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槽卷绕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19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床,特别是盘式电机转子和定子下线槽成形所用的冲床。这种冲槽卷绕机床是由冲槽机构,机械传动机构,间歇旋转机构,垂直——平移机构,压紧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和节距调节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带材上完成变节距冲槽,并将冲过槽的带材逐层卷绕成形。它还能完成带材等节距送进的冲槽工艺。整台机床的构造简单,使用可靠,还具有成形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能一机多用等优点。(*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床,特别是盘式电机转子和定子下线槽加工用的成形冲床。目前国产冲床都是生产以带材为原料的冲压件。尽管有的自动冲床也已配备了送料机构和卷绕机构,实现带材等距送进冲压生产,但只能把落料后的废料卷绕起来,还不能将冲槽后的有用带材卷绕成形。最近几年来,盘式电机已在工业领域中占有一定地位,但制造盘式电机转子和定子的方法却十分落后。根据盘式电机设计的特定要求,需要在由带材卷绕成形的转子和定子的端面上设计若干均匀分布的下线槽。由于这类转子和定子每层卷绕带材上的槽节距都不等,所以现有的冲床不能满足盘式电机转子和定子的冲槽要求。因此,目前一般工厂大多数采用将带材先卷绕成规定尺寸,然后再逐个铣出下线槽。这种工艺的缺点是由于盘式电机转子和定子的下线槽是逐个铣出来,生产效率很低;铣槽时容易造成分度误差和槽宽误差;铣槽过程中,矽钢片各层间会残留许多金属碎屑,影响绝缘性能,并招致较大的涡流损失;还有,铣槽只能在无冷却剂条件下进行,刀具磨损严重,增加了盘式电机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能在带材上完成变节距冲槽,并将冲过槽的带材逐层卷绕成形的一种机床。同时,该机床还能完成带材等节距送进的冲槽工艺。本技术提出的方案是由七部分机构组成,即冲槽机构,机械传动机构,间歇旋转机构,垂直——平移机构,压紧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和节距调节机构。所述七部分机构协调动作,组成一台完整的冲槽卷绕机床。它可完成变节距的冲槽工艺,并将冲槽后的带材卷绕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盘式电机转子和定子。现结合附图公开本技术的各种机构。所述冲槽机构要完成冲槽动作,还要提供带材送进和带材卷绕所需的动力。所述机械传动机构要将冲槽机构的运动和动力传给以后的各运动部件。该机械传动机构是由凸轮(3),滚轮(4),摆杆(5),拉簧(6),滚轮(8),T形杆(9)和两个小连杆(10)所组成。所述间歇旋转机构接受机械传动机构传来的运动和动力,再通过间歇旋转部件带动芯轴(14)作间歇旋转。被卷绕工件安装在芯轴(14)上。芯轴(14)间歇旋转时,既能完成带状材料的递增送进,又能同时完成工件的自动卷绕成形。所述间歇旋转机构包括有滚轮(22),摇臂(23),拉簧(24),棘爪(25),棘轮(26)和芯轴(14)。所述垂直——平移机构是在芯轴(14)作间歇旋转的同时,需完成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两种动作,以达到工件自动成形的目的并提供动力而设置的,垂直——平移机构是由上横梁(15),下横梁(20)和左右立柱组成的一种框架结构。上横梁(15)支承芯轴(14),下横梁(20)支承滚轮(19)。所述压紧机构是为了使带状材料的安置方向始终沿水平方位送进,同时使被卷绕工件能被绕紧成形。为保证带状材料的安置方向始终沿水平方位,必须设置不能升降的压紧轮(13);为保证被卷绕工件能被绕紧,还必须设置油缸(18),靠油缸(18)内的压力将活塞杆(16)支撑。所述垂直——平移机构的上横梁(15),以实现被卷绕工件与压紧轮的紧密接触。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13),油缸(18)和活塞(16)。被卷绕工件成形时,所述压紧机构必须与芯轴(14)同步地作水平移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是,为了保证被卷绕工件成形时T形杆(9)通过小连杆(10),压紧轮(13)和油缸(18)都能与芯轴(14)一起产生水平移动而设置的。该机构上的拉簧(12)是为T形杆(9)复位而设置的。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有水平移动架(11)、拉簧(12)和导套(17)。所述节距调节机构是为了实现因被卷绕工件各层下线槽节距不等,需在带状材料上进行正确位置冲槽而设置的。