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农药的纳米敏感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6444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农药的纳米敏感材料,其特征是由Pd原子搀杂的La2O3、Fe2O3和NiO纳米粉体组成,其中各组分含量范围为Pd(2-3%)、La2O3(29-35%)、Fe2O3(38-44%)和NiO(18-24%),粒径范围为15~35nm;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敏感材料制成的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农药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在线监测微量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农药而不受共存物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农药的掺杂纳米敏感材料,尤其是由Pd原子搀杂的La203、Fe2O3和NiO纳米粉体组成的敏感材料,属于传感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化学农药在我国粮食、蔬菜、水果、茶叶和药材等农产品的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对农药在自然界生物体中的运动规律,诸如代谢途径、降解方式和残留积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在享受化学农 药带来丰收喜悦的同时,常常忽略了其残留带来的危害。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检测,以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上市销售,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烧(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又叫滴滴涕(DDT),化学式(ClC6H4)2CH(CCl3),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齐U。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DDT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但是这种化合物具有杀虫剂效果的特性却是1939年才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监测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农药的纳米敏感材料,其特征是由Pd原子搀杂的La2O3、Fe2O3和NiO纳米粉体组成,其中各组分含量为Pd(2?3%)、La2O3(29?35%)、Fe2O3(38?44%)和NiO(18?24%),其制备方法是:(1)将镧盐、铁盐和镍盐共溶于稀盐酸的水溶液中,在高速搅拌状态下加入适量柠檬酸使溶液保持澄清状态,用氨水调节pH值为2.6?3.8,继续搅拌5?8小时,静置陈化,将溶液在70?85℃旋转蒸发得到凝胶,将凝胶红外干燥1小时,充分研磨后,在高温箱式电阻炉中以每分钟不超过5℃的速度升温至550?600℃,保持此温度2?3小时,得到La2O3、Fe2O3和NiO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考文李鑫苏迪杨会竹沈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