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部的断裂分析方法、装置、程序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198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13:24
基于点焊的每块钢板的板厚t、拉伸强度TS、伸长量El、焊点部的化学成分、焊接部的焊点直径d、由焊接部与邻接的焊接部、边缘或者棱线的距离决定的有效宽度B以及剖面高度H当中的至少一个,求出负荷式断裂、力矩式断裂、焊点内断裂的各个断裂方式下的焊接部的最大容许负荷值。而且,根据这些断裂方式,求出在达到焊接部的最大容许负荷值之后的每时每刻的容许负荷值,求出该容许负荷值变为0的即发生完全的断裂的位移或时刻的断裂临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汽车的碰撞仿真等中分析点焊部的断裂的方法、装置、程序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汽车行业中,能够降低碰撞时对乘客的伤害的车体结构的开发成为紧急的课题。这种碰撞安全性佳的车体结构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用客厢部以外的结构部件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使客厢部的变形为最小限度来确保生存空间。即,通过结构部件吸收冲击能量是重要的。吸收汽车的正面全接触碰撞(7 > 5 衝突)或偏置碰撞(7七〃卜衝突)的冲 击能量的主要结构部件是前纵梁。前纵梁在通过冲压成型等部件成型后,通过点焊使部件截面封闭化(閉断面化)。通常,通过使此前纵梁纵弯曲来吸收冲击能量。为了提高冲击能量的吸收,使纵弯曲形态稳定化并且不在中途弯折或断裂是重要的。关于部件的点焊,为了使纵弯曲稳定化,在不对点焊间隔、焊点直径、焊接条件进行最优化时,存在如下问题纵弯曲时发生自焊接点起的断裂,未达到稳定的纵弯曲形态,从而冲击能量的吸收降低。以往,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改变点焊间隔并试作部件,实施纵弯曲试验,研究不在焊接点断裂而稳定地纵弯曲的条件。但是,在此方法中,需要针对每台汽车甚至每个部件进行试作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博司野村成彦上西朗弘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