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006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包括壁体和带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位于壁体内部,所述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均位于壁体的正面,壁体的正面还设置有冷面加强筋网络,壁体的背面设置有热面肋条凹凸台,冷却管道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为圆形纯铜管,壁体与冷面加强筋网络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之间为一个整体一次铸造成型。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压强度高,无堵头,无焊接,通水阻力小,壁体薄,原材料的用量少,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减少高炉新建或大修一次性投资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
技术介绍
由于高炉大修设备投资过大,但延长高炉炉体寿命技术已成为炼铁界的重要课题之一。高炉寿命主要取决于难于修补的炉底砖损耗和炉墙冷却壁的破损。近年来,由于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上涨,在炼铁工序中通过加大喷煤量,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喷煤量的增加,高炉炉墙的热负荷增大,导致传统冷却壁的早期破损,使用寿命一般在4 8年,个别好的达到10年,一座高炉修建费用一般在几亿到十几亿。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就是用于高炉炉体作冷却系统用,对提高高炉寿命、节能、节省大量的大修经费具有重大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扁形纯铜管高炉冷却壁,冷面加强筋网络结构,热面肋条凹凸台设计,便于嵌镶和捣打炉料,便于建炉冷却壁安装。产品埋管水道内壁光滑,进、出水通道转弯圆弧半径较大,与轧制打孔冷却壁相比,冷却水流动阻力小,无堵头,无焊接,抗漏性好,炉衬薄,减少一次性投资,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一种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包括壁体和带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位于壁体内部,所述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均位于壁体的正面,壁体的正面还设置有冷面加强筋网络,壁体的背面设置有热面肋条凹凸台,冷却管道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为圆形纯铜管,壁体与冷面加强筋网络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之间为一个整体一次铸造成型。所述的冷却管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为预埋纯铜管铸造成型,预埋纯铜管由整根铜管弯制成型,冷面加强筋网络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采用石墨铸型,一次铸造成型于壁体上。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为冷面加强筋网络结构,热面肋条凹凸台结构,冷却管道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为圆形纯铜管的一体式结构,这样解决了冷却铜管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间无堵头,无焊接,通水阻力小,抗压强度高,不存在漏水隐患,使用无后顾之忧,冷面加强筋网络结构,热面肋条凹凸台结构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该结构可以提高冷却壁冷却在热应力下抗变形能力,同时还减薄冷却壁本体的厚度,扩大炉容,此冷却管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本体采用一次铸造成型无须机加工,大大减少了机加工的工作量,施工简单,而且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B-B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I的C-C截面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包括壁体2和带有进水管道I、出水管道3的冷却管道7,冷却管道7位于壁体2内部。进水管道I和出水管道3均位于壁体2的正面,壁体2的正面还设置有冷面加强筋网络4、6,壁体2的背面设置有热面肋条凹凸台5,冷却管道7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I、出水管道3为圆形纯铜管,壁体2与冷面加强筋网络4、6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5之间为一个整体一次铸造成型。·冷却管道7、进水管道I、出水管道3,为预埋纯铜管铸造成型,预埋纯铜管由整根铜管弯制成型,冷面加强筋网络4、6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5采用石墨铸型,一次铸造成型于壁体2上。权利要求1.一种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包括壁体(2)和带有进水管道(I)、出水管道(3)的冷却管道(7),冷却管道(7)位于壁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道(I)和出水管道(3 )均位于壁体(2 )的正面,壁体(2 )的正面还设置有冷面加强筋网络(4 )、( 6 ),壁体(2 )的背面设置有热面肋条凹凸台(5),冷却管道(7)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I)、出水管道(3)为圆形纯铜管,壁体(2)与冷面加强筋网络(4)、(6)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5)之间为一个整体一次铸造成型。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道(7)、进水管道(I)、出水管道(3),为预埋纯铜管铸造成型,预埋纯铜管由整根铜管弯制成型,冷面加强筋网络(4)、(6)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5)采用石墨铸型,一次铸造成型于壁体(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包括壁体和带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位于壁体内部,所述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均位于壁体的正面,壁体的正面还设置有冷面加强筋网络,壁体的背面设置有热面肋条凹凸台,冷却管道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为圆形纯铜管,壁体与冷面加强筋网络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之间为一个整体一次铸造成型。该技术具有抗压强度高,无堵头,无焊接,通水阻力小,壁体薄,原材料的用量少,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减少高炉新建或大修一次性投资费用。文档编号C21B7/10GK202595167SQ20122019756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阮俊达 申请人:绍兴曙光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铸铜高炉冷却壁,包括壁体(2)和带有进水管道(1)、出水管道(3)的冷却管道(7),冷却管道(7)位于壁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3)均位于壁体(2)的正面,壁体(2)的正面还设置有冷面加强筋网络(4)、(6),壁体(2)的背面设置有热面肋条凹凸台(5),冷却管道(7)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1)、出水管道(3)为圆形纯铜管,壁体(2)与冷面加强筋网络(4)、(6)以及热面肋条凹凸台(5)之间为一个整体一次铸造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曙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