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燃气灶的面板及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4084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23:24
一种燃气灶、燃气灶的面板及锅架,燃气灶包括面板(30)、燃烧器(40)、文氏混合管和锅架(50);文氏混合管与燃烧器(40)相连通,用于将混合空气后的燃气供给燃烧器(40);锅架(50)包括支撑架(51)和支撑件(52),支撑件(52)设于支撑架(51)上,用于支撑锅具;面板(30)上具有与支撑架(51)形状相适应的凸台(31),凸台(31)具有至少一个通孔(32);支撑架(51)置于凸台(31)上方,凸台(31)与支撑架(51)之间具有间隙(60),间隙(60)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间隙(60)、通孔(32)后流入文氏混合管。外界的空气也可以通过间隙、凸台上的孔进入文氏混合管以解决橱柜内的空气量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燃气灶的面板及锅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涉及燃气灶、燃气灶具的面板及锅架。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嵌入式燃气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燃气灶的立体分解图,参考图1和图2,燃气灶主要包括面板10、锅架20、燃烧器(图中未标号)、文氏混合管(图中未示)、喷嘴(图中未示)、风门(图中未示)以及风门调节装置(图中未示)。面板10与燃气灶的底板以及侧壁组成了一个空间,文氏混合管、喷嘴、风门以及风门调节装置位于该空间内。文氏混合管为燃气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喷嘴使燃气进入到文氏混合管内,通过风门使空气进入到文氏混合管内,在该文氏混合管内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以使燃气可以充分进行燃烧。现有技术中,位于面板10下方燃气灶的部分均安装于厨房的橱柜内,也就是说,文氏混合管也是位于橱柜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厨卫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安装燃气灶的橱柜的精细度也越来越好,随之而产生的是橱柜的两个柜门之间的密合度越来越好,这样会导致在橱柜内的空气量不足,从而通过风门进入文氏混合管内的空气量不足,使燃气不能与空气充分混合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继续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燃烧器周围,面板10具有凹陷部位,在该凹陷部位,面板10具有侧壁11;锅架20包括支撑架21和支撑件22。支撑架21抵靠在面板10的侧壁11以起到固定锅架20的作用,然而在将锅具置于支撑件22上使用时,由于锅架20是通过支撑架21与面板10的侧壁11的相互抵靠来固定锅架20,因此锅架20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挪动,造成锅架20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燃气灶容易导致进入文氏混合管的空气量不足使燃气燃烧不充分;以及,锅架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在面板上挪动,使锅架偏离燃烧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燃烧器、文氏混合管和锅架;所述文氏混合管与所述燃烧器相连通,用于将混合空气后的燃气供给所述燃烧器;所述锅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支撑锅具;其中,所述面板上具有与所述支撑架形状相适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支撑架置于所述凸台上方,所述凸台与支撑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间隙、通孔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的外圈阻挡部;所述外圈阻挡部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遮罩凸台的外侧,且所述外圈阻挡部与所述面板之间具有缝隙,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缝隙、间隙、凸台的通孔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的外圈阻挡部;所述外圈阻挡部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遮罩凸台的外侧,所述外圈阻挡部的底端与所述面板接触,所述外圈阻挡部上具有通孔,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外圈阻挡部上的通孔、间隙、凸台的通孔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内圈阻挡部,位于所述凸台的内侧;所述内圈阻挡部的底端与所述面板接触,以支撑所述锅架。可选的,所述内圈阻挡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且所述内圈阻挡部和外圈阻挡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台的宽度,以使所述凸台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所述间隙。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的外圈阻挡部和内圈阻挡部;所述外圈阻挡部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遮罩凸台的外侧,其底端与所述面板接触以支撑锅架,且所述外圈阻挡部上具有通孔,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外圈阻挡部上的通孔、间隙、凸台的通孔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所述内圈阻挡部位于所述凸台的内侧,所述内圈阻挡部的底端与所述面板之间具有缝隙。可选的,所述外圈阻挡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且所述内圈阻挡部和外圈阻挡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台的宽度,以使所述凸台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所述间隙。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的内圈阻挡部;所述内圈阻挡部位于所述凸台的内侧,其底端与所述面板接触以支撑锅架;所述凸台外侧裸露于外界,所述内圈阻挡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以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所述间隙。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的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凸台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支撑脚底端与所述面板接触以支撑锅架,在凸台的顶面和所述环状本体的底面之间形成所述间隙。可选的,所述凸台包括侧壁和顶面,所述凸台的通孔位于所述侧壁和/或位于所述顶面。可选的,所述凸台呈连续的环状或断续的环状。可选的,所述外圈阻挡部呈连续的环状或断续的环状。可选的,所述内圈阻挡部呈连续的环状或断续的环状。