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逸民专利>正文

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019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专用模具。该模具由冲模(1)、底模(4)等所构成。其要点在于冲模(1)上增设了一由三个或六扇形锥块(2)等角连体而组成的多棱状模头(3)、在底模(4)上另设有三根或六根向内倾斜等角连体并可形成一凹锥槽的防爆斜筋(5)。该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不仅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适用可调、安全系数高、使用性能好、而且将有利于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等。(*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防爆铝外壳有关加工装置,属于一种能加工铝外壳防爆槽的金属模具,它适用于装配在现有冷挤和引伸工艺相关的设备上。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冷挤加工防爆铝外壳的模具为平头模,外壳成型后还需人工开槽,不仅工效低,而且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采用引伸工艺加工防爆铝外壳的模具,其冲模(上模)均为平面模头,底模(下模)上虽设有三根槽筋,但槽筋均与水平面平行,经多次引伸定型后的防爆铝外壳,其壳底上的防爆槽必然也与水平面呈平行状态。经实践和测试分析表明现有模具结构欠妥,采用它所加工的产品,其启爆压力难以调整达标,产品合格率偏低、使用寿命较短等。本技术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以满足现有工艺为前提,并以现有模具为基础而进行必要的改进与调整,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启爆压力可调性好、适用性强、能确保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质量且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高效模具。本技术的结构与具体内容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如下如附附图说明图1-4所示,该模具是由冲模(1)、底模(4)等所构成的。其要点一是冲模(1)的改进,即在冲模(1)下端部增设了一由三个或六个扇形锥块(2)等角连体而组成的三棱或六棱状模头(3)、二是在底模(4)上设有三根或六根向内倾斜等角连体并可形成一凹锥槽的防爆斜筋(5)。通过修正扇形锥块(2)及其组成模头(3)和相对应的防爆斜筋(5)的角度与尺寸等,即可加工各种规格的防爆铝外壳并能调整产品所需的启爆压力值(根据具体产品和要求酌情而定)。上述扇形锥块(2)之间按照120°或60°等角(α)设置,底模(4)上的防爆斜筋(5)之间按照120°或60°等角(β)设置。虚线部分是所加工的防爆铝外壳(6)。当采用该模加工防爆铝外壳时,冷挤工艺它可一次成型(防爆槽),引伸工艺基本上采用现有工艺流程,首先使用普通模具多次引伸,然后采用该模引伸定型(防爆槽),其它仍按现有工艺进行直止完成产品。附图1、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模具主视图附图2、图1的A-A剖示图附图3、图1的B-B图附图4、图1的C-C图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不仅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性能好,而且还能有效提高产品安全系数,有利于确保产品质量等显著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模具,它由冲模(1)、底模(4)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冲模(1)下端部增设了一由三个或六个扇形锥块(2)等角连体而组成的三棱或六棱状模头(3)、在底模(4)上设有三根或六根向内倾斜等角连体并可形成一凹锥槽的防爆斜筋(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扇形锥块(2)之间是按120°或60°等角(d)设置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模(4)上的防爆斜筋(5)之间是按120°或60°等角(β)设置的。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专用模具。该模具由冲模(1)、底模(4)等所构成。其要点在于冲模(1)上增设了一由三个或六扇形锥块(2)等角连体而组成的多棱状模头(3)、在底模(4)上另设有三根或六根向内倾斜等角连体并可形成一凹锥槽的防爆斜筋(5)。该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不仅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适用可调、安全系数高、使用性能好、而且将有利于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等。文档编号B21D37/00GK2325130SQ98211970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鲁逸民 申请人:鲁逸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加工电容器防爆铝外壳的模具,它由冲模(1)、底模(4)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冲模(1)下端部增设了一由三个或六个扇形锥块(2)等角连体而组成的三棱或六棱状模头(3)、在底模(4)上设有三根或六根向内倾斜等角连体并可形成一凹锥槽的防爆斜筋(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逸民
申请(专利权)人:鲁逸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