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桂林专利>正文

一种胀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28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胀管机,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由电机驱动的扩管器。其特征是采用串接可控硅并配合漏电保安器使其各电路发生漏电时均能断开漏电开关,保证安全操作;采用数控调节仪表使其具有接近无级调节的功能,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管板厚度;合理设置时间继电器,使其既能避开较大起动电流,又能使电机及时工退反转;采用带有限位结构的可调式扩管器,以方便地获得不同胀管深度、提高工效。(*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由电机驱动的扩管器的胀管机,其电机正、反向电源回路中分别由串接在其回路中的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常开触点接通。根据有关规定,胀管机工作时,进入容器(如凝汽器)内工作电压不可超过36V,又规定进行双层绝缘,也即在电压超过36V时要采用漏电保安器,现有技术中的胀管机是以隔离变压器降压法来减少胀管机头反转时产生的火花,其降压后的电压约为127V。由于采用隔离变压器,当隔离变压器二次侧发生漏电时,设置在变压器一次侧的漏电保安器因无法感受而不可能动作,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胀管机尚存在有如下不足之处,由于采用分档调节,如φ25铜(钛)管只有一档,不能适应胀管各种深度(包括18~60mm之间)的需要,延时继电器的设置,虽然能使得胀管机避开较大的起动电流不至发生误动作,但是,继电器触点的延时动作,同样使得在电流达到一定值、要求胀管机在该时刻工退时,回路延时接通,造成胀管机延时工退反转,电流信号超过指定值,因而不能达到指定要求。此外,根据有关规定,胀管优良要确保胀管深度为管板的75~90%,伸出管板为1~3mm,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胀管机,其扩管器为直通式,对于不同厚度的管板,为了得到不同的胀管深度,只得配备不同规格的扩管器;使用者很难通过人为操作准确控制伸出管板的尺寸。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如下性能的胀管机。1、在保证降低电压减少机头碳刷火花的同时,有效地设置漏电保安器。2、采用一种具有较多档位的调节仪表,以使得原有技术中分档调节的胀管机改进为近乎无级调节,从而适用各种胀力的需求。3、合理设置时间继电器,不仅使得胀管机避开较大超动电流而且确保在电流达到指定值时,胀管机及时工退反转。4、改变扩管机为深度可调式,以便适应各种胀管深度的需要。同时,在扩管机端部设置限位机构,以确保被胀管露出管板的尺寸在规定范围内。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由电机驱动的扩管器,在其电机正、反向电源回路中分别串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本技术的特征是a、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是在串接的电机定子电源回路中串联连接降压可控硅、漏电保安器,同时串联连接电流互感器;并设置并联与电源回路的时间继电器以及数控调节仪;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端输出信号经整流输出至数控调节仪;该数控调节仪的常开触点与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共同串联在控制电机正、反向电源回路的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中。b、所述扩管器采用在胀壳轴向上位置可调的调节外壳以及与调节外壳套接的套管。套管的端部内侧距离套管的顶端1~3mm处有一限位凸台,在所述套管与胀壳之间设置弹子。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串接降压可控硅并配合漏电保安器的电路结构,使胀管机各点电路发生漏电时均能断开漏电开关,达到规定要求,保证安全操作。2、数控调节仪表高达800档的调节档位,使胀管机具有了接近无级调节的功能,从而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管板厚度。3、本技术中用来控制电机正、反转的继电器既能避开较大的电机起动电流不至误动作,又能确保在回路电流达到指定值时及时得电动作,从而使电机及时工退反转。4、本技术中的扩管器通过改变调节外壳在胀壳轴向上的位置,即可方便地获得不同的胀管深度。5、由于被胀管露出管板的长度为固定值,因此,本技术中扩管器端部设置的限位结构可极为方便地确保这一固定值,使用本技术可较大地提高工效。6、由于在扩管器内部使用了弹子,这样便改变了已有技术中直通式胀管机直接与管板接触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减少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使用弹子,增强了可调性,确保工艺规范,达到最佳胀管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扩管器结构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电机控制电路接线方法是由漏电开关LK的一极--电源开关KK--电机定子ZQ1、ZQ2--电流互感器CT--继电器J常闭触点J1-1--电机定子D--继电器J常闭触点J1-2--降压可控硅B--电源开关KK另一极--漏电开关另一极LK,形成胀管机正转回路。