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457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2:33
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包括机架,两前后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两转轴上的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位于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上方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的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转轴和主动滚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引导轮转动进行跑合实验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专用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采用主动滚轮组件、从动滚轮组件和电机来实现带动引导轮转动,通过观察引导轮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卡住情况、是否漏油等来判断引导轮是否合格,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履带式车轮承重能力强,对地形适应性强,因此被广泛用作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的行走机构,履带式车轮一般包括履带及设置于履带内的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链轮等组成,俗称“四轮一带”它们直接关系到挖掘机的工作性能和行走性能。其中,引导轮的作用是用来弓I导履带正确绕转。在装配过程中,需对弓I导轮进行跑合实验来检测弓I导轮的性能,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装置,不能满足引导轮测试实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专用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两前后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两转轴上的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位于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上方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的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转轴和主动滚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引导轮转动进行跑合实验的电机。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滚轮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于一转轴上且仅可沿该转轴轴向移动的主滚轮,所述从动滚轮组件包括两活动地对称穿设于另一转轴上的从滚轮。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滚轮和所述从滚轮之间的左、右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和机架之间的固定杆以及活动穿设于左连接板和机架之间的调节螺杆。进一步地,所述主滚轮和所述从滚轮上配合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具有凹槽的连接套,所述连接板两端套设于该连接套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顶部上位于压板上方驱动压板升降的第一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的固定块以及供该固定块滑动的凹槽,顶部设有穿过机架顶部的导向杆。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滚轮组件和所述从动滚轮组件下方还设有推板和驱动推板升降的第二气缸。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专用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通过压板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采用主动滚轮组件、从动滚轮组件和电机来实现带动引导轮转动,通过观察引导轮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卡住情况、是否漏油等来判断引导轮是否合格,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引导轮的大小,调整调节螺杆和压板上固定块,十分方便;测试完毕后,固定块松开引导轮支架,推板上升即可方便的取下引导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主机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I、图2,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包括机架1,两前后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转轴2,分别穿设于两转轴2上的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位于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上方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21的压板3,驱动压板3升降的驱动装置4以及控制转轴2和主动滚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引导轮20转动进行跑合实验的电机5。主动滚轮组件包括 两对称设置于一转轴2上且仅可沿该转轴2轴向移动的主滚轮11,从动滚轮组件包括两活动地对称穿设于另一转轴2上的从滚轮12。还包括有分别连接于主滚轮11和从滚轮12之间的左、右连接板13a、13b,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13b和机架I之间的固定杆6以及活动穿设于左连接板13a和机架I之间的调节螺杆7。主滚轮11和从滚轮12上配合连接板分别设置具有凹槽15的连接套14,左、右连接板13a、13b两端套设于该连接套凹槽15内。驱动装置4包括固定于机架I顶部上位于压板3上方驱动压板3升降的第一气缸。压板3底部设置有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21的两固定块16以及供该两固定块16滑动的凹槽17,压板3顶部设有两穿过机架I顶部的导向杆8。本技术还在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下方设置推板9和驱动推板9升降的第二气缸10,用于在测试完毕后将引导轮上推,方便取下引导轮20。工作过程将引导轮放置于测试台上,使得其底部位于主动滚轮组件和从滚轮组件之间,可通过调整调节螺杆来改变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引导轮的大小。控制压板下降使得两固定块分别将引导轮两侧的支架固定,控制电机转动驱动设有主滚轮的转轴转动,此时引导轮也跟着转动,另一设有从滚轮的转轴从动,观察引导轮转动灵活性及是否漏油,从而判断是否合格。测试完毕后,关闭电机,压板上升,第二气缸驱动推板上升将引导轮推出,即可方便取下引导轮。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两前后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两转轴上的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位于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上方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的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转轴和主动滚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引导轮转动进行跑合实验的电机。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轮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于一转轴上且仅可沿该转轴轴向移动的主滚轮,所述从动滚轮组件包括两活动地对称穿设于另一转轴上的从滚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滚轮和所述从滚轮之间的左、右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右连接板和机架之间的固定杆以及活动穿设于左连接板和机架之间的调节螺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滚轮和所述从滚轮上配合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具有凹槽的连接套,所述连接板两端套设于该连接套凹槽内。5.如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顶部上位于压板上方驱动压板升降的第一气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的固定块以及供该固定块滑动的凹槽,顶部设有穿过机架顶部的导向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轮组件和所述从动滚轮组件下方还设有推板和驱动推板升降的第二气缸。专利摘要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包括机架,两前后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两转轴上的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位于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上方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的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转轴和主动滚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引导轮转动进行跑合实验的电机。本技术为专用的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采用主动滚轮组件、从动滚轮组件和电机来实现带动引导轮转动,通过观察引导轮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卡住情况、是否漏油等来判断引导轮是否合格,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G01M17/013GK202599678SQ20122023926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丹兵 申请人: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引导轮跑合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两前后平行设置于机架上的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两转轴上的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位于主动滚轮组件和从动滚轮组件上方固定引导轮两侧支架的压板,驱动压板升降的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转轴和主动滚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引导轮转动进行跑合实验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兵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