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389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片及导电带,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和,太阳能电池片与负载之间通过导电带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受光面电极和背光面电极;连接两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导电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导电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所述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一端为第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至少部分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二端的宽度各处一致,或者第二端的至少部分宽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大小渐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阻明显减小,减小自身损耗的功率,输出功率明显增大,同时由于受光面的受光率增大也可以提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领域。
技术介绍
单独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发电量小,且十分易碎,不方便实际使用,实际应用中要将多个电池片连接封装成组件。例如,将多个电池片连接成电池组,再将多个电池组排列成整齐的列阵,同一排的各电池片之间串联连接,各排电池片并联连接,串联连接时用细焊带的一端与上一个电池片的背电极焊接连接,另一端与下一个电池片的正面电极焊接连接。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模组采用宽度一般和主栅线等宽或者比主栅线稍宽的宽度一 致的焊带。即均一的矩形焊带。在厚度一定的条件下,焊带的宽度决定着焊带的内阻。太阳能电池模组在正常工作时,每片太阳能电池片受光面主栅线上电流是不均匀的,使用了等宽的焊带,其电流密度也不均匀,则电流密度小的区域就造成焊带宽度的浪费,则浪费了一定的受光面积,导致太阳能电池模组有较大的内阻和较低的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阻大和功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片受光面的受光面积,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阻,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片及导电带,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和,太阳能电池片与负载之间通过导电带电连接;其中,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受光面电极和背光面电极;连接两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导电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导电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其中,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一端为第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另一端为第二端;第一端的至少部分形状为梯形;第二端的宽度各处一致。电流密度能由导电带起始端到导电带末端逐渐增大,沿电流收集方向逐渐加宽导电带宽度,宽度小的部分即节省了一部分的遮光面积,一定程度增大了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并且未增加电池片的电阻负担。电流收集为第一端,第二端主要为输送已收集的电流,第二端中的电流变化可以不太明显,可简单将第二端设计为宽度各处一致。优选,第一端覆盖部分受光面电极实现连接;第二端覆盖部分背光面电极实现连接,即通过导电带与受光面电极、背光面电极的接触结合实现连接。进一步优选,覆盖部分受光面电极的第一端的形状为梯形,覆盖部分背光面电极的第二端的形状为矩形。第一端的起始端为梯形的短边,即导电带的一边缘为梯形顶边,梯形顶边有一定宽度,在焊带加工时更为便利,可以避免初始焊接部位焊接强度不够等情况的出现。优选,第一端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端的形状为矩形。即大部分第一端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大部分第二端的形状为矩形,此种结构的导电带在实际应用中,加工方便,更易实现。优选,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与第二端的矩形宽相等,只需对导电带进行一次处理即可。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太阳能电池片宽度的0-1. 3%,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太阳能电池片宽度的O. 6%-2%。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0-2mm,所述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l_3mm。 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三个受光面电极,每个受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三个背光面电极,每个背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O-Imm,进一步优选为O. 5mm,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2_3mm,进一步优选为2.5_,矩形的宽为2-3_,进一步优选为2.5_。较佳情况下保证焊接强度,易于加工,有效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效率同时能节约成本。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受光面电极,每个受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背光面电极,每个背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O-Imm,进一步优选为O. 5mm,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2. 5_3mm,进一步优选为2. 5mm,矩形的宽为2. 5-3mm,进一步优选为2. 5mm。较佳情况下保证焊接强度,易于加工,有效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效率同时能节约成本。或者优选,第一端的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端的形状为矩形。此种结构能均匀引出电流,在实际应用中更为便利,不必在放置焊带时选择放置方向。优选,等腰梯形的底边长与第二端的矩形宽相等。优选,等腰梯形的顶边长为太阳能电池片宽度的0-1. 3%,所述等腰梯形的底边长为太阳能电池片宽度的O. 6%-2%。优选,等腰梯形的顶边长为0-2_,等腰梯形的底边长为1-3_。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三个受光面电极,每个受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三个背光面电极,每个背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优选,等腰梯形的顶边长为O-Imm,进一步优选为O. 5mm,等腰梯形的底边长为2_3mm,进一步优选为2.5mm,矩形的宽为2_3mm,进一步优选为2. 5mm。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受光面电极,每个受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背光面电极,每个背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优选,等腰梯形的顶边长为O. 5mm,等腰梯形的底边长为2. 5mm,矩形的宽为2. 5_。或者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片及导电带,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和,太阳能电池片与负载之间通过导电带电连接;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受光面电极和背光面电极;连接两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导电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导电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一端为第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另一端为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的至少部分形状为梯形;第二端的至少部分宽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大小渐变。第二端的至少部分宽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大小渐变,第二端中的电流也有一定的变化,可更优选的将第二端设计成大小渐变的形状。优选,覆盖部分受光面电极的第一端形状为梯形;覆盖部分背光面电极的第二端宽度随着电流密度增大而加宽,随着电流密度减小而变窄,均衡导电带中的电流。优选,第一端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端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导电带的第二端的边缘为三角形的顶点或梯形的顶边,不仅性能优良,而且加工方便,易实现。优选,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与第二端的三角形或梯形的底边长相等。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太阳能电池片宽度的0-1. 3%,所述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太阳能电池片宽度的O. 6%-2%。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0-2mm,所述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l_3mm。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三个受光面电极,每个受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三个背光面电极,每个背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O-Imm,进一步优选为O. 5mm,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2_3mm进一步优选为2.5mmο 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受光面电极,每个受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背光面电极,每个背光面电极上连接一个导电带,优选,直角梯形的顶边长为O-Imm,进一步优选为O. 5mm,直角梯形的底边长为2. 5_3mm,进一步优选为2.Smnin或者,优选,第一端的形状为等腰梯形,第二端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能均匀引出电流,在实际应用中更为便利,不必在放置焊带时选择放置方向。优选,等腰梯形的底边长与第二端的三角形或梯形的底边长相等。优选,等腰梯形的顶边长为太阳能电池片宽度的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片及导电带,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和,太阳能电池片与负载之间通过导电带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受光面电极和背光面电极;连接两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导电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导电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所述与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一端为第一端,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电极连接的导电带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至少部分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二端的宽度各处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占锋孙翔胡娟刘春秀冯会杰贾广帅景东亮江孝洁黄坤燕王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