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仲鸾专利>正文

压力、弯管两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37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压力、弯管两用机,包括由底板、内、外支板承构成的钢制支架和固定于底板上的工件活动支架构成的机架;由工作电机、退回电机、一级蜗杆以及带有两个同步转动的二级蜗杆、一级蜗轮的工作主轴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由与二级蜗杆相啮合的二级蜗轮、丝杆螺母、丝杆连接板、保险推杆构成的压力实现机构;由与丝杆螺母固接的两用端盖、主导轮从导轮、支承导轮、导轮支架、导轮支架顶紧装置构成的弯管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压力、弯管双重功能,真正做到了一机多能,为企业节省了投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弯管两用机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
,特别是压力、弯管两用机。目前,机械化工行业使用的压力机,弯管机各自相互独立,压力机不具有弯管机的功能,弯管机又不具有压力机的功能,一些企业有压力加工和弯管任务时,就要花费一定数额的资金购买压力机、弯管机两套设备,但因业务不足,往往这两套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又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进行压力加工,又能进行弯管加工的压力、弯管两用机,以解决现有的压力机、弯管机两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压力、弯管两用机,其特征是其包括:1、由底板、内、外支承板构成的钢制支架和固定于底板上的工件活动支架构成的机架,其中工件活动支架上端与内支承板的上端采用钢性连接;2、由工作电机、退回电机、一级蜗杆以及带有两个同步转动的二级蜗杆、一级蜗轮的工作主轴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其中工作电机和退回电机安装在与内、外支承板固接的电机安装板上,一级蜗杆两端通过轴承座与底板相连;工作主轴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与内、外支承板上端及底板相连,工作电机通过大皮带轮付、一级蜗杆、蜗轮使工作主轴实现正方向减速运动,退回电机通过小皮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弯管两用机

【技术保护点】
压力、弯管两用机,其特征是其包括(1)、由底板(1)、内、外支承板(2)、(3)构成的钢制支架和固定于底板(1)上的工件活动支架(4)构成的机架;其中工件活动支架(4)上端与内支承板(2)的上端采用钢性连接;(2)、由工作电机(7) 、退回电机(8)、一级蜗杆(9)以及带有两个同步转动的二级蜗杆(10)、(11)、一级蜗轮(12)的工作主轴(13)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其中工作电机(7)和退回电机(8)安装在与内、外支承板(2)、(3)固接的电机安装板(14)上,一级蜗杆(9)两端通过轴承座(15)、(16)分别与内、外支承板(2)、(3)上端及底板(1)相连,工作电机(7)通过大...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弯管两用机,其特征是其包括(1)、由底板(1)、内、外支承板(2)、(3)构成的钢制支架和固定于底板(1)上的工件活动支架(4)构成的机架;其中工件活动支架(4)上端与内支承板(2)的上端采用钢性连接;(2)、由工作电机(7)、退回电机(8)、一级蜗杆(9)以及带有两个同步转动的二级蜗杆(10)、(11)、一级蜗轮(12)的工作主轴(13)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其中工作电机(7)和退回电机(8)安装在与内、外支承板(2)、(3)固接的电机安装板(14)上,一级蜗杆(9)两端通过轴承座(15)、(16)分别与内、外支承板(2)、(3)上端及底板(1)相连,工作电机(7)通过大皮带轮副(19)、一级蜗杆(9)、蜗轮(12)使工作主轴(13)实现正方向减速运动,退回电机(8)通过小皮带轮副(20)、一级蜗杆(9)、蜗轮(12)使工作主轴(13)实现反方向增速运动;(3)、由与二级蜗杆(10)、(11)相啮合的二级蜗轮(21)、(22)、丝杆螺母(23)、(24)、丝杆(25)、(26)、丝杆连接板(27)、保险推杆(28)构成的压力实现机构;其中二级蜗轮(21)、(22)与丝杆螺母(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鸾
申请(专利权)人:李仲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