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792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3:24
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设置有输入信号单元、PWM处理器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输入信号单元的输出端与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PWM处理器单元设置为型号Atmega的芯片U3,驱动单元设置有排阻R1、排阻R2、电阻R3、芯片U1、芯片U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级管D2、二级管D3、二级管D9和二级管D11;光耦U1的型号为TLP521,芯片U2的型号L298N。该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具有运行速度可控,输出电压精度高,碳刷磨损小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稳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线圈式稳压器是现代社会常用的电子器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线圈式稳压器是通过碳刷在线圈上的滑动来进行电压调节,而碳刷的滑动则是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电路通常由两片LM393运算比较器及一些电阻构成模拟集成电路作为控制电路,通过调节比较阈值进行稳压控制。由于电压的调节是靠碳刷在线圈上滑动来实现的,故调节速度会比较慢。而比较 器的运算速度快且不可控制,当外界电压波动时,运算比较器会快速做出反应使碳刷动作。由于速度不可控,故碳刷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使输出电压反向超出稳压范围,从而导致碳刷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来回波动。不仅输出电压稳定性差,而且容易导致碳刷磨损。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执行机构的运行速度可控的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以提高输出电压精度、减少碳刷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该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具有运行速度可控,输出电压精度高,碳刷磨损小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设置有输入信号单元、PWM处理器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输入信号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上述PWM处理器单元设置为芯片U3,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ATmega8 ;所述驱动单元设置有排阻R1、排阻R2、电阻R3、芯片Ul、芯片U2、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级管D2、二级管D3、二级管D9和二级管Dll ;所述光耦Ul的型号为TLP521,所述芯片U2的型号L298N ;所述芯片U3的引脚I与所述输入信号单元的引脚2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28与所述输入信号单元的引脚I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7、引脚20和引脚21接+5V电源,所述芯片U3的引脚8、引脚22接地,所述芯片U3的引脚3与芯片Ul的引脚2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10与芯片Ul的引脚4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18与芯片Ul的引脚6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15与芯片Ul的引脚8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14与所述芯片U2的引脚6连接,所述芯片U3的引脚23与电阻R3 —端、芯片U2的引脚I、芯片U2的引脚15连接,电阻R3另一端接地;所述排阻Rl的引脚I接+5V电源,所述排阻Rl的引脚2与芯片Ul的引脚7连接,所述排阻Rl的引脚3与芯片Ul的引脚5连接,所述排阻Rl的引脚4与芯片Ul的引脚3连接,所述排阻Rl的引脚5与芯片Ul的引脚I连接;所述排阻R2的引脚I接+5V电源,所述排阻R2的引脚2与芯片Ul的引脚16连接,所述排阻R2的引脚3与芯片Ul的引脚14连接,所述排阻R2的引脚4与芯片Ul的引脚12连接,所述排阻R2的引脚5与芯片Ul的引脚10连接;所述芯片Ul的引脚15与芯片U2的引脚5连接,所述芯片Ul的引脚13与芯片U2的引脚7连接,所述芯片Ul的引脚11与芯片U2的引脚10连接,所述芯片Ul的引脚9与芯片U2的引脚12连接,所述芯片U2的引脚8接地;所述电容Cl 一端、所述电容C2 —端、所述芯片U2的引脚9、所述芯片U2的引脚11接+5V电源,所述Cl另一端、所述电容C2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2的引脚4、所述二极管D2正极、所述二极管D3正极、所述电容C3 —端、所述电容C4 一端接+12V电源,所述电容C3另一端、所述电容C4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负极、所述二极管D9正极、所述芯片 U2的引脚3与执行单元的引脚2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所述二极管Dll正极、所述芯片U2的引脚2与执行单元的引脚I连接,所述电容D9另一端、所述电容Dll另一端接地。上述排阻Rl的型号为A102J,所述排阻R2的型号为A102J。上述电阻R3为O. I欧姆。上述二极管D2、二级管D3、二级管D9和二级管Dll的型号均设置为IN4007。上述电容Cl设置为100微法。上述电容C2设置为O. I微法。上述电容C3设置为100微法。上述电容C4设置为O. I微法。本技术的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设置有输入信号单元、PWM处理器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输入信号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 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该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通过PWM处理器单元的可编程功能产生PWM控制信号驱动驱动单元,进而控制执行单元的速度,具有运行速度可控,输出电压精度高,碳刷磨损小的特点。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技术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在图I、图2中,包括输入信号单元100、PWM处理器单元200、驱动单元300、执行单元40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如图I、图2所不,设置有输入信号单兀100、PWM处理器单元200、驱动单元300和执行单元400,输入信号单元100的输出端与PWM处理器单元200的输入端连接,PWM处 理器单元200的输出端与驱动单元300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单元300的输出端与驱动单元300的输入端连接。其中,PWM处理器单元200设置为芯片U3,芯片U3的型号为ATmega8。芯片U3是一种可编程的逻辑器件ATmega8,该芯片内部集成了 10位的AD转换模块和PWM模块。驱动单元300设置有排阻R1、排阻R2、电阻R3、芯片Ul、芯片U2、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级管D2、二级管D3、二级管D9和二级管D11。光耦Ul的型号为TLP521,光耦Ul是光耦隔离器件,它起到了前后级隔离作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芯片U2的型号L298N,芯片U2是电机驱动芯片,它具有很强的驱动能力,其驱动电流在15A左右。芯片U3的引脚I与输入信号单元100的引脚2连接,芯片U3的引脚28与输入信号单元100的引脚I连接,芯片U3的引脚7、引脚20和引脚21接+5V电源,芯片U3的引脚8、引脚22接地,芯片U3的引脚3与芯片Ul的引脚2连接,芯片U3的引脚10与芯片Ul的引脚4连接,芯片U3的引脚18与芯片Ul的引脚6连接,芯片U3的引脚15与芯片Ul的引脚8连接,芯片U3的引脚14与芯片U2的引脚6连接,芯片U3的引脚23与电阻R3 —端、芯片U2的引脚I、芯片U2的引脚15连接,电阻R3另一端接地。排阻Rl的引脚I接+5V电源,排阻Rl的引脚2与芯片Ul的引脚7连接,排阻Rl的引脚3与芯片Ul的引脚5连接,排阻Rl的引脚4与芯片Ul的引脚3连接,排阻Rl的引脚5与芯片Ul的引脚I连接。 排阻R2的引脚I接+5V电源,排阻R2的引脚2与芯片UI的引脚16连接,排阻R2的引脚3与芯片Ul的引脚14连接,排阻R2的引脚4与芯片Ul的引脚12连接,排阻R2的引脚5与芯片Ul的引脚10连接。芯片Ul的引脚15与芯片U2的引脚5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输入信号单元、PWM处理器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输入信号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WM处理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