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6947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系统,包括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队列,各个光伏组件队列均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及从接线盒正负极延伸出的两根长度相等的导线;各个光伏组件队列中相邻光伏组件之间最大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光伏组件队列之间的最大间距为第二间距,光伏系统包括跳线,各个光伏组件队列中的光伏组件通过导线串联,相邻光伏组件队列通过导线和跳线串联;光伏组件设有接线盒的一面包括相交的第一侧边和长度大于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导线长度大于等于第一侧边与第一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并小于等于第二侧边与第二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通过缩短导线长度,降低制造成本,避免设置过长的导线引发的安装困扰,提升安装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中光伏组件串联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煤、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的过度开发、使用所造成的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使得人们不断研究可再生能源来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其中,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发受到重视。当前的太阳能发电核心设施为太阳能电池片,其吸收光能转换成电能以输出,多个太阳能电池片串联形成太阳电池组件;现有的光伏系统通过串、并联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匹配用电需求,传统的光伏系统通过导线连接各个太阳电池组件上接线盒以实现串联,并需要根据太阳电池组件的尺寸以及布局设置导线的长度,如图I所示,为了保证上排 太阳电池组件列与下排太阳电池组件列能串联连接,需要从接线盒处引出足够长度的导线,然而如此一来却又使得同一排列中相邻两块电池组件之间连接用的导线会显得长度过剩,这也造成了导线的浪费,增加了导线上的损耗,同时导线过长导致的布线混乱也造成组装步骤繁琐,并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光伏组件之间连接导线长度的光伏系统。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其包括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及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相邻的第二光伏组件队列,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均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以及从接线盒正负极延伸出的两根长度相同的导线,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相邻光伏组件之间最大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之间的最大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跳线,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导线串联,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通过所述导线和所述跳线串联。其中,所述光伏组件设有接线盒的一面包括相交的第一侧边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所述导线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并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的任一个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的任一个光伏组件串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中的首个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首个光伏组件串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中的最后一个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最后一个光伏组件串联。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俯视为长方形,其包括ー对第一侧边和ー对第二侧边,第二侧边相邻的光伏组件相互抵靠。为解决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ー种光伏系统,其包括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及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相邻的第二光伏组件队列,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均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以及从接线盒正负极延伸出的两根长度相同的导线。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跳线,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导线串联,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通过所述导线和所述跳线串联。其中,所述两根导线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相匹配电性连接的接线盒的间距。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的任ー个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的任ー个光伏组件串联。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中的首个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首个光伏组件串联。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中的最后ー个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最后ー个光伏组件串联。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俯视为长方形,其包括ー对第一侧边和ー对第二侧边,第二侧边相邻的光伏组件相互抵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系统,其缩短了自接线盒延伸出的导线的长度,降低了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同时相邻光伏组件队列的两根导线之间通过跳线来串联,避免设置过长或过短的导线所造成的安装困扰,提升了安装效率,并降低导线连接的扎带数量,降低了光伏系统安装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光伏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伏系统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0,光伏系统,;10,光伏组件,;11,背板,;12,接线盒;13,导线;14,跳线;15,第ー侧边;16,第二侧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光伏系统100是通过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固定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10从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从而可对外部输出电力。参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系统100,其缩短了光伏组件10中接线盒12延伸出的导线13的长度,使其长度仅能够串联相邻光伏组件10,并于不同光伏组件队列之间通过导线13与跳线14配合串联,降低了导线总长度。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光伏系统100包括有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及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相邻的第二光伏组件队列,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均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10,所述光伏组件10包括接线盒12以及从接线盒12正负极延伸出的两根长度相同的导线13。其中,定义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相邻光伏组件10之间最大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之间的最大间距为第二间距。 具体的,每个光伏组件10具有背板11,背板11上设置有接线盒12,前述接线盒12正极、负极分别延伸出两根长度相同的导线13。光伏系统还包括跳线14,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光伏组件10通过所述导线13串联,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通过所述导线13和所述跳线14串联。其中,所述光伏组件10设有接线盒12的一面包括相交的第一侧边15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边15的第二侧边16,所述导线13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侧边15与第一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并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侧边16与第二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特别的,本技术中导线13的长度包括线材及固定于线材一端的互联端子的长度之和。具体的,第一光伏组件队列的任一个光伏组件10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的任一个光伏组件10串联;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中的首个光伏组件10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首个光伏组件10串联;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中的最后一个光伏组件10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最后一个光伏组件10串联。特别的,光伏组件10俯视为长方形,其包括一对第一侧边15和一对第二侧边16,第二侧边16相邻的光伏组件10相互抵靠。具体的,相同光伏组件阵列中,各个光伏组件10第二侧边16相互抵靠,不同光伏组件阵列中的光伏组件10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系统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系统,包括: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及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相邻的第二光伏组件队列,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均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以及从接线盒正负极延伸出的两根长度相同的导线,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相邻光伏组件之间最大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之间的最大间距为第二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跳线,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第二光伏组件队列中的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导线串联,所述第一光伏组件队列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队列通过所述导线和所述跳线串联;所述光伏组件设有接线盒的一面包括相交的第一侧边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所述导线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并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间距长度之和的二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丽陈道远许涛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