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短路式卤素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646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避免引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引起灯泡短路的卤素灯,灯泡内安装有灯丝且填充有卤素气体,灯丝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灯芯组成,灯芯呈螺旋状结构,第一电极的端部连接有胶包电线,在灯头的侧面开设有椭圆形的触极孔,触极孔设置在金属灯盘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胶包电线和接触点焊接,以此接通电源的方式,降低了直接接通时接触电阻对接触点的影响,避免了引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导致灯泡接触短路,在灯头下端接触点与胶包电线结合处设置镂空的触极孔,使得其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能够及时散发出去,增加了其散热性能,进一步避免了烧断事故的发生,延长了卤素灯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有效避免弓I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引起灯泡短路的卤素灯。
技术介绍
在公知的
,卤素灯的基本发光原理和白炽灯相同,都是热辐射光源,不同的地方在于卤素灯里面充入了特殊的工作气体,一般其成分是95%的混合气(二溴甲烷和氪气)以及5%的高纯氮,这些气体在灯泡内建立了卤钨循环,具体过程是灯丝中的钨挥发出来后,会超温度较低的地方移动,然后在管壁处和Br结合生成WBr2 ;而在温度较高处,WBr2又会分解,生成的W会回到灯丝上,Br回到工作气体中,这就是整个卤钨循环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卤钨循环,灯丝上的钨不会逐渐挥发,由于“热点”效应而是灯丝烧断,也不会因为钨在灯泡壳上沉积而发黑,其寿命得到大大延长。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从灯泡内的灯丝延伸出来的接触点位置在接通电源后由于接触电阻的原因,常常会由于引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引起灯泡短路,降低了卤素灯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工作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引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引起灯泡短路的卤素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短路式卤素灯,包括灯头和设置在灯头上的灯泡以及焊接在灯头上的金属灯盘,所述的灯泡内安装有灯丝且填充有卤素气体,所述的灯丝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灯芯组成,所述的灯芯呈螺旋状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极的端部连接有胶包电线,在所述的灯头的侧面开设有触极孔,触极孔设置在金属灯盘的下方。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形式,本技术中所述的触极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本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胶包电线和接触点焊接,以此接通电源的方式,降低了直接接通时接触电阻对接触点的影响,使其不易烧断,避免了引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导致灯泡接触短路,在灯头下端接触点与胶包电线结合处设置镂空的触极孔,使得其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能够及时散发出去,增加了其散热性能,进一步避免了烧断事故的发生,延长了卤素灯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头,2.灯泡,3.金属灯盘,4.灯芯,4-1.第一电极,4_2.第二电极,5.胶包电线,6.触极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一种防短路式卤素灯,包括灯头I和设置在灯头I上的灯泡2以及焊接在灯头I上的金属灯盘3,所述的灯泡2内安装有灯丝且填充有卤素气体,所述的灯丝由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之间的灯芯4组成,所述的灯芯4呈螺旋状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极4-1的端部连接有胶包电线5,在所述的灯头I的侧面开设有椭圆形的触极孔6,触极孔6设置在金属灯盘3的下方。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短路式卤素灯,包括灯头(I)和设置在灯头(I)上的灯泡(2)以及焊接在灯头(I)上的金属灯盘(3),所述的灯泡(2)内安装有灯丝且填充有卤素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丝由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之间的灯芯(4)组成,所述的灯芯(4)呈螺旋状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极(4-1)的端部连接有胶包电线(5),在所述的灯头⑴的侧面开设有触极孔(6),触极孔(6)设置在金属灯盘⑶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短路式卤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极孔(6)的形状为椭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避免引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引起灯泡短路的卤素灯,灯泡内安装有灯丝且填充有卤素气体,灯丝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灯芯组成,灯芯呈螺旋状结构,第一电极的端部连接有胶包电线,在灯头的侧面开设有椭圆形的触极孔,触极孔设置在金属灯盘的下方。本技术通过采用胶包电线和接触点焊接,以此接通电源的方式,降低了直接接通时接触电阻对接触点的影响,避免了引线焊接距离过长而导致灯泡接触短路,在灯头下端接触点与胶包电线结合处设置镂空的触极孔,使得其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能够及时散发出去,增加了其散热性能,进一步避免了烧断事故的发生,延长了卤素灯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文档编号H01K1/58GK202601569SQ20122013815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庄翼 申请人:常州光明灯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短路式卤素灯,包括灯头(1)和设置在灯头(1)上的灯泡(2)以及焊接在灯头(1)上的金属灯盘(3),所述的灯泡(2)内安装有灯丝且填充有卤素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丝由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之间的灯芯(4)组成,所述的灯芯(4)呈螺旋状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极(4?1)的端部连接有胶包电线(5),在所述的灯头(1)的侧面开设有触极孔(6),触极孔(6)设置在金属灯盘(3)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翼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明灯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