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4289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净化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在工业炉出烟口外的脱硫器、除尘器及烟囱,脱硫器中利用脱硫剂进行反应,利用脱硫器及除尘器对工业炉出来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其中,所述脱硫剂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所述脱硫器,所述输送装置具有料仓以及位于料仓内底部的流化装置,所述流化装置中心设一个竖向的文丘里输送器,文丘里输送器吸料口位于所述流化装置上部,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上部为向上进行输送的中心管,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下端连通水蒸气输送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输送装置可利用水蒸气输送生石灰这种脱硫剂,能在输送中以水蒸气将生石灰消化为消石灰,能大大提升整个工艺中石灰的消化率,从而大大提高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脱硫效率更高的烟气脱硫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一种半干法烟气脱硫净化工艺流程,其应用了悬浮吸收式循环流化床(GSA)技术,主要包括脱硫塔102、除尘器103、中间灰仓111、循环灰箱105、石灰储库109、石灰日用仓108、压缩气体系统110及供水系统112。脱硫塔102通过连接烟道1131接通到烟囱101前的管路,竖向安装的脱硫塔102中部具有脱硫剂入口 1021及循环灰入口1022,中部下段为文丘里段1023,而文丘里段1023下端通过一个集尘弯管1024连接到烟道1131。如图2所示,文丘里段1023包括形成在集尘弯管1024上端的渐缩管段10231、中间细管段10232及顶部的渐扩管段10233。烟气由渐缩管段10231进行加速,再通过细管 段10232到达扩管段10233排放,在扩管段10233邻近细管段10232的位置形成了气固混合区10230,从脱硫剂入口 1021及循环灰入口 1022进入的物料与烟气在气固混合区10230共同作用,产生激烈的湍动与混合,充分接触,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絮状物向下返回,而絮状物在激烈湍动中又不断解体重新被气流提升,形成类似循环流化床锅炉所特有的内循环颗粒流。脱硫剂和循环灰与烟气在气固混合区10230混合后经后烟道1132进入除尘器103,经除尘器103捕集下来的固体颗粒,被螺旋输送机输送至除尘器103下的中间灰仓111,经除尘后干净的烟气经排烟道1133进入引风机104,然后送入烟囱101进行排放。送至中间灰仓111的固体颗粒,大部分作为循环灰送至循环灰箱105,然后通过旋转给料阀、螺旋输送器经循环灰入口 1022送入脱硫塔102中,另一部分经过气力输送系统输送到脱硫灰储库106,定期外送。脱硫塔102所需要的脱硫剂生石灰由石灰储库109经气力输送系统输送到石灰日用仓108,再通过螺旋输送机经脱硫剂入口 1021送入脱硫塔102中。在文丘里段1023的渐扩管段10233设有喷水装置1124,脱硫所需要的雾化水由喷水装置1124喷入脱硫塔。喷水装置1124的供水系统112包括水管1123、水泵1121和水槽1122。压缩气体系统110则能向中间灰仓111、循环灰箱105、石灰储库109及石灰日用仓108提供了气力输送系统所需的压缩气体。上述设备工作时,烟气从1#、2#烧结机出口 100的烟囱101前由烟道1131引入脱硫塔102,在脱硫塔102内,烟气和加入脱硫塔102的生石灰、水、循环灰相混合,形成剧烈的湍流状态,在这种条件下烟气中的SO2和生石灰能迅速反应生成稳定的CaSO4 ·2Η20,烟气中的SO2被除去,脱硫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103除去烟气中的烟尘,经除尘后干净的烟气被引风机104送入烟囱101进行排放。脱硫塔102所利用的烟气增湿活化脱硫反应的机理主要是在脱硫剂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脱硫剂及SO2气体均向其中溶解,从而使脱硫反应由原来的气-固反应转化成水膜中的离子反应,烟气中大部分未及时在炉膛内参与反应的CaO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和CaS04。根据循环流化床的工作原理,使脱硫剂在脱硫塔102内反复循环,并与烟气中的SO2充分接触反应来实现脱硫。