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及专用夹具技术

技术编号:80620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合金管材通过专用夹具装在拉拔机上进行微量拉拔,以此实现矫直,同时又可以提高铝合金管材的抗拉强度,矫直后去掉两端变形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由框架、带钳齿的固定压块、带钳齿的活动压块、螺杆和塞头组成,带钳齿的固定压块直接固定在框架上,带钳齿的活动压块通过螺杆装在框架上,其位置与带钳齿的固定压块相对,塞头用于塞入铝合金管材的端部,以保持铝合金管材端部不被压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证矫直质量又简便,同时还提高铝合金管材的抗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管材的矫直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管材在热处理后往往产生弯曲形变,就需要进行矫直。现有的管材矫直方法都采用管材里灌满沙子后用滚轮矫直。至今还没见到将这种方法用于铝合金管材上,即使采用这种方法也不能确保铝合金管材不被压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保证矫直质量又简便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合金管材通过专用夹具1装在拉拔机2上进行微量拉拔,以此实现矫直,同时又可以提高铝合金管材的抗拉强度,矫直后去掉两端变形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中,所述的微量拉拔是指铝合金管材的形变为0.5%~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由框架11、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带钳齿12的活动压块16、螺杆15和塞头17组成,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直接固定在框架11上,带钳齿12的活动压块16通过螺杆15装在框架11上,其位置与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相对,塞头17用于塞入铝合金管材的端部,以保持铝合金管材端部不被压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的框架11上还固定有导板13,既限制活动压块16转动,又引导活动压块16的移动方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中所述的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和带钳齿12的活动压块16可以分别制成压块和钳齿12两部分组成以便制造和增加钳齿12的硬度,压块与钳齿12用斜面连接,使管材顶端处的压块间开口大于另一处的开口,以确保拉拔过程中进一步夹紧铝合金管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的钳齿12彼此间可以用弹簧组件18连接,以便矫直后卸下铝合金管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中,所述的塞头17可以制成锥形并带有把手,以便矫直后从铝合金管材上取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证矫直质量又简便,同时还提高铝合金管材的抗拉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铝合金管材在拉拔机2上装夹示意图;图2是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专用夹具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塞头17未示出);图3是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专用夹具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塞头17未示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铝合金管材的外径为20mm,壁厚为1.6mm,长2000mm。经热处理后铝合金管材的挠曲度为2.0mm/m,屈服强度为290kg/cm2。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用夹具1装在拉拔机2上,如图1所示,专用夹具(如图2、3所示)由框架11、钳齿12、导板13、固定压块14、螺杆15、活动压块16、塞头17和弹簧组件18组成。固定压块14直接固定在框架11上,活动压块16通过螺杆15装在框架11上,活动压块的位置与固定压块14相对,框架11上还固定有导板13,既限制活动压块16转动,又引导活动压块16的移动方向;活动压块16和固定压块14间分别插有钳齿12,压块14和16与钳齿12用斜面连接,使管材顶端处的压块间开口大于另一处的开口,以确保拉拔过程中进一步夹紧铝合金管材;钳齿12彼此间用弹簧组件18连接,以便矫直后卸下铝合金管材;带有把手的锥形塞头17用于塞入铝合金管材的端部,以保持铝合金管材端部不被压扁。装夹方法如下旋转螺杆15提升活动压块16,上钳齿12在弹簧组件18作用下上升,将塞头17塞入铝合金管材一端里,将铝合金管材装入两钳齿12之间,旋转螺杆15压紧压块。以同样的方法装夹铝合金管材的另一端。启动拉拔机2进行拉拔。拉拔形变为0.5%。拉拔后铝合金管材的挠曲度为0.25~0.22%,屈服强度为340kg/cm2,抗拉强度达480kg/cm2。实施例2铝合金管材的外径为50mm,壁厚为2.5mm,长7000mm。经热处理后的铝合金管材的挠曲度为0.2mm/m,屈服强度为290kg/cm2。在拉拔机2上的安装和拉拔方法同实施例1。拉拔形变为2.0%。拉拔后挠曲度为0.12~0.08mm/m,屈服强度为396kg/cm2,抗拉强度达506kg/cm2。实施例3铝合金管材的外径为25mm,壁厚为1.8mm,长3000mm。经热处理后的铝合金管材的挠曲度为0.5mm/m,屈服强度为290kg/cm2。在拉拔机2上的安装和拉拔方法同实施例1。拉拔形变为1.0%。拉拔后挠曲度为0.22~0.15mm/m,屈服强度为358kg/cm2,抗拉强度达491kg/cm2。实施例4铝合金管材的外径为30mm,壁厚为2.0mm,长4000mm。经热处理后的铝合金管材的挠曲度为1.0mm/m,屈服强度为290kg/cm2。在拉拔机2上的安装和拉拔方法同实施例1。拉拔形变为1.5%。拉拔后挠曲度为0.15~0.10mm/m,屈服强度为386kg/cm2,抗拉强度达502kg/cm2。实施例5铝合金管材的外径为40mm,壁厚为2.2mm,长5000mm。经热处理后的铝合金管材的挠曲度为1.5mm/m,屈服强度为290kg/cm2。在拉拔机2上的安装和拉拔方法同实施例1。拉拔形变为3.0%。拉拔后挠曲度为0.12~0.08mm/m,屈服强度为418kg/cm2,抗拉强度达508kg/cm2。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合金管材通过专用夹具1装在拉拔机2上进行微量拉拔,以此实现矫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拉拔是指铝合金管材的形变为0.5%~3.0%。3.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由框架11、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带钳齿12的活动压块16、螺杆15和塞头17组成,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直接固定在框架11上,带钳齿12的活动压块16通过螺杆15装在框架11上,其位置与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相对。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11上还固定有导板13。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钳齿12的固定压块14和带钳齿12的活动压块16分别为压块和钳齿12两部分组成,压块14或16与钳齿12用斜面连接,使铝合金管材顶端处的压块14和16间开口大于另一处的开口。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齿12彼此间用弹簧组件18连接。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头17是锥形。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头17是锥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合金管材通过专用夹具装在拉拔机上进行微量拉拔,以此实现矫直,同时又可以提高铝合金管材的抗拉强度,矫直后去掉两端变形部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由框架、带钳齿的固定压块、带钳齿的活动压块、螺杆和塞头组成,带钳齿的固定压块直接固定在框架上,带钳齿的活动压块通过螺杆装在框架上,其位置与带钳齿的固定压块相对,塞头用于塞入铝合金管材的端部,以保持铝合金管材端部不被压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证矫直质量又简便,同时还提高铝合金管材的抗拉强度。文档编号B21D3/00GK1704183SQ20041002065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管材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合金管材通过专用夹具1装在拉拔机2上进行微量拉拔,以此实现矫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杰苏国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