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更具体地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可以通过在内圈的外球形表面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来吸收在怠速过程中由车辆产生的怠速振动。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包括接收来自发动机的转动动力并转动的轴、安装在轴的一端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槽的外圈、安装在外圈中的内圈、用于将外圈的转动动力传递到内圈的多个滚珠、以及用于支撑滚珠的保持架,其中,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形成在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不同的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更具体地涉及ー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可以通过在内圈的外球形表面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来吸收在怠速过程中由车辆产生的怠速振动。
技术介绍
通常,万向节所起的作用是在两个彼此以夹角相接的转轴之间传递转动动力(扭矩)。在具有小的动カ传动角的传动轴情况下,使用钩型万向节、挠性万向节等,而在具有大的动カ传动角的前轮驱动车辆的驱动轴情况下,使用等速万向节。因为等速万向节甚至当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角很大时也能以等速度可靠地传递动力,所以等速万向节主要用于独立悬架型前轮驱动车辆的车轴。当从轴角度观察时,三叉式等速万向节设置在轴的面向发动机的一端(即,内侧端),而固定型球笼式万向节设置在轴的面向轮胎的另一端(即,外侧端)。图I是示出用于车辆的常规等速万向节的横截面视图。如图I所示,用于车辆的常规等速万向节包括壳体2,其传递发动机(未示出)的转动动力并在其内表面上限定有轨道槽;轴1,其接收来自壳体2的转动动力并转动;外圈2,其安装在轴I的一端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槽;安装在外圈2中的内圈3 ;多个滚珠4,用于将外圈2的转动动カ传递到内圈3 ;以及保持架5,用干支撑滚珠4。外圈2具有平行于中心轴线的轨道槽21以及圆筒形内径22。内圈3具有平行于中心轴线的轨道槽31以及外球形表面的圆筒形内径32。保持架5具有外球形表面51和内球形表面52,外球形表面51具有球形部分和线形部分,内球形表面52具有球形部分。下面,将说明如上述构造的用于车辆的常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操作。当从发动机(未示出)输出的转动动力通过传动装置(未示出)传递到轴I、然后通过外圈2和滚珠4传递到内圈3时,车轮(未示出)转动。由保持架5的研磨表面53约束并且也约束在外圈2的轨道槽21与内圈3的轨道槽31之间的滚珠4,传递转动扭矩。在此情况下,保持架5的内球形表面52约束内圈3的外球形表面32,而保持架5的研磨表面53约束滚珠4,从而能够实现轴向滑动和铰接万向节运动。当万向节铰接时,保持架5和滚珠4定位在操作角的二等分线上,从而能够实现等速运动。因此,当滚珠4在外圈2的轨道槽21中以滑动方式移动时,万向节被铰接,以跟随车辆的移动。但是,常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配置为,传递到轴向移动的内圈3的轴向动力通过内圈3的外球形表面32传递到保持架5的内球形表面52,以推动滚珠4。S卩,内圈3、保持架5以及滚珠4是子单元,它们同时沿同一轴向方向移动,可能不吸收在怠速过程中由车辆产生的怠速振动,但可能将上述怠速振动传递到车辆本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g在解决上述发生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可以通过在内圈的外球形表面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来吸收在怠速过程中由车辆产生的怠速振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可以通过改变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和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构造来附加地确保轴向间隙容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其包括接收来自发动机的转动动カ并转动的轴、安装在轴的一端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槽的外圏、 安装在外圈中的内圈、用于将外圈的转动动カ传递到内圈的多个滚珠、以及用干支撑滚珠的保持架,其中,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形成在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不同的位置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可以分成具有不同半径的两部分。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的半径可以等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的半径中心可以形成在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沿轴向移离的位置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的半径可以小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的半径中心可以形成在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沿轴向和沿径向移离的位置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中的ー个的半径可以小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而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中的另ー个的半径可以等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的半径中心可以形成在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沿轴向移离的位置处,并且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两部分中的ー个的半径中心可以形成在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沿径向移离的位置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可以具有小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的半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可以具有半径,并且在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相对端部处可以形成锥角。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半径可以小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可以形成在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沿轴向移离的位置处。如上所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中,可以通过在内圈的外球形表面与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而吸收由车辆产生的怠速振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部分地阐释,部分地将从该说明中显见,或可以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获知。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将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图I是用于车辆的常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示出在轴向运动过程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所示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示出当万向节铰接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 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个示例性或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參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在研读下面的详细说明时和在參照附图时也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和特征。但是,这些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主要用于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示例性结构,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具体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认识至IJ,可以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g和范围而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更换及其等同替代。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示出在轴向运动过程中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所示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4是示出当万向节铰接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的主要部件的横截面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包括接收来自发动机的转动动カ并转动的轴(未示出)、安装在轴的一端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槽的外圈(未示出)、安装在外圈中的内圈3a、用于将外圈的转动动カ传递到内圈3a的多个滚珠4a、以及用干支撑滚珠4的保持架5a。在此,内圈3a的外球形表面分成分别具有半径Rila和Ri2a的两部分B21a和B22a,并且两部分B21a和B22a的半径Rila和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滑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包括:轴,所述轴接收来自发动机的转动动力并转动;外圈,所述外圈安装在所述轴的一端处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槽;内圈,所述内圈安装在所述外圈中;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用于将所述外圈的转动动力传递到所述内圈;以及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用于支撑所述滚珠,其中,所述内圈的外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形成在与所述保持架的内球形表面的半径中心不同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必起,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威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