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卸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950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卸扣,具体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旋转卸扣,包括套体和轴体,套体内壁设置缩颈部,轴体呈阶梯轴状,轴体穿过该缩颈部,且端头连接一个端帽,缩颈部位于端帽和轴体上较粗部位之间,使得套体和轴体构成轴向限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套体和轴体分别连接第一、第二U形环,两U形环的顶端朝向相反。套体连接的第一U形环可与套体一起,相对于轴体和第二U形环转动,两个U形环又可以方便的连接吊钩等部件,既实现两个U形环可转动的功能,又省去了连接销等部件,所以结构简单,加工使用都更方便,并且结构强度也更好,适合加工成各种规格型号,适合装卸、运输设备上使用,尤其适合船舶锚链连接、海洋平台锚链连接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具体涉及ー种连接两个可相互转动的部件的旋转卸扣
技术介绍
卸扣是吊装设备中常见的工具,通常包括两个连接端,两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吊钩或类似的部件。现有技术的卸扣,最简单的例如申请号为03238150. 6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由ー个U形环两端设置销孔,销孔连接ー个销子构成。U形环的顶端和销子分别作为一个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待连接吊钩或类似部件。这样的卸扣结构简单,但是两连接端不能相互转动,所连接的两个吊钩也不能相互转动,需要在连接时确定两吊钩的角度方位,否则容易造成扭曲损坏,卸扣使用不方便。申请号为200920030727.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ー种蛙式连接旋转卸扣,包括两个封闭端、也就是顶端相対的U形环,其中ー个U形环的端头连接一个螺柱并穿连在另ー个U形环顶端的通孔中,螺柱伸出通孔的悬伸端连接适配的螺母,然后两个U形环的开ロ端上设置销孔连接销子,待连接的吊钩就连接在销子上,这样的卸扣因为中部螺柱和通孔、螺母的作用而具有可旋转的功能,使用进ー步方便。但是这样的卸扣部件多,结构过于复杂,カロエ使用都不方便,同时部件较多且尺寸不能做的太大,卸扣的结构强度低;仅能在负载较小的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使用方便的旋转卸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ー种旋转卸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和轴体,套体ー个端部附近的内壁向内凸出构成缩颈部,轴体呈阶梯轴状,轴体较细的一端穿过该缩颈部,且端头延伸到套体内腔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该端头螺纹连接一个端帽,所述的缩颈部位于端帽和轴体上较粗部位之间,使得套体和轴体构成轴向限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套体上连接第一U形环,轴体上连接第二U形环,第一、第二U形环的顶端朝向相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采用上述结构以后,套体和轴体因为端帽和缩颈部及轴体上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之间构成轴向限位的转动配合,所以与套体连接的第一 U形环可与套体一起,相对于轴体和第二U形环转动,第一、第二 U形环的顶端朝向相反,必然就是两者U形环的悬伸端连接在套体和轴体上,那么U形环的封闭端、也就是顶端可以方便的连接吊钩等部件,既实现两个U形环可转动的功能,又省去了连接销等部件,所以结构简单,加工使用都更方便,并且结构强度也更好,适合加工成各种规格型号,适合装卸、运输设备上使用,尤其适合船舶锚链连接、海洋平台锚链连接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部件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2、3所示的ー种旋转卸扣,包括套体10和轴体20,套体10 —个端部附近的内壁向内凸出构成缩颈部11,轴体20呈阶梯轴状,轴体20较细的一端穿过该缩颈部11,且端头21延伸到套体10内腔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该端头21螺纹连接一个端帽30,所述的缩颈部11位于端帽30和轴体20上较粗部位之间,使得套体10和轴体20构成轴向限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套体10上连接第一 U形环40,轴体20上连接第二 U形环50,第一、第ニ U形环40、50的顶端朝向相反。