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蒸馏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蒸馏水机,包括预热装置以及与预热装置连接的热交换装置,所述预热装置与热交换装置内部构成分别通过冷却水与水蒸气的循环回路,利用原料水作为冷却水对水蒸气进行冷凝,一方面原料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为后续的原料水转化为水蒸气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原料水在吸收热量后在热交换装置内部产生大量水蒸气,提高了单位原料水生产蒸馏水的产出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热交换效率高、产水量大、热能利用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馏水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蒸馏水机。
技术介绍
蒸馏水是指用蒸馏方法制备的纯水,广泛应用于医疗、科学研究、生产生活中,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污染原来越严重,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用纯净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蒸馏水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加热装置将水加热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对水蒸气进行冷却,使其冷凝为蒸馏水。现有的蒸馏水生产设备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冷凝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热交换效率低,蒸馏水的产水量小,能源消耗量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热交换效率高、产水量大、热能利用率高的节能型蒸馏水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蒸馏水机,包括预热装置以及与预热装置连接的热交换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管,所述壳体还设有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所述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设有水蒸气排出口、水蒸气吸入口,所述热交换装置内部设有原料水进水通道、原料水回流通道、第一水蒸气通道、第二水蒸气通道、蒸馏水排出通道,所述热交换装置由若干A型热交换板与B型热交换板依次间隔设置组成,所述A型热交换板分别与相邻的B型热交换板构成供原料水通过的原料水间隙通道与供水蒸气通过的水蒸气间隙通道;所述水蒸气排出口与所述第一水蒸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水蒸气通道与所述水蒸气间隙通道连通,所述水蒸气间隙通道与所述蒸馏水排出通道连通;所述原料水进水通道与所述原料水间隙通道连通,所述原料水间隙通道分别与所述原料水回流通道、所述第二水蒸气通道连通,所述原料水回流通道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水蒸气通道与所述水蒸气吸入口连通。其中,所述A型热交换板与B型热交换板的四周紧密贴合;所述A型热交换板的底部右侧设有A板原料水进水通孔,底部左侧设有A板原料水回流通孔,底部中间设有A板蒸馏水排出通孔,上部两端设有A板第一水蒸气通孔,上部中间设有A板第二水蒸气通孔;所述B型热交换板的底部右侧设有B板原料水进水通孔,底部左侧设有B板原料水回流通孔,底部中间设有B板蒸馏水排出通孔,上部两端设有B板第一水蒸气通孔,上部中间设有B板第二水蒸气通孔。其中,所述壳体的侧边设置有原料水进口、原料水回流口、蒸馏水出口、水蒸气出口、水蒸气进口,所述水蒸气出口与所述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的水蒸气排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气进口与所述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的水蒸气吸入口连通;所述原料水进口、原料水回流口分别与原料水进水通道、原料水回流通道连通;所述蒸馏水出口与蒸馏水排出通道连通。其中,所述A板原料水进水通孔、B板原料水进水通孔与原料水进ロ连通并构成原料水进水通道,所述A板原料水回流通孔、B板原料水回流通孔与原料水回流ロ连通并构成原料水回流通道,所述A板蒸馏水排出通孔、B板蒸馏水排出通孔与蒸馏水出ロ连通并构成蒸馏水排出通道,所述A板第一水蒸气通孔、B板第一水蒸气通孔与水蒸气出ロ连通并构成第一水蒸气通道,所述A板第二水蒸气通孔、B板第二水蒸气通孔与水蒸气进ロ连通并构成第二水蒸气通道。其中,所述A板原料水进水通孔处设有原料水侧流进ロ,A板原料水回流通孔处设有原料水侧流出ロ,A板第二水蒸气通孔处设有二次水蒸气逸出ロ ;所述B板第一水蒸气通孔处设有一次水蒸气输入口,B板蒸馏水排出通孔处设有蒸馏水排出ロ ;所述原料水间隙通道的底部分别与原料水侧流进ロ、原料水侧流出ロ连通;所述原料水间隙通道的顶部通过二次水蒸气逸出ロ与第二水蒸气通道连通;所述水蒸气间隙通道分别与一次水蒸气输入ロ、蒸馏水排出ロ连通。其中,所述A型热交换板与B型热交换板依次间隔的设置,通过设置在两侧的固定筋条以及设置在端部的固定板与所述预热装置连接。·其中,所述固定筋条与固定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弹簧。其中,所述热交換装置包括第一热交换装置、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第二热交换装置分别连接在预热装置的两端。