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动力
,具体为一种能够平衡反扭矩的推力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通过旋翼旋转产生升力进行飞行的飞行器,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的同时,对机身将产生反扭矩。目前平衡反扭矩的方式有共轴双桨、单旋翼带尾桨等等,但是对于多飞行模式的旋转机翼飞机(申请号为201110213680. I),由于在飞行过程中,其旋翼需要锁定为固定翼,所以现有的共轴双桨模式不适合所述的旋转机翼飞机;而尾桨结构存在尾桨和尾桨传动系统事故率很高,旋翼飞机在低空或贴地飞行、地面作业时,高速旋转的尾桨容易发生碰撞障碍物及地面人员的事故等问题,而且尾桨还是旋翼飞机的振源和噪声源之一,另外由于在所述旋转机翼飞机后部需要安装T型尾翼,尾翼结构与尾桨结构易发生干涉。所以现有的共轴双桨、单旋翼带尾桨等平衡反扭矩的结构形式不适合具有多飞行模式的旋 转机翼飞机。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平衡反扭矩的推力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平衡反扭矩的目的,还能够通过前推动力装置提高所述旋转机翼飞机的前飞速度。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能够平衡反扭矩的推力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平衡反扭矩的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螺旋桨和导向筒;所述涵道螺旋桨的涵道壳体外壁上对称固定有两根转轴,两根转轴的中心线重合且垂直经过涵道中心轴线,在其中一根转轴侧边固定安装有液压作动器,液压作动器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涵道中心轴线;所述导向筒由多级圆环薄壁筒同轴套接组成;沿着涵道螺旋桨喷流出口方向,多级圆环薄壁筒的直径依次减小;对于相邻的两个圆环薄壁筒,外部圆环薄壁筒的内径等于内部圆环薄壁筒的外径,且相邻两个圆环薄壁筒的筒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相邻圆环薄壁筒之间安装有沿圆环薄壁筒轴向的作动筒;在最外部的圆环薄壁筒内壁上对称固定有两根轴套,所述轴套与涵道壳体外壁上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正红,田力,邓阳平,李亮明,张德虎,黄江涛,赵轲,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