光学相位差、或者用于既增加透射光强度又增加反射光强度; 所述第一粘性层设置在偏光膜层上远离基底的一侧,所述功能膜层设置在第一粘性层上远离偏光膜层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性层包括多个单元第一粘性层,所述功能膜层包括多个单元功能膜层,每个单元第一粘性层及每个单元功能膜层均对应一个单元偏光膜层,所述每个单元第一粘性层设置在其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上远离基底的一侧,所述每个单元功能膜层设置在所述单元第一粘性层上远离偏光膜层的一侧,且所述每个单元第一粘性层和每个单元功能膜层的面积均与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相等。11.根据权利要求5、6、9或10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层为增透膜、反射膜、相位补偿膜或半透半反膜。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片还包括分别贴附在偏光膜层两侧的第一偏光膜保护层和第二偏光膜保护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膜保护层包括多个单元第一偏光膜保护层,所述第二偏光膜保护层包括多个单元第二偏光膜保护层,所述每个单元第一偏光膜保护层及每个单元第二偏光膜保护层均对应一个单元偏光膜层,与同一个单元偏光膜层对应的单元第一偏光膜保护层及单元第二偏光膜保护层分别贴附在该单元偏光膜层的两侧,且所述每个单元第一偏光膜保护层及每个单元第二偏光膜保护层的面积均与所对应的单元偏光膜层的面积相等; 每两个所述单元偏光膜层之间的距离为5mnT20mm。14.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液晶盒两侧分别贴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磊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