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部和支腿,所述支腿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支腿支撑锅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的锅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的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燃气灶,面板上具有与锅架的支撑架形状相适应的凸台,凸台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支撑架置于凸台上方,凸台与支撑架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间隙、通孔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这样当橱柜内的空气量不足从而使进入文氏混合管的空气量不足时,外界的空气也可以通过间隙、凸台上的通孔进入文氏混合管以解决橱柜内的空气量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在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了内圈阻挡部和外圈阻挡部,凸台位于内圈阻挡部和外圈阻挡部中间,可以防止使用锅具时,锅架在外力的作用下在面板上来回挪动,从而将锅架限定在燃烧器处,防止其偏离燃烧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嵌入式燃气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燃气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燃气灶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面板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面板顶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面板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燃气灶的顶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燃气灶的底视图;图9为图7所示的燃气灶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10为图9中椭圆标示位置的放大图且显示外界空气进入文氏混合管的流向;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锅架的立体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锅架的顶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锅架的底视图;图14为图12所示的锅架沿A-A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燃气灶,面板上具有与锅架的支撑架形状相适应的凸台,凸台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支撑架置于凸台上方,凸台与支撑架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间隙、通孔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使外界的空气通过间隙、通孔进入文氏混合管,这样当橱柜内的空气量不足从而使进入文氏混合管的空气量不足时,外界的空气也可以通过间隙、凸台上的孔进入文氏混合管以解决橱柜内的空气量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燃气灶根据灶眼的多少分为单眼灶、双眼灶、多眼灶,每一眼灶的结构均相同,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中仅显示了单眼灶的燃气灶,对于双眼灶以及多眼灶的结构可以对单眼灶进行复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毫无疑问的推知双眼灶以及多眼灶的燃气灶的结构。第一具体实施例参考图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气灶、燃气灶的面板及锅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30)、燃烧器(40)、文氏混合管和锅架(50);所述文氏混合管与所述燃烧器(40)相连通,用于将混合空气后的燃气供给所述燃烧器(40);所述锅架(50)包括支撑架(51)和支撑件(52),所述支撑件(52)设于所述支撑架(51)上,用于支撑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0)上具有与所述支撑架(51)形状相适应的凸台(31),所述凸台(31)具有至少一个通孔(32);所述支撑架(51)置于所述凸台(31)上方,所述凸台(31)与支撑架(51)之间具有间隙(60),所述间隙(60)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间隙(60)、通孔(32)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30)、燃烧器(40)、文氏混合管和锅架(50);所述文氏混合管与所述燃烧器(40)相连通,用于将混合空气后的燃气供给所述燃烧器(40);所述锅架(50)包括支撑架(51)和支撑件(52),所述支撑件(52)设于所述支撑架(51)上,用于支撑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0)上具有与所述支撑架(51)形状相适应的凸台(31),所述凸台(31)具有至少一个通孔(32);所述支撑架(51)置于所述凸台(31)上方,所述凸台(31)与支撑架(51)之间具有间隙(60),所述间隙(60)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间隙(60)、通孔(32)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所述凸台(31)与面板(30)一体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1)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511)以及设于本体(511)上的外圈阻挡部(512);所述外圈阻挡部(512)位于所述凸台(31)的外侧,遮罩凸台(31)的外侧,且所述外圈阻挡部(512)与所述面板(30)之间具有缝隙(70),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缝隙(70)、间隙(60)、凸台(31)的通孔(32)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511)以及设于本体(511)上的外圈阻挡部;所述外圈阻挡部位于所述凸台(31)的外侧,遮罩凸台(31)的外侧,所述外圈阻挡部的底端与所述面板(30)接触,所述外圈阻挡部上具有通孔,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外圈阻挡部上的通孔、间隙(60)、凸台(31)的通孔(32)后流入所述文氏混合管。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1)还包括内圈阻挡部(513),位于所述凸台(31)的内侧;所述内圈阻挡部(513)的底端与所述面板(30)接触,以支撑所述锅架(5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阻挡部(513)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台(31)的高度,且所述内圈阻挡部(513)和外圈阻挡部(5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台(31)的宽度,以使所述凸台(31)和所述支撑架(51)之间形成所述间隙(6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1)呈环状,包括环状的本体(511)以及设于本体(5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尔曼·卡尔斯顿郭丽杨萌苏卡姆·罗文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