目前的烟气脱硫净化系统,生石灰这种脱硫剂要在脱硫塔内消化为氢氧化钙,使反应中脱硫剂的有效吸附面积小,反应活性较低,造成该烟气吸附净化装置处理废气的工作效率较低;且物料使用文丘里式或仓泵式输送,结构复杂、能耗高,造成生产成本提高(包括购买成本及水、电等的运行成本)、占用较大面积,不利于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有效过滤面积大、工作效率高且制作成本低廉的烟气脱硫净化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气脱硫净化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在工业炉出烟口外的脱硫器、除 尘器及烟 ,脱硫剂输送至所述脱硫器,所述脱硫器及除尘器对工业炉出来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其中,所述脱硫剂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所述脱硫器,所述输送装置具有料仓以及位于料仓内底部的流化装置,并在所述流化装置中心设一个竖向的文丘里输送器,所述文丘里输送器吸料口位于所述流化装置上部,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上部为向上进行输送的中心管,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下端连通水蒸气输送管路。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净化系统,具有由料仓、位于所述料仓内底部的流化装置和在所述流化装置中心设置的文丘里输送器组成的输送装置,具料仓的活化提升输送装置,利用流化装置活化脱硫剂后再以文丘里输送器进行气力输送,输送装置集成了现有技术的料仓、循环料仓、送料装置、消化器等功能于一体,简化了脱硫系统的工艺组成,取消了输送中常用的电动回转式给料器,减少了料仓并简化了输送设备,且经过活化的氧化钙等脱硫剂,内部微细孔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并能提高对其他污染物质的吸附作用,使得系统脱硫效率提高。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下端连通水蒸气输送管路,这样,所述流化装置使进入所述料仓内的脱硫剂流态化,流态化的脱硫剂从所述文丘里输送器的吸料口进入所述文丘里输送器,被所述文丘里输送器喷出的水蒸气向上输送进入所述文丘里输送器的中心管,在这个过程中脱硫剂被水蒸气活化。活化后的脱硫剂进入脱硫器中部,立即与从所述脱硫器底部进入的烟气中的SO2反应,从而将烟气中的硫脱除。现有技术的烟气脱硫净化系统,未活化的脱硫剂进入脱硫塔中部,烟气从所述脱硫塔底部进入所述脱硫塔内,水从位于所述脱硫塔中部和底部之间的入口喷入所述脱硫塔内,这样,脱硫剂在所述脱硫塔内被烟气流态化,并被水活化,然后再与烟气中的SO2反应,从而脱除烟气中的硫。本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净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的烟气脱硫净化系统相比,由于脱硫剂的流态化和活化是在由料仓、位于所述料仓内底部的流化装置和在所述流化装置中心设置的文丘里输送器组成的单独的输送装置内进行的,脱硫剂的流态化效果好,活化率高;由于在烟气脱硫器内能够与高活化率的流态化脱硫剂充分接触,脱硫效果大大提高。根据上述构思,所述工业炉出烟口处设有吸收热量产生水蒸气的气水热交换器,所述水蒸气通过所述水蒸气输送管路通至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下端。有效利用余热,减少能源消耗。根据上述构思,所述脱硫剂为生石灰,在所述输送装置及所述脱硫器中被所述水蒸气作用消化为消石灰。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料仓为圆罐形容器,顶部设有生石灰入料口和循环灰入料口,下部具有便于落料的锥形部,一个圆形底盖可拆装地封闭于所述锥形部的底部。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流化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底盖内侧的流化风室和数个流化喷嘴,所述流化喷嘴安装于所述流化风室顶部,这些流化喷嘴通过所述流化风室连通外部流化风管路,所述流化装置的中心线与所述料仓的中心线重合。一是可以防止在料仓内底部积料,二是能使大块物料受到充分的冲击,能将生石灰进行充分活化而利于后续的消化处理。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文丘里输送器包括水蒸气喷嘴、渐缩管、下部管路及所述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下端与渐缩管连接,水蒸气喷嘴与渐缩管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吸料口,水蒸气喷嘴通过下部管路连通所述水蒸气输送管路,所述文丘里输送器的中心线与所述流化装置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脱硫净化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在工业炉出烟口外的脱硫器、除尘器及烟囱,脱硫剂输送至所述脱硫器,所述脱硫器及除尘器对工业炉出来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所述脱硫器,所述输送装置具有料仓以及位于料仓内底部的流化装置,并在所述流化装置中心设一个竖向的文丘里输送器,所述文丘里输送器吸料口位于所述流化装置上部,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上部为向上进行输送的中心管,所述文丘里输送器下端连通水蒸气输送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锁李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