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加伟专利>正文

无人空天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097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空天战机,整机具有气动外形,包括机头、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内安装有复合式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由涡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所述复合发动机内并排着两个涡扇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在飞机低速飞行时使用,当速度超过1.5马赫后,开启冲压发动机并关闭涡扇发动机,使空天飞机在离地面四万米的大气层内以30马赫的速度飞行;如果再用火箭发动机加速,无人空天战机就会冲出大气层,像航天飞机一样,直接进入轨道;返回大气层后,它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因此,在未来战争中,它既适用于大气层内战斗,也适用于太空厮杀,是一种可以来回穿越大气层,而且比现代飞机更灵活,战斗力更强的新型武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集航空器和航天器于一体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探索领域从陆、海、空拓展到外层空间。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从宇宙飞船到航天飞机,再到空天飞机,往返于天地之间的航天运输装备实现了三次重大跨越。宇宙飞船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翅膀,每艘飞船只能使用一次。至今,宇宙飞船已发 展了三代,主要有卫星式飞船和登月式飞船两大类。美国在登月式飞船上领先一步,俄罗斯则在卫星式飞船上更胜一筹。未来,宇宙飞船将向三个方向发展有多种功能和用途;返回落点控制精度提高到百米级范围以内;返回地面的座舱,经适当修整后可重复使用。同时,未来的行星际载人飞行将主要用飞船来实现。第二次重大跨越使人类实现了重复使用运载工具上太空。航天飞机是可重复使用、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结合了飞机和航天器的性质。它既能代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航天飞机甚至有小型空间站的许多功能,还可从轨道上捕捉、维修和回收卫星等,并在太空多次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修复。第三次重大跨越使人类进入太空更便捷、更经济。由于航天飞机存在许多先天不足,一些航天大国便着眼未来开始研制新一代空天飞机。空天飞机代表了今后数十年内航天运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可能将成为未来控制空间、争夺制天权的关键武器装备之一,它一旦发展为成熟的航天装备,必将给太空探索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而打破目前业已形成的国际太空发展格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适用于大气层内战斗,也适用于太空厮杀,可以来回穿越大气层而且比现代飞机更灵活,战斗力更强的无人空天战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无人空天战机,整机具有气动外形,包括机头、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和所述机翼连为一体且呈流线形,所述机身内安装有发动机,所述机身内设有弹仓;所述机头内安装有控制系统和雷达系统,所述发动机为复合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包括涡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内并排着两个涡扇发动机,两个涡扇发动机外设有共用涵道,所述涡扇发动机的进气道设有涡扇发动机进气口闸门,所述复合发动机还设有发动机进气口总闸门,所述共用涵道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所述涡扇发动机后设有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所述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或所述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所述复合发动机的尾喷管为矢量尾喷管;所述机身内设有氧化剂箱和燃料箱。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身前部两侧设有兼做机翼一部分的鸭翼,所述机翼的角部安装有可折叠前掠式翼尖,所述机头上设有三条与所述机身对称法线平行的纵向凸起。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翼的后端设有后升降舵。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无人空天战机,整机具有气动外形,包括机头、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和所述机翼连为一体且呈流线形,所述机身内安装有发动机,所述机身内设有弹仓;所述机头内安装有控制系统和雷达系统,所述发动机为复合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包括涡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内并排着两个涡扇发动机,两个涡扇发动机外设有共用涵道,所述涡扇发动机的进气道设有涡扇发动机进气口闸门,所述复合发动机还设有发动机进气口总闸门,所述共用涵道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所述涡扇发动机后设有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所述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或所述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所述复合发动机的尾喷管为矢量尾喷管;所述机身内设有氧化剂箱和燃料箱;由于无人空天战机安装有涡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可以使空天飞机水平起飞,当速度超过I. 5马赫后,就使用冲压发动机,使空天飞机在离地面四万米的大气层内以I. 5-30马赫的速度飞行;如果再用 火箭发动机加速,无人空天战机就会冲出大气层,像航天飞机一样,直接进入轨道;返回大气层后,它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因此,在未来战争中,它既适用于大气层内战斗,也适用于太空厮杀,是一种可以来回穿越大气层,而且比现代飞机更灵活,战斗力更强的新型武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的仰视图;图4是图I机头方向的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涡扇发动机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冲压发动机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机头;2-机身;21_氧化剂箱;22_燃料箱;3-机翼;4_复合发动机;41-涡扇发动机;42_共用涵道;43_涡扇发动机进气口闸门;44_发动机进气口总闸门;45-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火箭发动机燃烧室;5_弹仓;6_控制系统;7_雷达系统;8_矢量尾喷管;9-鸭翼;10_前掠式翼尖;11_纵向凸起;12_后升降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无人空天战机,整机具有气动外形,包括机头I、机身2和机翼3,所述机身2和所述机翼3连为一体且呈流线形,所述机身2内安装有发动机,所述机身2内设有弹仓5 ;所述机头I内安装有控制系统6和雷达系统7,所述发动机为复合发动机4,所述复合发动机4包括涡扇发动机41、冲压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4内并排着两个涡扇发动机41,两个涡扇发动机41外设有共用涵道42,所述涡扇发动机41的进气道设有涡扇发动机进气口闸门43,所述复合发动机4还设有发动机进气口总闸门44,所述共用涵道42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所述涡扇发动机41后设有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45,所述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45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或所述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所述复合发动机4的尾喷管为矢量尾喷管8 ;所述机身2内设有氧化剂箱21和燃料箱22,所述燃料箱22可分别为涡扇发动机41、冲压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提供燃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身2前部两侧设有兼做机翼3 —部分的鸭翼9,所述机翼3的角部安装有可折叠前掠式翼尖10,所述机头I上设有三条与所述机身2对称法线平行的纵向凸起11 ;所述机翼3的后端设有后升降舵12。 无人空天战机的主要特点第一,具有一体化和高流线化外形。无人空天战机的外形高度流线化,机翼3、发动机进气口和机身2 —体化,在平飞时空气阻力会大大减小。而在做较大的机动动作时,鸭翼9会扰乱流过飞机的气流,使鸭翼9之后的机翼3和机身2表面充满漩涡,产生涡升效应,并使飞机的速度锐减,提高飞机的机动性。无人空天战机采用前鸭翼9和可折叠前掠式翼尖10的变机翼3气动布局,当可折叠前掠式翼尖10展开时飞机是翼尖前掠布局,机动性强,升力大,适于低速飞行和空中格斗。可折叠前掠式翼尖10闭合时整个飞机变为大后掠三角无尾布局,阻力大大减小,容易获得更高的速度,适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人空天战机,整机具有气动外形,包括机头、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和所述机翼连为一体且呈流线形,所述机身内安装有发动机,所述机身内设有弹仓;所述机头内安装有控制系统和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复合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包括涡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所述复合发动机内并排着两个涡扇发动机,两个涡扇发动机外设有共用涵道,所述涡扇发动机的进气道设有涡扇发动机进气口闸门,所述复合发动机还设有发动机进气口总闸门,所述共用涵道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所述涡扇发动机后设有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所述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兼做所述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或所述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所述复合发动机的尾喷管为矢量尾喷管;所述机身内设有氧化剂箱和燃料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加伟
申请(专利权)人:冯加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