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江专利>正文

一种显影辊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853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电学性能优异的显影辊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①将芯轴放置在模具中,②往模具内注入半导电性橡胶进行发泡处理,发泡后的半导电性橡胶固化在芯轴表面形成弹性层,③将作显影辊导电表面层的材料熔融并雾化,④雾化后静止10~25秒,在上层雾化状材料中放进芯轴与发泡半导电性橡胶的结合体,利用静电吸附原理使该结合体的发泡半导电性橡胶层表面吸附雾化状的导电表面层材料,⑤待吸附到的导电表面层材料厚度达到1~50μm后,就可以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最终显影辊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显影辊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显影辊是用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负责ー边粘附显影剂,一边把粘附到的显影剂转介给感光鼓,使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出来,要实现这个过程,要求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压合,这对显影辊弹性、表面硬度、粗糙度和带电特性都有特殊要求。生产具有上述特性的显影辊,传统的方法是把芯轴放进模具内,然后往模腔内注入橡胶,进行发泡处理,使芯轴表面粘附ー层半导电性橡胶弹性层,然后再把芯轴和半导电性橡胶弹性层的结合体放置到另ー模具内,注入导电表面层橡胶,待橡胶固化后对表层橡胶进行打磨处理,得到表面硬度、粗糙度和带电特性都复合要求的显影辊。但这种生产方 法需要两套模具、还要进行打磨处理,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外,还增加了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效率,此外,往模具注入熔融的导电表面层橡胶后,在固化前,较重的分子(例如导电石墨分子)会下沉到模腔的底部,导致固化后的导电表面层电学性能不一致,影响显影效果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电学性能优异的显影辊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显影辊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①将芯轴放置在模具中,②往模具内注入半导电性橡胶进行发泡处理,发泡后的半导电性橡胶固化在芯轴表面形成弹性层,③将作显影辊导电表面层的材料熔融并雾化,④雾化后静止10 25秒,在上层雾化状材料中放进芯轴与发泡半导电性橡胶的结合体,利用静电吸附原理使该结合体的发泡半导电性橡胶层表面吸附雾化状的导电表面层材料,⑤待吸附到的导电表面层材料厚度达到I 50 pm后,就可以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最終显影辊女ロ)PR o导电表面层材料雾化静止10 25秒后,对下层体积较大的雾化材料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送回上层处。粉碎处理是通过超声波粉碎、磁力共振粉碎或激光粉碎。采用本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雾化和静电吸附原理,使发泡半导电性橡胶层表面生成导电表面层,不用通过模具成型,减少模具的投入,而且经过雾化后的导电表面层材料粒度非常小,得到的导电表面层的粗糙度已经满足要求,可以省去打磨エ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导电表面层内的各成分分布非常均匀,导致它的电学性能得到非常大的优化。显影辊表面带电非常均匀,从而提高对感光鼓充电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显影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本实施例的显影辊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①将芯轴放置在模具中,②往模具内注入半导电性橡胶进行发泡处理,发泡后的半导电性橡胶固化在芯轴表面形成弹性层,③将作显影辊导电表面层的材料熔融并雾化,④雾化后静止10 25秒,使体积较小的导电表面层材料颗粒漂浮在上层,体积较大的下沉到下层,在上层雾化状材料中放进芯轴与发泡半导电性橡胶的结合体,给该结合体提供静电,利用静电吸附原理使该结合体的发泡半导电性橡胶层表面吸附雾化状的导电表面层材料,另外对下层体积较大的颗粒进行超声波粉碎、磁力共振粉碎或激光粉碎,使这些体积大的颗粒变成与上层超微细颗粒体积相当,然后再送回到上层,提供给半导电性橡胶发泡层进行静电吸附,⑤待吸附到的导电表面层材料厚度达到I 50i!m后,就可以进行烘干或风干的固化处理,得到最终显影辊产品。 芯轴I在本实施例中为圆柱状,但可为中空圆筒状。