为此目的,节距调节机构必须具有递增送进带料的功能,而斜面座(21)就是为实现这一功能而设置的。现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附图一是冲槽卷绕机床结构原理图。附图二是斜面座与水平方位夹角的调节装置图。所述冲槽卷绕机床开动后,曲轴(2)旋转。当曲轴(2)旋转到下死点时,即完成冲槽动作。当曲轴(2)继续旋转时,通过凸轮(3)与滚轮(4)的接合,带动摆杆(5)以销轴(7)为中心点而摆动。再通过滚轮(8)使T形杆(9)作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这样,曲轴(2)旋转一周,冲槽机构先完成一次冲槽动作,然后摆杆(5)在拉簧(6)作用下往复摆动一次,T形杆(9)也同时在拉簧(12)作用下往复作一次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T形杆(9)对摇臂(23)上的滚轮(22)有周期性推力,因此,T形杆(9)的周期性平面运动又变为摇臂(23)绕芯轴(14)的周期性摆动。再通过摇臂(23)上的棘爪(25)与芯轴(14)上的棘轮(26)的啮合,便把摇臂(23)的周期性摆动又转变为芯轴(14)的间歇旋转,从而实现冲槽卷绕机床上带材的卷绕和递增送进。在工件成形时,由于压紧轮(13)不作垂直移动,在所述压紧轮(13)左侧的带状材料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当被卷绕工件的外径逐渐增大时,芯轴(14)的中心也逐渐下降。在芯轴(14)中心下降的同时,由于滚轮(19)在斜面座(21)上滚动,所以芯轴(14)中心逐作右移动作。芯轴(14)中心下降和右移是随垂直——平移机构一起实现的。所述上横梁(16)下降时,垂直——平移机构的左右立柱对水平移动架(11)上的导套(17)产生水平推力,从而使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也完成右移动作,因而增大了冲槽中心至芯轴(14)中心间的水平距离。斜面座(21)与水平方位的夹角α要随工件的内径d及冲槽中心至芯轴(14)中心间的初始水平距离L0而改变,并可由下列公式算出α=tan-1(d/2)/(L0)如斜面座(21)夹角α调整到0°时,则冲槽卷绕机床就可作为一般的等距送进自动冲床使用。带材等距送进时,芯轴(14)不得再作卷绕装置使用,应在芯轴(14)上另安装一个摩擦轮。摩擦轮与压紧轮(13)仍靠油缸(18)内的压力紧密接触,摩擦轮等角度间歇旋转时,便带动带状材料等节距地向右移动。显然,带材等节距送进时,水平移动架(11)不能再作水平移动。参照图二,调整斜面座(21)与水平方位的夹角α时,应先松开锁紧螺母(27),再旋转球头调节螺杆(30)。由于摆动螺母(31)只能在机座(1)上作微量摆动,所述球头调节螺杆(30)便带动斜面座(21)绕其右端的铰链旋转一角度,从而改变夹角α。待α调好后,拧紧锁紧螺母(27)。由于斜面座(21)本身是一个扇形齿,在调整夹角α的同时,扇形齿便带动小齿轮(32)转动。在小齿轮(32)的固定轴上还装有指示针,从而可读出α的数值。根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现公开所述实施例。功率为0.75瓩的盘式电机转子内径d=95mm转子外径D=145mm转子厚度B=25mm转子下线槽数Z=24冲槽中心至芯轴(14)中心初始水平距离(由本技术提出的特定机床给定) L0=165mm斜面座(21)与水平方位夹角 α=tan-1(95/2)/165 =16°4′芯轴(14)每次旋转角度 β= 360/24 =15°卷绕工件成形后芯轴(14)中心总垂直移动量Y= (D-d)/2 =25mm卷绕工件成形后芯轴(14)中心总水平移动量X= (y)/(tan16°4′) =86.9mm卷绕工件成形后冲槽中心至芯轴(14)中心最后水平距离L=L0+X=251.9mm权利要求1.一种冲槽卷绕机床具有冲槽机构,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槽卷绕机床具有冲槽机构,将所述冲槽机构的运动和动力依次传递给机械传动机构,间歇旋转机构,由所述间歇旋转机构带动能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的垂直——平移机构,再利用作水平移动的压紧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及节距调节机构实现带材的递增送进和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平移机构是一种框架结构,其上端置有芯轴(14),由活塞杆(16)依靠油缸(18)内的压力所支撑,其下端置有能在斜面座(21)上自由滚动的滚轮(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集凤汤达金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