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升昌专利>正文

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393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3:53
一种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桨和与螺旋桨动力连接的动力机,有一个穿通载体前后两端的空心管,空心管内装有螺旋桨,空心管的前端有前开口,空心管的后端有后开口,空心管的前部周面开有若干侧进口,空心管的后部周面开有若干侧排口,在空心管上设置对应每个侧进口和侧排口实施封堵或开启的侧封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排水部分从载体穿心而过,减少了载体在行驶过程中端部的阻力,动力消耗少,运行速度快;可以方便地实现平移、旋转、反向行驶以及下潜或上浮的动作,灵活性强;螺旋桨有安全保护网保护,避免被渔网或者绳索等缠绕,行驶更安全;双向行驶的可操作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力运载驱动装置,用于水中船舶、艇舰的航行驱动。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船舶、艇舰都是使用尾部推进式驱动,存在以下缺陷(1)在行驶过程中,端部的阻力大,造成了推动力的流失与浪费,航行速度慢;(2)在航行过程中需要就地水平旋转360度调转航行方向、改变航行路线、停止航行时的功能都不灵活可靠,容易出现撞船、翻船、沉船事故;(3)各种潜艇的重量等于浮力时,不具备就地直接四面八方360度上浮下潜、旋转航行方向、左右平移的功能;(4)潜艇下潜或升起需要的时间长,目标大;(5)螺旋桨暴露在外,没有安全保护网保护,极容易被渔网或者绳索等缠绕影响正常行驶;(6)单向式螺旋桨,不能够双向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力运载驱动装置,解决现有船舶、艇舰航行驱动装置存在的消耗动力大、改变航行方向不灵活、螺旋桨容易被异物缠绕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桨和与螺旋桨动力连接的动力机,有一个穿通载体前后两端的空心管,空心管内装有螺旋桨,空心管的前端有前开口,空心管的后端有后开口,空心管的前部周面开有若干侧进口,空心管的后部周面开有若干侧排口,在空心管上设置对应每个侧进口和侧排口实施封堵或开启的侧封门。载体可以为航空母舰、战舰、船舶、潜艇等。空心管前部左右两侧开有侧进口,空心管的后部左右两侧开有侧排口。空心管前部左右上下方向开有侧进口,空心管的后部左右上下方向开有侧排口。空心管上下方向增加侧排口,便于潜艇等载体实现下潜动作。空心管内装有2个螺旋桨,一个螺旋桨为了向前驱动,另一个向后驱动;或者2个螺旋桨同向旋转,实现双级驱动,增加动力。也可以只采用一个螺旋桨,通过该螺旋桨的正反转,实现前进和后退方向的驱动。空心管的前后两端和侧进口、侧排口外部装置有防护网,防止异物进入到空心管内。使用时,在螺旋桨驱动下,空心管前开口进水,后开口出水,可以实现载体的前进动作;螺旋桨反向旋转,空心管后开口进水,前开口出水,载体后退运动;空心管同侧的侧进口和侧排口的侧封门打开,侧进口和侧排口的侧封门分别封堵前开口和后开口,水流从侧进口进、从侧排口出,或者从侧排口进、从侧进口出,实现载体的原地旋转动作;空心管相对侧的侧进口和侧排口的侧封门打开,可以实现载体的平移动作;载体是潜艇时,由于潜艇需要下潜,空心管上下方向增加侧排口,除了具有前进、后退、平移、旋转等动作外,可以实现快速下潜和上浮的目的。另外,本技术也可以不设置侧进口和侧排口,只保留前开口和后开口,但前开口和后开口部分与空心管主体采用万向铰接的连接方式,通过前开口和后开口相对空心管摆动一定角度,同样可以载体实现平移、旋转、下潜、上浮的目的。本技术进排水部分从载体穿心而过,减少了载体在行驶过程中端部的阻力,动力消耗少,运行速度快;可以方便地实现平移、旋转、反向行驶以及下潜或上浮的动作,灵活性强;螺旋桨有安全保护网保护,避免被渔网或者绳索等缠绕,行驶更安全;双向行驶的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有一个穿通载体7前后两端的空心管6,空心管6内装有2个螺旋桨5, 在空心管6外部装置动力机11,动力机11通过传动装置与螺旋桨5动力连接,空心管6的前端有前开口 2,空心管6的后端有后开口 10,空心管6前部左右两侧开有侧进口 3,空心管6的后部左右两侧开有侧排口 9 ;或者空心管6前部左右上下方向开有侧进口 3,空心管6的后部左右上下方向开有侧排口 9以适应潜艇的下潜和上浮需要;在空心管6内装置对应每个侧进口 3和侧排口 9实施封堵或开启的侧封门4,侧封门4的外端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为拐臂轴,转轴的拐臂端与装置在空心管6外部的油缸8活塞杆铰接,通过油缸8推动转轴转动实现侧封门4的摆动以封堵或开启侧进口 3和侧排口 9,侧封门4开启或关闭的动力也可以采用气缸、电动推杆、电动机等,空心管6的前后两端和侧进口 3、侧排口 9外部装置有防护网I。权利要求1.一种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桨和与螺旋桨动力连接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穿通载体(7)前后两端的空心管(6),空心管(6)内装有螺旋桨(5),空心管(6)的前端有前开口(2),空心管(6)的后端有后开口(10),空心管(6)的前部周面开有若干侧进口(3),空心管(6)的后部周面开有若干侧排口(9),在空心管(6)上设置对应每个侧进口(3)和侧排口(9)实施封堵或开启的侧封门(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管(6)前部左右两侧开有侧进口(3),空心管(6)的后部左右两侧开有侧排口(9)。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管(6)前部左右上下方向开有侧进口(3),空心管(6)的后部左右上下方向开有侧排口(9)。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管(6)内装有2个螺旋桨(5)。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管(6)的前后两端和侧进口(3)、侧排口(9)外部装置有防护网(I)。专利摘要一种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桨和与螺旋桨动力连接的动力机,有一个穿通载体前后两端的空心管,空心管内装有螺旋桨,空心管的前端有前开口,空心管的后端有后开口,空心管的前部周面开有若干侧进口,空心管的后部周面开有若干侧排口,在空心管上设置对应每个侧进口和侧排口实施封堵或开启的侧封门。本技术进排水部分从载体穿心而过,减少了载体在行驶过程中端部的阻力,动力消耗少,运行速度快;可以方便地实现平移、旋转、反向行驶以及下潜或上浮的动作,灵活性强;螺旋桨有安全保护网保护,避免被渔网或者绳索等缠绕,行驶更安全;双向行驶的可操作性强。文档编号B63H5/14GK202557780SQ20122011258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升昌 申请人:李升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力运载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桨和与螺旋桨动力连接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穿通载体(7)前后两端的空心管(6),空心管(6)内装有螺旋桨(5),空心管(6)的前端有前开口(2),空心管(6)的后端有后开口(10),空心管(6)的前部周面开有若干侧进口(3),空心管(6)的后部周面开有若干侧排口(9),在空心管(6)上设置对应每个侧进口(3)和侧排口(9)实施封堵或开启的侧封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昌
申请(专利权)人:李升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