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该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包括环形束腰带和敷料垫,所述敷料垫的两端设置有与环形束腰带相连接的连接带,其中,所述敷料垫设置有敷料层和防渗层,并且,所述辅料层的外沿设置有环形护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使用简便,适合现有的妇产科临床手术对敷料的固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
技术介绍
通常,在给分娩过程施行了“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进行手术部位的敷料固定时,一般会使用氧化锌橡皮膏进行固定。但该部位皮肤比较敏感且构造与身体其他部位不同,使用氧化锌橡皮膏容易因肢体的活动而使其移动,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妇产科新型敷料垫以解决对会阴伤口用敷料容易固定且方便更换及透气性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致性于更好的解决对会阴伤口用敷料容易固定且方便更换及透气性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包括环形束腰带和敷料垫,所述敷料垫的两端设置有与环形束腰带相连接的连接带,其中,所述敷料垫设置有敷料层和防渗层,并且,所述辅料层的外沿设置有环形护翼。上述敷料垫为长度为10cm-20cm椭圆长条形。上述束腰带为弹性带。上述连接带为4条弹性连接带。上述弹性连接带与束腰带和敷料垫为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但却有效解决了妇产科手术后敷料垫不容易固定的问题,同时,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的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敷料垫横切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其中,I-束腰带,2-第一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4-第三连接带,5-第四连接带,6-敷料垫,7-敷料层,8-防渗层,9-环形护翼。为了解决妇产科手术后敷料垫不容易固定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接下来具体说明该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图I示出本技术的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敷料垫横切放大图。该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包括环形束腰带I和敷料垫6,敷料垫6的两端设置有与环形束腰带I相连接的连接带(3,4,5和6),敷料垫6设置有敷料层7和防渗层8,其中,在所述辅料层的外沿设置有环形护翼9。其中,防渗层8为不渗透面料,可有效防止敷料的渗出,以免污染患者衣物。上述敷料垫6为长度为10cm-20cm椭圆长条形,适合会阴部的形状构造,便于该妇产科新型敷料垫的固定,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恢复。 上述束腰带I为弹性带。上述连接带为4条弹性连接带,分别为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及第三连接带4和第四连接带5 ;弹性束腰带和弹性连接带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适用于不同体形的患者使用。上述弹性连接带(3,4,5和6)与束腰带I和敷料垫6为固定连接,便于更好的固定敷料垫。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在详述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构思之内。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包括环形束腰带和敷料垫,所述敷料垫的两端设置有与环形束腰带相连接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敷料垫设置有敷料层和防渗层,其中,在所述辅料层的外沿设置有环形护翼。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敷料垫为长度为10cm-20cm椭圆长条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腰带为弹性带。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为4条弹性连接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连接带与束腰带和敷料垫为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披露了一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该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包括环形束腰带和敷料垫,所述敷料垫的两端设置有与环形束腰带相连接的连接带,其中,所述敷料垫设置有敷料层和防渗层,并且,所述辅料层的外沿设置有环形护翼。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使用简便,适合现有的妇产科临床手术对敷料的固定。文档编号A61F13/14GK202568636SQ20122003776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7日专利技术者王伟霞 申请人:王伟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妇产科新型敷料垫,包括环形束腰带和敷料垫,所述敷料垫的两端设置有与环形束腰带相连接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垫设置有敷料层和防渗层,其中,在所述辅料层的外沿设置有环形护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