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762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5:23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该照明装置能够确保用以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的热可靠性、与外罩构件的机械可靠性。照明装置(10)包括:本体(11)、发光部(13)、外罩构件(14)、以及卡合单元(17)。本体(11)具有导热性且包含刚体。发光部(13)配设于本体且包括固态发光元件(12)。外罩构件(14)是设置成将发光部的固态发光元件予以覆盖,且包含具有导热性及透光性的刚体。卡合单元(17)包含槽部(17a)与突部(17b),且将本体与外罩构件予以卡合。而且,将固态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经由卡合单元而传导至外罩构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将发光二极管(diode)等的固态发光元件作为光源。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固态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Light EmittingDiode)”)的发光效率提高,因此被用作普通照明用的光源,且已开发出各种LED灯(lamp)或灯具等的照明装置。日本专利特开2009-3799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6-49410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8-273609号公报然而,对于LED而言,随着温度上升,光输出会下降,从而发光效率会下降,因此,需要抑制温度的上升。另外,LED灯的寿命长,且长期反复点灯、熄灭地被使用。因此,对于灯构成而言,特别是对于包含灯罩(globe)的外罩(cover)构件与本体的结合而言,需要充分地确保机械可靠性。因此,此种将固态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的重要课题在于如何获得用以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的热可靠性、与灯罩的机械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所述课题而成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该照明装置能够确保用以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的热可靠性、与外罩构件的机械可靠性。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本体、发光部、外罩构件、以及卡合单元。本体具有导热性且包含刚体。发光部配设于本体且包括固态发光元件。外罩构件是设置成将发光部的固态发光元件予以覆盖,且包含具有导热性及透光性的刚体。卡合单元包含槽部与突部,且将本体与外罩构件予以卡合。而且,固态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经由卡合单元而传导至外罩构件。根据本技术,可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确保用以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的热可靠性、与外罩构件的机械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表示作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图I (a)是以将外罩构件予以拆除的状态来表示的俯视图,图I (b)是纵剖面图,图I (C)是放大地表示本(b)图的B部分的剖面图,图1(d)是放大地表示本(b)图的A部分的剖面图。图2是作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正视图。图3表示照明装置,图3 (a)是放大地表示卡合单元的剖面图,图3(b)表示卡合单元的缺口部,且是从上方对本体进行观察所见的立体图。图4模式性地表示照明装置,图4(a)是外罩构件的正视图,图4(b)是外罩构件的仰视图,图4(c)是外罩构件的成形模具的侧视图,图4(d)是外罩构件的成形模具的仰视图。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将安装有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设置于天花板的状态的剖面图。图6表示照明装置的变形例,图6(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a)的剖面图,图6(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a)的剖面图。 10 :照明装置/附灯口的灯11 :本体lla、llb、20a、31a :开口部Ilal:开口端面lie:收纳部lie:基板支撑部Ilf:凸条部12 :固态发光元件/LED13 :发光部13a :基板13b:固定单元14 :外罩构件14a:开口14b :前端15:点灯装置15a:电路基板15b:电子零件15c、S :粘接剂16:灯口构件16a :壳部16b 电气绝缘部16c :孔眼部17 :卡合单元17a :槽部17al:缺口部17a2 :壁面17a4、17bl :倾斜部17b :突部17b2 :段部17b3 :下表面20 :绝缘外壳20c:灯口安装部30:照明器具31 :器具本体32 :反射体 33:灯座A、B:部分Dl :外径K1、K2:组合模具LI :全长0、0':中心P:空间部S :粘接剂T :顶部tl、t2:壁厚尺寸x-x:中心线X :天花板面y :光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来对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照明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例如构成小型的附灯口的灯10,该小型的附灯口的灯10能够代替60W的附E17灯口的迷你氪灯泡(minikrypton bulb)。如图1(a) 图1(d)至图4(a) 图4(d)所示,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本体11,包含具有导热性的刚体;发光部13,配设于本体11、且发光部13具有固态发光元件12 ;外罩构件14,设置成将发光部13的固态发光元件12予以覆盖、且外罩构件14包含具有导热性且具有透光性的刚性体;以及卡合单元17,包含为了将本体11与外罩构件14予以卡合而设置的槽部17a与突部17b。为了对后述的发光部13、点灯装置15以及灯口构件16进行支撑,本体11必须具有一定的刚性,而且,为了将来自发光部13或点灯装置15的热予以释放,所述本体11必须具有导热性。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铝来构成本体11。包含铝的本体11呈横剖面形状大致为圆形的圆筒状、且与收纳部Ilc形成为一体,该收纳部Ilc在一端部侧具有直径大的开口部11a,在另一端部侧具有直径小的开口部lib。另外,如图2所示,本体11的外周面形成为直径从一端部侧向另一端部侧依次变小的大致圆锥状的斜面,且外观构成为如下的形状,该形状近似于迷你氪灯泡中的颈部的轮廓(silhouette)。例如利用铸造、锻造或切削加工等来制作此种构成的铝制本体11,将该铝制本体11构成为在内部具有空间、且一端已开放的筒体。在本体11的一端部侧的开口部Ila处、一体地形成有基板支撑部lie,该基板支撑部Ile是以形成环状的凹段部的方式,将凹段部的表面形成为平坦的面。在所述基板支撑部Ile的周围一体地形成呈环(ring)状的凸条部Ilf。另外,一体地形成于本体11的收纳部Ilc在内部形成有用以配设电路基板的空间,该电路基板构成后述的点灯装置15。所述收纳部Ilc的横剖面呈以本体11的中心线x-x为中心的大致圆形,且呈内径从一端部侧向另一端部侧变小的大致圆锥台形状。为了实现点灯装置15与本体11的电气绝缘,在收纳部Ilc内固定有绝缘外壳(case) 20。绝缘外壳20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等的具有耐热性及电气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且在一端部侧形成有开口部20a,另一端部侧闭塞。该绝缘外壳20构成为如下的形状,该形状呈与收纳部Ilc的内表面形状大致吻合的有底的大致圆锥台形状。而且,所述绝缘外壳20从本体11的另一端部侧的开口部Ilb突出,借由后述的基板13a来对开口部20a进行按压,从而固定于收纳部Ilc内。也可利用螺钉、或者娃酮(silicone)树脂、或环氧(epoxy)树脂等的粘接剂来固定于收纳部Ilc内。另夕卜,在绝缘外壳20的另一端部侧、一体地形成灯口安装部20c,该灯口安装部20c的外周为 段状(step shape)。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来构成固态发光元件12,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固态发光元件12包含4个表面安装器件(Surface Mount Device,SMD)型的LED。再者,LED也可为所谓的板载芯片(Chip on Board, COB)型的LED,该所谓的C0B(Chip on Board)型的LED是借由多个LED芯片(chip)以及由所述LED芯片所激发的荧光体、来发出白色(包含白昼色、日光色、及灯泡色)的光。发光部13包括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制的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平板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具有导热性且包含刚体;发光部,配设于所述本体且包括固态发光元件;外罩构件,设置成将所述发光部予以覆盖,且包含具有导热性及透光性的刚体;以及卡合单元,包含槽部与突部,且将所述本体与所述外罩构件予以卡合,所述固态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经由所述本体及所述卡合单元而传导至所述外罩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诚北川寿丈井上道信铃木大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