其中,所述A型热交换板上设有A板凹槽,所述B型热交换板上设有B板凹槽。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水位计。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废气排出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蒸馏水机利用温度较低原料水作为冷却水对水蒸气进行冷凝,温度较低的原料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再经加热管加热较短的时间即可产生大量一次水蒸气。在生产过程中,只需保证加热管每小时对原料水加热25分钟,即可保证原料水不断地产生大量水蒸气,減少了加热的时间,使得蒸馏水机的単位耗电量減少15KW/h,降低了能源消耗。(ニ)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蒸馏水机利用温度较低的原料水作为冷却水,经过热交換过程吸收热量后在热交换装置内部产生大量二次水蒸气,提高了単位时间内蒸馏水的产出量,提高了产水效率。(三)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热交换效率高,在生产过程中原料水的进水温度在25 °C时,能够保证蒸馏水的出水温度28 °C,具有很高热能利用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蒸馏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蒸馏水机的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A型热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B型热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A型热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B型热交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 I一预热装置;11 一原料水进ロ ;12—原料水回流ロ ;13—蒸懼水出口 ;14一水蒸气出ロ ; 15—水蒸气进ロ ; 16—壳体;2—热交换装置;21—A型热交换板;211—A板原料水进水通孔;212—A板原料水回流通孔;213—A板蒸馏水排出通孔;214 — A板第一水蒸气通孔;215—A板第二水蒸气通孔;216—原料水侧流进ロ ;217—原料水侧流出ロ ;218—二次水蒸气逸出ロ ;219 — A板凹槽;22 — B型热交换板;221—B板原料水进水通孔;222— B板原料水回流通孔;223—B板蒸馏水排出通孔;224—B板第一水蒸气通孔;225—B板第二水蒸气通孔;226—一次水蒸气输入口 ;227—蒸馏水排出ロ ;228— B板凹槽;3—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4一固定筋条;5—固定板;6—弹簧。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I。 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节能型蒸馏水机,包括预热装置I以及与预热装置I连接的热交换装置2,所述预热装置I包括壳体16以及位于壳体I内部的加热管,所述壳体16内部还设有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3,所述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3设有水蒸气排出ロ、水蒸气吸入ロ,所述热交换装置2由若干开设有通孔的A型热交换板21与B型热交换板22依次间隔设置组成,所述A型热交换板21分别与相邻的B型热交换板22之间构成供原料水通过的原料水间隙通道与供水蒸气通过的水蒸气间隙通道,具体地为,A型热交换板21与前ー块B型热交换板22构成原料水间隙通道,A型热交换板21与后ー块B型热交换板22构成水蒸气间隙通道。所述热交換装置2内部设有原料水进水通道、原料水回流通道、第一水蒸气通道、第二水蒸气通道、蒸馏水排出通道;所述水蒸气排出ロ与所述第一水蒸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水蒸气通道与所述水蒸气间隙通道连通,所述水蒸气间隙通道与所述蒸馏水排出通道连通;所述原料水进水通道与所述原料水间隙通道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蒸馏水机,包括预热装置以及与预热装置连接的热交换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管,所述壳体还设有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所述水蒸气收集加压装置设有水蒸气排出口、水蒸气吸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由若干A型热交换板与B型热交换板依次间隔设置组成,所述A型热交换板分别与相邻的B型热交换板构成供原料水通过的原料水间隙通道与供水蒸气通过的水蒸气间隙通道,所述热交换装置内部设有原料水进水通道、原料水回流通道、第一水蒸气通道、第二水蒸气通道、蒸馏水排出通道;所述水蒸气排出口与所述第一水蒸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水蒸气通道与所述水蒸气间隙通道连通,所述水蒸气间隙通道与所述蒸馏水排出通道连通;所述原料水进水通道与所述原料水间隙通道连通,所述原料水间隙通道分别与所述原料水回流通道、所述第二水蒸气通道连通,所述原料水回流通道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水蒸气通道与所述水蒸气吸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勤,刘润明,王庆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日之泉蒸馏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