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变更立体视觉影像的进深的影像处理装置、系统、影像处理方法、影像处理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257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18:27
影像处理装置是构成家庭影院系统的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在与其它设备连接时,进深调整判定模块(17)判定在再现立体视觉影像时是否需要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的进深调整。在需要进深调整的情况下,性能比较模块(24)执行用于确定由哪台设备进行进深调整的通信序列。在根据通信序列判定为在本装置侧进行进深调整的情况下,由本装置进行进深调整,并将作为调整结果的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发送给对方侧,在判定为在对方侧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不对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进行进深调整即原样发送给对方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视觉影像的进深调整技术的

技术介绍
所谓立体视觉影像的进深调整 技术是指这样的技术,即在要将设想是在某种尺寸的画面上进行显示而生成的立体视觉影像显示在不同尺寸的画面上并进行再现的情况下,对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两个以上的多视点影像数据中的视差进行调整,由此实现与该另一种画面的适应性。关于进深调整有专利文献1、2记载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I公开的进深调整是这样的技术通过使左眼和右眼的影像整体在相反方向上沿水平方向进行位移,使对象(object)的进深移动到近前或退回到里侧。专利文献2公开的进深调整是这样的技术通过生成虚拟视点,使待变更的视差的量因存在于立体影像中的每个对象而不同,因而实际看起来进深感好像在增大/减小。在按照该专利文献2的方法这样根据视差映射(map)来变更进深的情况下,虚拟地生成的虚拟视点的影像依赖于视差映射的精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 - 7304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 - 209858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Kurt Konolige “Small Vision Systems:Hardware andImplement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enter, SRI International非专利文献2 :Heiko Hirschm·· uller “Accurate and Ef_cient StereoProcessing by Semi-Global Matching and Mutual Information’’Institute of Roboticsand Mechatronics Oberpfaffenhofen German Aerospace Center (DLR), June,2005非专利文献3 :Vladimir Kolmogorov “GRAPH BASED ALGORITHMS FOR SCENEREC0NSTRUTION FROM TWO OR MORE VIEWS” the Graduate School of Cornell University,January 2004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上述
的近年来的趋势,具有通过将作为流供给源的设备、作为显示主体的设备相互连接从而来实现立体视觉影像的设备间传输的趋势。其目的是实现跨越多台设备来再现立体视觉影像的视听方式。例如,使录制在BD记录器中的内容移动到家庭的具有大型显示器的设备、汽车导航、可携带播放器中并进行显示,或者不进行移动,而是显示通过进行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来向其它设备传输数据的内容。当在设备之间进行传输时,存在将作为流供给源的设备和作为显示主体的设备相互连接的情况,和需要在进行显示的装置中调整立体视觉影像的进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想法是在要进行显示的设备侧进行进深调整。但是,在显示装置中,存在具有合适的画面尺寸而不需要进深调整的显示装置、和需要进深调整的显示装置。并且,也存在进深调整能力高的显示装置与进深调整能力低的显示装置之差异。同样,流供给源也存在进深调整能力高的流供给源、与进深调整能力低的流供给源之差异。该进深调整技术通常是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2的进深调整技术中,虚拟地生成的虚拟视点的影像依赖于视差映射的精度,因而多高精度地生成这种视差映射,较大地影响立体视觉影像的质量。即,在适用专利文献2的进深调整技术的情况下,根据能够以多高的精度生成视差映射,立体视觉的质量大幅变化,因而导致设备中的进深调整性能的差异作为立体视觉显示性能的差异而被大幅夸大的结果。至于是否需要进深调整,这根据设备的画面尺寸而不同,并且进深调整性能因每台设备而异,如果是在由显示侧进行进深调整这样的固定前提下对进深不做调整即发送图像,则在显示装置侧不能适当地调整进深,导致实现了不适合的立体视觉显示。但是,如果一律在作为流发送侧的装置侧进行进深调整,在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是具有较高的进深调整能力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尽管能够在显示装置侧进行适当的进深调整,但是却通过不充分的进深调整而实现了立体视觉再现。另外,在假定所连接的装置的能力全部比较低,却要求再现装置侧具备较高的进深调整能力时,将导致再现装置的成本高涨。以上举出了在假设将作为流供给源的设备、作为显示主体的设备相互连接时的技术课题,但是在说明上述技术课题时,这种假设只不过是选择了身边的题材,在本申请中作为对象的技术课题不限于将作为流供给源的设备、作为显示主体的设备相互连接的情况。消除在对构成立体视觉影像的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进行某种处理的影像处理装置相互连接并执行设备间传输时产生的所有不整合现象,是在本申请中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不久的将来,当在工业产品的领域中实际应用上述技术时,这些课题将成为本行业人员必须面对的技术壁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即使是所有设备均不具备较高的进深调整能力,也能够在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的设备间传输中实现高品质的立体视觉影像的显示。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能够解决这种课题的一种影像处理装置,进行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并且调整由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构成的立体视觉影像的进深,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具有设备间接口,在进行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的发送接收时,进行与作为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的装置之间的连接;确定单元,通过在作为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的装置与本装置之间执行规定的通信序列,确定由哪个装置调整立体视觉影像中的进深;以及处理单元,在通过通信序列确定了在本装置侧进行进深调整的情况下,对从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发送的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或者应该发送给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的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实施进深调整,所述进深调整包括这样的处理,即从其它视点影像数据中搜索与构成一个视点影像数据的像素组匹配的匹配像素组,并检测构成一个视点影像数据的像素组与构成其它视点影像数据的像素组之间的视差,所述通信序列包括发送接收阶段,在本装置与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之间进行表示匹配像素组的搜索性能的性能信息的发送接收;以及比较阶段,进行本装置的匹配像素组的搜索性能与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的匹配像素组的搜索性能的比较。专利技术效果 在影像处理装置与其它装置连接时,确定执行通信序列并应该进行进深调整的装置,因而能力较高的装置成为进深调整主体,避免了由匹配像素的搜索性能较低的设备进行进深调整并在其对方侧的设备中进行进深调整结果的显示的不良情况。在两台设备进行连接时,确定使哪台设备进行进深调整并执行两个以上的视点影像数据的传输,因而在用户已购买进深调整能力较高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不需要购买进深调整能力较高的再现装置。根据作为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的装置来自动确定进深调整主体,因而能够实现这样的装置选择,即将再现装置设为进深调整能力较高的装置、将显示装置设为进深调整能力较低的装置,并且由于将显示装置选择为高能力的装置,因而能够实现选择购买低能力的再现装置这种实惠的商品选择。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立体视觉再现环境的普及。在确定为进行进深调整的情况下,将流原样传输给数据发送接收的对方侧,因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健山地治大户英隆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