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688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3:48
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包括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主要包括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1)、插头壳体(2),其中,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1)一端置于插头壳体(2)内;所述插座主要包括手柄组件(3)、屏蔽圈(4)、插座壳体(5),其中,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连接,;所述屏蔽圈(4)置于插头壳体(2)与插座壳体(5)的对接面,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提供的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结构设计人性化,操作简单便捷,可以有效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中,电器的应用场所逐渐广泛,应用密度逐渐集成,与此同时在空间中产生了大量的磁场,外界的干扰电磁对数据的有效传输有着严重的干扰影响;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传输的要求也随之变的更加严格;本技术特别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设计了防磁干扰结构,可以有效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特别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结构设计人性化,操作简单便捷,可以有效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包括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主要包括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I)、插头壳体(2),其中,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I) 一端置于插头壳体(2)内;所述插座主要包括手柄组件(3)、屏蔽圈(4)、插座壳体(5),其中,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连接,;所述屏蔽圈(4)置于插头壳体(2)与插座壳体(5)的对接面,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2)和插座壳体(5)是金属件。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2)上设置有铆钉a (6)、铆钉护套(7)。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手柄组件(3)主要包括塑料手柄(30)、卡轴(31)、搭钩(32),搭钩(32)与卡轴(31)连接,卡轴(31)置于塑料手柄(30)内。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屏蔽圈(4)的的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⑶。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9)。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通过铆钉b (10)连接。本技术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的电磁干扰能力不同,综合考虑低、中频率对信号的传输影响,为了使电连接器能够稳定的传输而研制的,插头壳体(2)和插座壳体(5)对接后,可以完全导通,电连接器在使用时内部会根据不同要求安装相应的零件、组件,通过零件、组件上的金属件与插头或插座壳体接触,使电连接器的内部与壳体形成导通,可用于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通信端口等位置的连接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插头结构图;图2为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插座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手柄组件的剖面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包括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主要包括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I)、插头壳体(2),其中,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I) 一端置于插头壳体(2)内;所述插座主要包括手柄组件(3)、屏蔽圈(4)、插座壳体(5),其中,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连接,;所述屏蔽圈(4)置于插头壳体(2)与插座壳体(5)的对接面,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本实施例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2)和插座壳体(5)是金属件。本实施例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壳体(2)上设置有铆钉a (6)、铆钉护套(7)。本实施例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手柄组件(3)主要包括塑料手柄(30)、卡轴(31)、搭钩(32),搭钩(32)与卡轴(31)连接,卡轴(31)置于塑料手柄(30)内。本实施例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屏蔽圈(4)的的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⑶。本实施例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9)。本实施例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通过铆钉b (10)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案,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包括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要包括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I)、插头壳体(2),其中,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I) 一端置于插头壳体(2)内;所述插座主要包括手柄组件(3)、屏蔽圈(4)、插座壳体(5),其中,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连接;所述屏蔽圈(4)置于插头壳体(2)与插座壳体(5)的对接面。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2)和插座壳体(5)是金属件。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2)上设置有铆钉a (6)、铆钉护套(7)。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3)主要包括塑料手柄(30)、卡轴(31)、搭钩(32),搭钩(32)与卡轴(31)连接,卡轴(31)置于塑料手柄(30)内。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圈(4)的的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8)。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9)。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通过铆钉b (10)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包括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所述插头主要包括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1)、插头壳体(2),其中,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1)一端置于插头壳体(2)内;所述插座主要包括手柄组件(3)、屏蔽圈(4)、插座壳体(5),其中,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连接,;所述屏蔽圈(4)置于插头壳体(2)与插座壳体(5)的对接面,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本技术特别提供的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结构设计人性化,操作简单便捷,可以有效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文档编号H01R24/00GK202601987SQ20122013184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姜景奎, 于力刚, 于晓飞 申请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连接器,包括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要包括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1)、插头壳体(2),其中,电磁兼容金属电缆接头(1)一端置于插头壳体(2)内;所述插座主要包括手柄组件(3)、屏蔽圈(4)、插座壳体(5),其中,手柄组件(3)与插座壳体(5)连接;所述屏蔽圈(4)置于插头壳体(2)与插座壳体(5)的对接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景奎于力刚于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