如图3所示,也可以看作是套体10的内腔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形状,轴体20为上 小下大的形状,轴体20由下方向上插入套体10,轴体20上端头21上设置外螺纹,适配连接 内壁具有螺纹的端帽30,这样轴体20和端帽30整体呈哑铃状,中部嵌在缩颈部11内,只要端帽30旋的不要太紫,套体10和轴体20即可自由转动,至于所述的套体10和轴体20轴向限位,指的也就是两者轴向位置基本不变或者有适当的活动余地,只要轴体20不与套体10分离均可。这样的卸扣结构结构强度可靠,同时结构更加简单,加工使用都更方便。进ー步的,所述的套体10与第一 U形环40焊接;轴体20与第二 U形环50 —体加エ成型。例如图2所示的所述的套体10外壁对称设置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12、12',所述的第一 U形环40两端分别嵌入凹槽12、12'并焊接为一体。这样套体10外部没有任何遮挡,便于套体10内腔加工成型。同时,设置凹槽12、12'后,第一 U形环40端部插入凹槽12、12'即可沿套体10与第一 U形环40的表面相接处焊接,焊缝长度和面积最大化,焊接牢固,同时U形环本体不受破坏,保证部件的结构强度可靠。而轴体20本身因为无需钻孔等加工,所以可以方便地和第二 U形环50 —体鋳造成型,加工方便,強度也好。进ー步的,所述的端帽30与缩颈部11之间设置垫圈60。垫圈60最好是铜垫圏,便于转动顺畅,同时还可以更换,延长装置的使用时间。垫圈60避免了端帽30与缩颈部11表面直接接触磨损,避免两者接触的表面变形影响转动。进ー步的,所述的缩颈部11靠近轴体20较粗部位的边缘圆滑过渡;轴体20位于该缩颈部11内的轴身的形状与缩颈部11形状吻合。也就是如图3所示的,缩颈部11下部边缘利用圆角面111过渡,然后轴体20上较粗部位22和较细部位之间的过渡部位也由圆弧面过渡,既保证轴体20的结构强度,同时又避免和減少转动磨损。利于装置使用寿命延长。进ー步的,所述的轴体20与套体10同轴布置,轴体20较粗部位的径向尺寸略小于套体10端面的径向尺寸,且两者相対的表面相贴靠,套体10端面的边缘向第二 U形环50方向凸出构成贴近并环绕轴体20的凸环112。也就是说端帽30要旋到让轴体20较粗部位22的上端面与套体10下端面贴靠的位置,凸环112形成对该连接缝的遮挡,这样的机构可以避免杂物进入该连接缝,阻碍套体10和轴体20的相对转动,在海洋船舶锚链等有泥沙存在的场合尤为适用。进ー步的,所述的端帽30整体位于套体10内腔,端帽30的朝向套体10外部的端面32上设置多个便于拆装的连接孔31。因为套体10与轴体20较粗部位22相贴靠,就在套体10内腔形成一个大致密闭的腔室,泥沙杂物等进入套体10内腔的可能性降低,防止转动卡滞。更好的是,所述的套体10的端ロ设置密封盖。这样就完全杜绝了泥沙或杂物进入套体10内腔的可能性。或者是,所述的端帽30外径与套体10内径吻合,端帽30朝向套体10外部的端面32与套体10端面平齐。也就是端帽30外径与套体10内径相当,既保证端帽30能顺畅装入,同时又能顺畅转动,如图3所示就是可以将套体10上端面与端帽30的朝上的端面32设置呈平齐,那么也能避免杂物或泥沙进入,防止转动卡滞。因该结构设置是很简单方便的图3中并未具体示意。此时,套体10与轴体20较粗部位22是否贴靠则没有要求。本技术的旋转卸扣通过结构改迸,结构更简单,强度更可靠,不仅加工使用方便,并且强度好,工作更可靠,适用范围广,尤其适合使用环境较差的场合,例如海洋船舶或海洋钻井平台的锚链上使用。权利要求1.ー种旋转卸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10)和轴体(20),套体(10) —个端部附近的内壁向内凸出构成缩颈部(11 ),轴体(20 )呈阶梯轴状,轴体(20 )较细的一端穿过该缩颈部(11),且端头(21)延伸到套体(10)内腔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该端头(21)螺纹连接ー个端帽(30),所述的缩颈部(11)位于端帽(30)和轴体(20)上较粗部位之间,使得套体(10)和轴体(20 )构成轴向限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套体(10 )上连接第一 U形环(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卸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10)和轴体(20),套体(10)一个端部附近的内壁向内凸出构成缩颈部(11),轴体(20)呈阶梯轴状,轴体(20)较细的一端穿过该缩颈部(11),且端头(21)延伸到套体(10)内腔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该端头(21)螺纹连接一个端帽(30),所述的缩颈部(11)位于端帽(30)和轴体(20)上较粗部位之间,使得套体(10)和轴体(20)构成轴向限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套体(10)上连接第一U形环(40),轴体(20)上连接第二U形环(50),第一、第二U形环(40、50)的顶端朝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