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968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n×m块太阳能电池组成的n行m列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其中n>1,m>3,且m为偶数;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所有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均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靠近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半中,且第1列至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与第m/2+1列至第m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相反;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所有太阳能电池串联连接,且从第n行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处引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正/负极输出端,从第n行第m/2+1列的太阳能电池处引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负/正极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缩短太阳能电池间的连接电缆的长度,避免了连接电缆的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通常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从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 池,多块太阳能电池在组成η行m列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且所有的太阳能电池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从而形成大面积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配合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形成光伏发电装置。现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所有太阳能电池都是同方向设置的,也就是说,组件中的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靠近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侦牝而另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远离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侧,从而所有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完全相同,如都是上正下负或者都是上负下正。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的上述设置方式,使串联的太阳能电池间的连接电缆较长,造成了一定的浪费。有鉴于现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克服现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缩减串联的太阳能电池间的连接电缆的长度,尽量避免产生连接电缆的浪费现象,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nXm块太阳能电池,该nXm块太阳能电池组成η行m列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其中,n>l,m>3,且m为偶数;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均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靠近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半中,且第I列至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与第m/2 + I列至第m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相反;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所有太阳能电池串联连接,且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从第η行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处引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正/负极输出端,并从第η行第m/2 + I列的太阳能电池处引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负/正极输出端。较佳的,前述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在所述m为4的情况下第η行第2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I列第η行的太阳能电池;第I列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η行至第I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I行第I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I行第3列的太阳能电池;第3列中的第I行至第η-I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I行至第η-I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η-I行第3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η-I行第2列的太阳能电池;第2列中的第I行至第η-I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η-I行至第I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I行第2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I行第4列的太阳能电池;第4列中的第I行至第η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I行至第η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η行第4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η行第3列的太阳能电池。较佳的,前述的光伏发电太阳 能电池组件,其中在所述m为6的情况下第η行第3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I列第η行的太阳能电池;第I列中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η行至第I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I行第I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I行第4列的太阳能电池;第4列中的第I行至第η-I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I行至第η-I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η-I行第4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η行第2列的太阳能电池;第2列中的第I行至第η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η行至第I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I行第2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I行第5列的太阳能电池;第5列中的第I行至第η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I行至第η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η行第5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η-I行第3列的太阳能电池;第3列中的第I行至第η-I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η-I行至第I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I行第3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I行第6列的太阳能电池;第6列中的第I行至第η行的各太阳能电池按照第I行至第η行的顺序依次串联后,由第η行第6列的太阳能电池串接至第η行第4列的太阳能电池。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均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靠近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半中,且第I列至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与第m/2 + I列至第m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相反,这样,在对所有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串联连接时,完全可以使太阳能电池间的串联连接电缆尽可能的短;从而可以避免连接电缆浪费的现象,进而降低了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现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技术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设置方式及串联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n X m块太阳能电池,且这η X m块太阳能电池组成η行m列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其中n>l,m>3,且m为偶数,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至少包括有8块太阳能电池,且这8块太阳能电池组成了 2行4列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下面以36块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例,结合附图I对本专利技术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设置方式及串联方式进行说明。图I中,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 件包括36块太阳能电池1,且这36块太阳能电池I组成9行4列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从图I可知,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均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靠近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侧;也就是说,每个太阳能电池均可以被划分为两半,其中,一半靠近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而另一半远离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正负极应设置于靠近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半。由此可知,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各太阳能电池相对于阵列的列方向中心轴而言,是相向设置的。基于太阳能电池的上述设置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I列至第2列(即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与第3列(即第m/2 + I列)至第4列(即第m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相反,一个具体的例子,第I列至第2列(即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则第3列(即第m/2 + I列)至第4列(即第m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极在下,负极在上;这里的上下是针对太阳能电池阵列的主视图而言的。图I中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从第9行(即第η行)第2列(即第m/2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n×m块太阳能电池,所述n×m块太阳能电池组成n行m列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其中,n>1,m>3,且m为偶数;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均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靠近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列方向中心轴的一半中,且第1列至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与第m/2+1列至第m列的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的位置相反;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中的所有太阳能电池串联连接,且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从第n行第m/2列的太阳能电池处引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正/负极输出端,并从第n行第m/2+1列的太阳能电池处引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负/正极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辉周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