通常使用具有施加的电偏压或接地的显影辊I。因而,芯轴I为支撑构件,并且优选由导电性材料制成以使至少芯轴I的表面为导电性的。因此,在芯轴I中,至少外周面由导电性材料制成,所述导电性材料足以施加预定电压至在外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2。作为具体芯轴的结构,可示例以下由金属和合金之一如Al、Cu合金或SUS制成的芯轴;由具有设置有镀Cr或Ni表面的铁制成的芯轴;和由具有设置有镀Cr或Ni表面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芯轴。在用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棍中,通常,芯轴11具有4mm至IOmm的外径是适当的。弹性层弹性层2使用橡胶作为原料的主组分而形成。可将通常用于显影辊的各种橡胶用作为原料主组分的橡胶。具体地,列举以下こ烯-丙烯-ニ烯共聚物橡胶(EPDM)、丙烯臆-丁ニ烯橡胶(NBR)、氯丁ニ烯橡胶(CR)、天然橡胶(NR)、异戊ニ烯橡胶(IR)、苯こ烯-丁ニ烯橡胶(SBR)、氟橡胶、硅橡胶、表氯醇橡胶、NBR氢化物、聚硫橡胶和聚氨酯橡胶。在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辊中,为主组分的橡胶材料可与为弹性层本身要求的功能而需要的组分适合地共混,所述需要的组分为例如导电剂、发泡剂和非导电性填料,以及用于形成橡胶成型体的各种添加组分,例如交联剂、催化剂和分散剂。 导电剂包括基于离子导电机制的离子导电性物质,和基于电子导电机制的导电赋予剂,可使用离子导电性物质和导电赋予剂之ー或两者。基于电子导电机制的导电剂包括以下金属如铝、钯、鉄、铜和银的粉末和纤维;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钛、氧化锡和氧化锌;金属化合物如硫化铜和硫化锌的粉末;由通过电解处理、喷涂或混合和振动将氧化锡、氧化铺、氧化铟、氧化钥、锌、招、金、银、铜、铬、钴、铁、铅、钼或铑粘附至其表面的适当的颗粒组成的粉末;炭黑型导电剂如こ炔黑、科琴黑(KetjenBlack)(商品名)、PAN炭黑、浙青炭黑和碳纳米管。基于离子导电机制的导电赋予剂包括以下碱金属盐如LiCF3S03、NaC104、LiC104、LiAsF6、LiBF4、NaSCN、KSCN 和 NaCl ;铵盐如 NH4C1、NH4S04 和 NH4N03 ;碱土金属盐如Ca(C104)2和Ba(C104)2 ;这些盐和多元醇如1,4_ 丁ニ醇、こニ醇。聚こニ醇、丙ニ醇和聚丙ニ醇及它们的衍生物的配合物;这些盐和一元醇如こニ醇一甲醚、こニ醇ーこ醚、聚こニ醇一甲醚和聚こニ醇ーこ醚的配合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族磺酸盐、烷基硫酸盐和烷基磷酸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如甜菜碱。这些导电剂可単独或以它们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此外,也可将加入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代替导电剂,或将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与导电剂一起加入的方法用作赋予弹性层以导电性的方法。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包括具有共轭体系的聚合物如聚こ炔作为主体聚合物 (host polymer)的高分子化合物,所述高分子化合物用掺杂剂如12掺杂以导电化。主体聚合物包括,例如以下:聚乙炔、聚(对苯)、聚吡咯、聚噻吩胺、聚(对苯醚)、聚(对苯硫醚)、聚(对苯こ炔)(poly (p-phenylene vinylene)、聚(2,6_ ニ甲基苯醚)、聚(双酚A碳酸酷)、聚こ烯咔唑、聚ニこ炔、聚(N-甲基-4-こ烯基吡啶)、聚苯胺、聚喹啉和聚(苯醚砜)。除了 12之夕卜,掺杂剂包括以下卤素如(12、8^、1(1、1(13、181'和IF3 ;路易斯酸如 PF5、AsF5、SbF5、FeC13、AlC13 和 CuCl2 ;碱金属如 Li、Na、Rb 和 Cs ;碱土金属如 Be、Mg、Ca、Sc和Ba ;芳香族磺酸如对甲苯磺酸、苯磺酸、蒽醌磺酸、萘磺酸、萘ニ磺酸和萘三磺酸,或它们的碱金属盐。在这些中,炭黑型导电剂为相对低价容易可得的,并且也能够提供良好的导电性而不依赖于为主组分的橡胶的类型,因而是优选的。根据为主组分的橡胶材料,可适合地使用通常使用的以下手段作为将细粉末导电剂分散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辊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①将芯轴放置在模具中,②往模具内注入半导电性橡胶进行发泡处理,发泡后的半导电性橡胶固化在芯轴表面形成弹性层,③将作显影辊导电表面层的材料熔融并雾化,④雾化后静止10~25秒,在上层雾化状材料中放进芯轴与发泡半导电性橡胶的结合体,利用静电吸附原理使该结合体的发泡半导电性橡胶层表面吸附雾化状的导电表面层材料,⑤待吸附到的导电表面层材料厚度达到1~50μm后,就可以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最终显影辊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