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3656 阅读:5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件连接结构,用于将底板和上板连接,底板与底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一连接体;上板与上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二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体镶嵌卡接,并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以使底板和上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钣金件连接结构刚度强,防水效果好,拆装方便,外形美观,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钣金件
,特别涉及一种钣金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机床行业中,钣金件是非常普遍的。现有的钣金连接结构,一般采用铆接、焊接、铰链连接,或者螺钉直接连接,这些连接方法刚度差,不便于拆卸。为此,中国专利CN 2588107Y提出了一种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铆钉铆接的钣金结构,该无铆钉铆接饭金结构由上板和底板构成,上板上有若干个孔径相同、分布均匀且分排布置的板孔,上排孔与下排孔错位分布;底板有若干上凸起,所说的凸起与板孔数目相同、分布一致、且外径与板孔外径相配合,底板上的凸起插装在上板孔内,且凸起顶部对应板孔边缘处有一个台肩。该技术方案的优势是,没有铆钉且不用点焊机与机械手焊接。因此,此技术方案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1)上板和底板连接后不方便拆卸,不便运输和起吊;2)刚度较差;3)铆接后不能调节工艺变形余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钣金件连接结构,以提供一种刚度强,拆装方便,的钣金件连接结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钣金件连接结构,用于将底板和上板连接,所述底板与底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一连接体;所述上板与上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镶嵌卡接,并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底折弯件为底折弯筋板,所述上折弯件为上折弯筋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均为具有空腔的结构;并且,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空腔内。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为所述底板设置有一个90°翻边;所述底折弯筋板有两个90°翻边,以及一个135°翻边;所述底板的90°翻边与所述底折弯筋板处于自由端的90°翻边固定连接;所述底折弯筋板的135°翻边与所述底板的水平部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体为所述上板设置有两个90°翻边;所述上折弯筋板设置有一个90°翻边和一个135°翻边;所述上折弯筋板的90°翻边与所述上板处于自由端的的90°翻边固定连接;所述上折弯筋板的135°翻边与所述上板的水平部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底板和所述上板之间设置有作为调节余量的间隔。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上板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孔;所述上折弯筋板设置有多个第二板孔;所述底折弯筋板设置有多个第三板孔;所述第一板孔、所述第二板孔和所述第三板孔的中心线上下对齐分布;并且,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穿过所述第二板孔、所述第一板孔和所述第三板孔将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板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板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板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板孔的直径。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套筒、螺纹连接件和卡套;其中,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上折弯筋板对应的板孔之间;所述卡套通过抽芯原理固定卡在所述底折弯筋板第三板孔中;并且,所述卡套内孔设置有螺纹,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将所述底板和所述上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螺纹连接件为螺钉。 进一步地,上述钣金件连接结构中,所述卡套为铜卡套。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阶梯状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镶嵌卡接后,借助可拆卸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的方式,完成了底板和上板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刚度好,并且便于拆卸,起吊、安装和运输都十分便捷。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钣金件连接结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视图;图3为钣金件连接结构安装步骤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I 底板2 上板3底折弯筋板4上折弯筋板5 套筒6 螺钉7铜卡套Al第一板孔A2第二板孔A3第三板孔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图I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参照图I和图2,本实施例用于将底板I和上板2连接。其中,底板I与底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一连接体;上板2与上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二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体镶嵌卡接,并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以使底板I和上板2位于同一水平面。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将阶梯状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镶嵌卡接后,借助可拆卸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的方式,完成了底板和上板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刚度好,并且便于拆卸,起吊、安装、运输十分便捷。在本实施例中,底折弯件为底折弯筋板3,上折弯件为上折弯筋板4。并且,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均为具有空腔的结构,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位于空腔内。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采用空腔结构的好处是,可以进一步提高钣金连接结构的刚度。因为,实心结构的刚度低于空心结构的刚度。另外,将可拆卸连接组件完全设置于空腔内,可拆卸连接的头部和根部不会露出来,可以使钣金连接结构外形更加美观。下面,对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第一连接体的具体结构为底板I设置有一个90°翻边;底折弯筋板3有两个 90°翻边,以及一个135°翻边;底板I的90°翻边与底折弯筋板3处于自由端的90°翻边固定连接;底折弯筋板3的135°翻边与底板I的水平部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体的具体结构为上板2设置有两个90°翻边;上折弯筋板4设置有一个90°翻边和一个135°翻边;上折弯筋板4的90°翻边与上板2处于自由端的的90°翻边固定连接;上折弯筋板4的135°翻边与上板2的水平部分固定连接。通过这两种连接方式,形成了阶梯状的第一连接体和阶梯状的第二连接体。采用90°翻边和135°翻边的目的是,这个角度的结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钣金件连接结构的刚度。并且,翻边不仅可以起到连接板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加强筋的作用。针对现有技术中,钣金连接件不能调节工艺变形余量的问题,本实施例底板I和上板2之间可以预先设置有作为调节余量的间隔,以消除机加工问题,进而更好地保证该两板连接后处于同一平面。可拆卸连接组件的形式有多种,在此介绍本实施例所选用的结构。参照图2,上板2设置有多个第一板孔Al,多个第一板孔Al的孔径相同、分布均匀;上折弯筋板4设置有多个第二板孔A2,多个第二板孔A2的孔径相同、分布均匀;底折弯筋板3设置有多个第三板孔A3 ;第一板孔Al、第二板孔A2和第三板孔A3的中心线一致上下对齐分布;并且,可拆卸连接组件穿过第二板孔A2、第一板孔Al和第三板孔A3将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固定连接。在具体设计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给定三个板孔的相对直径大小第一板孔Al的直径大于第二板孔A2的直径;第二板孔A2的直径大于第三板孔A3的直径。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套筒5、螺纹连接件和卡套;其中,所述套筒5连接于上板2和上折弯筋板4对应的板孔之间,起导向和加强刚度作用;卡套通过抽芯原理固定卡在底折弯筋板3第三板孔A3中;并且,卡套内孔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件将底板I和上板2固定连接。从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螺纹连接件为螺钉6。当然,其他螺纹连接也可以选用。在此不做限定。经过试验证明,板厚在I.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钣金件连接结构,用于将底板(1)和上板(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底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一连接体;所述上板(2)与上折弯筋件固定连接,形成阶梯状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镶嵌卡接,并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康李强于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