在胀管机正转时,同时启动并联在电源回路中的时间继电器1SJ,此时,由于延时,时间继电器1SJ的常开触点1SJ1末接通,因此,继电器J线圈不会带电。可见,时间继电器1SJ的延时功能保证了电路的正常起动。当负荷随着胀紧度的增加而电流升高时,数控调节仪MJ接受电流互感器CT输出的电流信号,其常开触点MJ1再次吸合(常开触点MJ1在较大起动电流时第一次吸合,起动电流过后,便断开),这时,由于时间继电器1SJ为闭合状态,使得继电器J线圈得电,触点动作,电流在转子D的内部与原有的方向相反流过,使电机反转,达到工退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时间继电器2SJ,其电源回路中串联连接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2和数控调节仪的常开触点MJ2,时间继电器2SJ的常开触点2SJ1并联在可控硅B的调压电位器W两端。当在反转时,由于某种因素胀管机卡死,这时,通过触点MJ2--J2--使2SJ线圈带电,经过指定时间仍旧在指定值或以上而电流仍不下降时,表明扩管器已被卡死,常开触点2SJ1延时闭合,使可控硅B上的调压电位器W短接,胀管机电压升高,胀管机顺利反转工退,完成胀管工作。参见图2,在扩管器结构中,采用在胀壳5轴向上位置可调的调节外壳4以及与调节外壳4套接的套管3,套管3的端部内侧距离套管3的顶端1~3mm处有一限位凸台9,套管3与胀壳5之间设置弹子8。由于设置限位凸台9,可确保被胀管1露出管板1~3mm。松开制头螺丝7,转动调节外壳4和胀壳5,便可调节胀子6的伸出尺寸,从而确保胀管深度为管板的75~90%。权利要求1.一种胀管机,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由电机驱动的扩管器,在其电机正、反向电源回路中分别串接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1-1、J1-2和常开触点J2-1、J2-2,其特征在于a、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是在串接的电机定子ZQ1、ZQ2和定子D电源回路中串联连接降压可控硅B、漏电保安器LK,同时串联连接电流互感器CT;并设置并联与电源回路的时间继电器1SJ以及数控调节仪MJ;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次级端输出信号经整流输出至数控调节仪MJ;所述数控调节仪MJ的常开触点MJ1与时间继电器1SJ的常开触点1SJ1共同串联在继电器J的电源回路中;b、所述扩管器采用在胀壳(5)轴向上位置可调的调节外壳(4)以及与调节外壳(4)套接的套管(3),套管(3)的端部内侧距离套管(3)的顶端1~3mm处有一限位凸台(9),所述套管(3)与胀壳(5)之间设置弹子(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管机,其特征是电路设置时间继电器2SJ,其电源回路中串联连接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2和数控调节仪的常开触点MJ2,所述时间继电器SJ的常开触点2SJ1并联在可控硅B的调压电位器W两端。专利摘要一种胀管机,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由电机驱动的扩管器。其特征是采用串接可控硅并配合漏电保安器使其各电路发生漏电时均能断开漏电开关,保证安全操作;采用数控调节仪表使其具有接近无级调节的功能,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管板厚度;合理设置时间继电器,使其既能避开较大起动电流,又能使电机及时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胀管机,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由电机驱动的扩管器,在其电机正、反向电源回路中分别串接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1-1、J1-2和常开触点J2-1、J2-2,其特征在于:a、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是在串接的电机定子ZQ1、ZQ2和定子D电源回路中串联 连接降压可控硅B、漏电保安器LK,同时串联连接电流互感器CT;并设置并联与电源回路的时间继电器1SJ以及数控调节仪MJ;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次级端输出信号经整流输出至数控调节仪MJ;所述数控调节仪MJ的常开触点MJ1与时间继电器1SJ的常开触点1SJ1共同串联在继电器J的电源回路中;b、所述扩管器采用在胀壳(5)轴向上位置可调的调节外壳(4)以及与调节外壳(4)套接的套管(3),套管(3)的端部内侧距离套管(3)的顶端1~3mm处有一限位凸台(9),所述套管(3)与胀壳( 5)之间设置弹子(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黄桂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