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制冷器具的门和制冷器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制冷器具的门和制冷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37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器具的门,所述门包括门体,其中,所述门包括位于所述门体的后侧的第一铰链机构,所述第一铰链机构被配置成适于与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具的用于所述门体的支承体上的第二铰链机构配合,以使所述门体以能枢转的方式装配在所述支承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相应的制冷器具。能够支持更薄门体设计并且有利地改善制冷器具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制冷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制冷器具的门。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涉及制冷器具。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制冷器具、尤其是冰箱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一方面人们希望制冷器具具有足够的储物容量,同时还希望制冷器具和周围的家具更加匹配,例如在尺寸上更加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制冷器具的门。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制冷器具的门,所述门包括门体,其中,所述门包括位于所述门的后侧的第一铰链机构,所述第一铰链机构被配置成适于与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具的用于所述门体的支承体上的第二铰链机构配合,以使所述门体以能枢转的方式装配在所述支承体上。

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用于制冷器具的门包括位于门后侧的第一铰链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铰链机构和用于门体的支承体上的第二铰链机构的配合能够使门体以能枢转的方式装配在支承体上。与现有技术中铰链机构和门体的顶面/底面强相关的方案相比,布置在门体的后侧的铰链机构可以不再依赖于门体的厚度,尤其是可以不依赖于门体在顶面/底面的厚度及其结构。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不需要在门体的顶侧或底侧接收铰链轴或固定铰链架,门体可以设置成更加薄,甚至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支持超薄门体设计是可以预期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使门体不设置边框但仍然能够可靠地实现门体的固定和枢转是可预期的。此外,由于第一铰链机构位于门后侧,用户不能从所述门的前侧直接看到第一铰链机构,而不需要对门体的顶部设计复杂的结构以遮盖铰链机构成为可能。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门体包括隔热玻璃组件,所述隔热玻璃组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前方,所述第一铰链机构耦接于所述隔热玻璃组件。通过将铰链机构耦接于隔热玻璃组件,例如耦接于第一玻璃板的后侧或第二玻璃板的后侧,门体在顶侧和底侧的构造和尺寸和铰链机构的关联性可以极大的降低。铰链机构耦接于隔热玻璃组件,同时也提供一种可能性:隔热玻璃组件和铰链机构在进入主机厂之前已经被组装在一起而极大地优化主机厂的制造工艺成为可能。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门体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铰链机构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后侧或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后侧或位于围绕所述门体布置的边框的后侧。通过所述安装部简化第一铰链机构在门体后侧的耦接并且有利于使门体更加薄和简洁。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隔热玻璃组件的上部且不高于所述隔热玻璃组件的顶面地布置;或,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隔热玻璃组件的下部且不低于所述隔热玻璃组件的底面。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铰链机构耦接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后表面。这尤其便于铰链机构和隔热玻璃组件的组装,并且铰链机构的布置和门体的顶侧和底侧的构造可以基本无关,两侧玻璃之间的相对关系、尤其在四周的关系可以更加自由地布置。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在所述门的至少一侧的端面暴露于所述门的外部,所述端面可以是门体的左右端面或上下端面,所述上端面是门体的顶面,并且所述下端面是门体的底面。这有利于使暴露在外的门体更加薄和简洁。当门安装在制冷器具上时,有利于减小制冷器具的整体厚度,而且也有利于降低门和周围家具的干涉。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在所述门的至少一侧的端面平齐。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玻璃板在高度方向上超过所述第二玻璃板。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在所述门的至少一侧的端面处错开一间距,并且所述第一铰链机构位于所述间距内并且耦接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后表面。由此能够使第一铰链机构耦接于第一玻璃板的后表面并且有利地减小门体和支承体之间的间距。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门体包括边框,所述边框限所述门体的至少部分侧面,所述铰链机构耦接于所述边框的后侧。通过对边框的材料和结构的合理选择,有利于降低铰链机构安装于门体的技术难度。所述边框可以构成例如门体的顶侧面、底侧面、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中一部分。边框可以延伸到门体的后侧以将铰链机构布置在门体后侧。第一铰链机构可以至少一部分一体形成在边框上或者通过组装而安装在边框的后侧。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门体包括隔热玻璃组件,所述边框围绕所述隔热玻璃组件至少一部分边缘。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边框形成开口朝向所述门体的隔热玻璃组件的u型夹槽。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边框在所述门体的整个侧边缘上连续地延伸,或者,所述边框以分段的形式围绕所述门体的部分边缘。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铰链机构以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门的后侧上或一体成型于所述门的后侧。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铰链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门体的后侧的装配部,其中,所述装配部平行于所述门的前表面。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装配部包括朝向所述门的前表面的装配面,所述装配面连接于所述门体的后侧。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铰链机构包括从所述装配部沿背离所述装配部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铰链轴以插入到所述第二铰链机构的轴孔中。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铰链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门体的后侧的铰链基座,所述铰链基座包括轴孔,所述轴孔被配置成适于接收所述第二铰链机构的铰链轴。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铰链机构包括铰链轴,所述铰链轴被配置成适于插入所述第二铰链机构的轴孔中。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门包括两个第一铰链机构,所述第一铰链机构分别沿高度方向布置在所述门的靠近上端面的上部分区域和靠近下端面的下部分区域中。通过两个第一铰链机构能够将门体稳固地装配在制冷器具的支承体上并且避免门体发生倾斜。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隔热玻璃组件是双层真空玻璃组件。由此使制冷器具的门在具有很小厚度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隔热效果成为可能。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隔热玻璃组件的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前侧至少在相应于所述第一铰链机构的位置处敷设有遮盖层。由此实现门体的优化隔热并且避免用户透过透明玻璃看到第一铰链机构,从而提升制冷器具的外观效果。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制冷器具,其中,所述制冷器具包括本专利技术的门和支承体,所述门通过所述门的后侧的第一铰链机构与所述支承体的第二铰链机构的配合以能枢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支承体。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冷器具(100)的门(110),所述门包括门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10)包括位于所述门体(10)的后侧的第一铰链机构(20),所述铰链机构被配置成适于与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具(100)的用于所述门体(10)的支承体(120)上的第二铰链机构(30)配合,以使所述门体(10)以能枢转的方式装配在所述支承体(1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3.一种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具(100)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和支承体(120),所述门通过所述门(110)的后侧的第一铰链机构(20)与所述支承体(120)的第二铰链机构(30)的配合以能枢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支承体(12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18.一种制冷器具(100),包括支承体(120)和门体(10),所述门体(10)通过铰链组件(130)以枢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支承体(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0)包括隔热玻璃组件(101),所述隔热玻璃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11)位于所述第二玻璃板(12)前方,其中,在所述门体(10)的至少一侧上,所述第一玻璃板(11)和所述第二玻璃板(12)的端面(103)暴露于所述门体(10)的外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冷器具(100)的门(110),所述门包括门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10)包括位于所述门体(10)的后侧的第一铰链机构(20),所述铰链机构被配置成适于与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具(100)的用于所述门体(10)的支承体(120)上的第二铰链机构(30)配合,以使所述门体(10)以能枢转的方式装配在所述支承体(1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其特征在于,

13.一种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具(100)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110)和支承体(120),所述门通过所述门(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勤超吕萍郭云珍徐亚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