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112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框架、升降机构、横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卷筒、卷绕在卷筒上的曳引绳,设置在曳引绳上随曳引绳升降的升降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位于升降台上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叉梳,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能使载车叉梳平移并下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框架上有供所述升降台纵向滑行的纵向滑道、以及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台,所述停车台由与所述载车叉梳水平交错配合的固定叉梳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安全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于是机械式立体车库就应运而生。机械式立体车库既可以大面积使用,也可以见缝插针设置,还能与地面停车 场、地下车库和停车楼组合实施,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有效手段。机械车库与传统的自然地下车库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首先,机械车库具有突出的节地优势,它占地空间小,可以大大地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并节省土建开发成本;其次,机械车库与地下车库相比可更加有效地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人在车库内或车不停准位置,由电子控制的整个设备便不会运转;第三,在地下车库中采用机械存车,还可以免除采暖通风设施,因此,运行中的耗电量比工人管理的地下车库低得多。现有立体车库的结构,通常包括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缺点是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又缺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防护机构,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安全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升降机构、横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卷筒、卷绕在卷筒上的曳引绳,设置在曳引绳上随曳引绳升降的升降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位于升降台上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叉梳、以及能使载车叉梳平移并下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车库框架上有供所述升降台纵向滑行的纵向滑道、以及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台,所述停车台由与所述载车叉梳水平交错配合的固定叉梳构成;所述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还包括控制器、检测升降台高度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载车叉梳是否移动至与固定叉梳交错配合位置的行程开关,载车叉梳到达停车台高度后,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使得第二驱动机构驱使载车叉梳平移至与停车台上的固定叉梳交错配合的位置,此时,行程开关启动,载车叉梳下降,车稳定的停在固定叉梳上。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横移电机、由横移电机驱动的横移滚轮,横移滚轮上架设有与横移滚轮同步运动的底盘,底盘上方设置有由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铰接构成的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上端支撑所述载车叉梳,所述第一支臂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二支臂铰接,所述第二支臂的底端可水平滑行地设置在一水平滑道内;所述升降台上有供横移滚轮滚动的升降台导轨,所述车库框架上有与升降台导轨对齐配合的车库导轨。横移机构水平移动时,横移滚轮由升降台导轨运动至车库导轨上,车库导轨的高度恰好能保证此时载车叉梳的高度能与固定叉梳等高以实现二者交错配合。进一步,所述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还包括安全防护机构,所述安全防护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纵向滑道上的多个卡槽、设置在升降台上与卡槽配合的卡头,所述卡头连接曳引绳,卡头背部连接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电机、连接在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卷筒。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在于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台升降,升降台上的横移机构随之升降,当载车叉梳运动至与停车台(固定叉梳)等高的位置,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使得第二驱动机构驱使载车叉梳平移至与停车台上的固定叉梳交错配合的位置,此时,行程开关启动,控制器驱使载车叉梳下降,当载车叉梳低于固定叉梳的位置后,载车叉梳上的车辆就被转移到停车台的固定叉梳上,实现了稳定停车。 载车叉梳的横移和下降由第二驱动机构实现,在横移电机的带动下,横移滚轮移动,带动载车叉梳移动至停车台上与固定叉梳交错配合的位置(即载车叉梳位于固定叉梳的间隔中),此时行程开关启动,通过控制器使得液压缸中的活塞移动,在活塞的带动下,第二支臂下端沿水平滑道向外移动,带动载车叉梳下降。安全防护机构的原理是在升降机构正常工作时,曳引绳一直处于拉紧状态,弹簧在曳引绳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升降机构工作异常时,如曳引绳断裂,则此时曳引绳将处于松弛状态,卡头则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在纵向滑道上有卡槽的地方卡头插入卡槽,从而阻止升降台继续下降,起到了保护升降台上的车辆的作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在于(I)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2)具备安全防护机构,可保障在故障状况下车辆的安全。附图说明图I为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示意图。图2为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剖视图。图3为横移机构立体图。图4为横移机构剖视图。图5为第二驱动机构的原理图。图6为升降机构示意图。图7为停车台的结构示意图。图8全防护机构示意图。图9为存车流程图。图10为取车流程图。图中,10、车库框架;11、停车台;12车库导轨;13、纵向滑道;14、固定叉梳;20、升降机构;21、升降台;22、升降台导轨;23、升降电机;24、减速机;25、卷筒;26、曳引绳;30、横移机构;31、载车叉梳;32、第一支臂;33、第二支臂;34、液压缸;35、水平滑道;36、横移电机;37、横移滚轮;38、底盘;40、安全防护装置;41、卡槽;42、卡头;4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8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10、升降机构20、横移机构30,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卷筒25、卷绕在卷筒25上的曳引绳26,设置在曳引绳26上随曳引绳升降的升降台21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电机23、连接在升降电机23输出轴上的减速机构24,所述减速机构24的输出端连接卷筒25。所述横移机构30包括位于升降台21上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叉梳31、以及能使载车叉梳31平移并下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车库框架10上有供所述升降台21纵向滑行的纵向滑道 13、以及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台11,所述停车台11由与所述载车叉梳31水平交错配合的固 定叉梳14构成;所述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还包括控制器、检测升降台21高度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载车叉梳31是否移动至与固定叉梳14交错配合位置的行程开关,载车叉梳31到达停车台高度后,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使得第二驱动机构驱使载车叉梳31平移至与停车台11上的固定叉梳14交错配合的位置,此时,行程开关启动,载车叉梳31下降,车稳定的停在固定叉梳14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横移电机36、由横移电机36驱动的横移滚轮37,横移滚轮37上架设有与横移滚轮37同步运动的底盘38,底盘38上方设置有由第一支臂32与第二支臂33铰接构成的X型支架,X型支架的上端支撑所述载车叉梳31,所述第一支臂上32设置有液压缸34,液压缸34的缸体一端与所述底盘38铰接,液压缸34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二支臂33铰接,所述第二支臂33的底端可水平滑行地设置在一水平滑道35内。所述升降台21上有供横移滚轮37滚动的升降台导轨22,所述车库框架10上有与升降台21导轨对齐配合的车库导轨12。横移机构30水平移动时,横移滚轮由升降台导轨22运动至车库导轨12上,车库导轨12的高度恰好能保证此时载车叉梳31的高度能与固定叉梳14等高以实现二者交错配合。载车叉梳31的横移和下降由第二驱动机构实现,在横移电机36的带动下,横移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框架、升降机构、横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卷筒、卷绕在卷筒上的曳引绳,设置在曳引绳上随曳引绳升降的升降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位于升降台上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叉梳、以及能使载车叉梳平移并下降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车库框架上有供所述升降台纵向滑行的纵向滑道、以及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台,所述停车台由与所述载车叉梳水平交错配合的固定叉梳构成;所述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还包括控制器、检测升降台高度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载车叉梳是否移动至与固定叉梳交错配合位置的行程开关,载车叉梳到达停车台高度后,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使得第二驱动机构驱使载车叉梳平移至与停车台上的固定叉梳交错配合的位置,此时,行程开关启动,载车叉梳下降,车稳定的停在固定叉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松丁登祥吴泽南郑晓玲袁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