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板的铺设方法及其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002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面板的铺设方法及其模板支撑装置,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主梁、第一U型钢筋、钢支架、锚固钢筋、支架悬臂及定型钢模,主梁固定安装于桥墩上,第一U型钢筋固定安装于主梁的上弦管上,且钢支架与第一U型钢筋固定连接,中幅桥面板模板铺设于钢支架上,在中幅桥面板模板上绑扎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中幅桥面板,锚固钢筋预埋于中幅桥面板,且锚固钢筋位于中幅桥面板的两侧,支架悬臂的一端与锚固钢筋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定型钢模与支架悬臂可移动的连接,在定型钢模上绑扎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翼缘桥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在各种复杂的地形情况下顺利地对桥面板进行铺设,减少了架设桥梁对地形条件的依赖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面板的铺设方法及其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通常在主梁安装好后,需要在主梁的周围搭建面积较大的工作平台,从而使得各工作人员可在工作平台上,对桥梁进行后续的桥面板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主梁承载力度不受影响,从而主梁下方的钢管上不能再进行焊接操作,因此工作平台的各支撑柱·的下端均是直接固定于整个桥梁下方的地面上,上端用以支撑整个工作平台。现有这种在地面上搭建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适用于施工区域地形起伏不是太大,也即是桥梁高度偏低的情况,通常桥梁高度低于100米。当施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桥梁高度超过100米时,直接在地面上搭建工作平台不仅成本相应提高了很多,而且在工作平台上进行施工的危险系数也成倍增加;因此在桥梁的高度超过100米时,不宜采用直接在地面上搭建工作平台的方式对桥梁进行后续的桥面板施工操作。如此,使得桥梁高度超过100米时对桥面板的施工操作的问题没法解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桥面板的铺设方法及模板支撑装置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面板的铺设方法及其模板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在各种复杂的地形情况下顺利地对桥面板进行铺设,减少了架设桥梁对地形条件的依赖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面板的模板支撑装置,所述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主梁、第一 U形钢筋、钢支架、锚固钢筋、支架悬臂及定型钢模,所述主梁固定安装于桥墩上,以承载桥面板,所述第一 U形钢筋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梁的上弦管上,且所述钢支架与所述第一 U形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U形钢筋以支撑承载所述钢支架,中幅桥面板模板铺设于所述钢支架上,在中幅桥面板模板上绑扎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中幅桥面板,所述锚固钢筋预埋于中幅桥面板,且所述锚固钢筋位于中幅桥面板的两侧,所述支架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锚固钢筋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定型钢模与所述支架悬臂可移动的连接,在定型钢模上绑扎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翼缘桥面板。较佳地,所述第一 U形钢筋倒扣于所述主梁的上弦管上,且所述第一 U形钢筋的两末端穿过所述钢支架,并在所述第一 U形钢筋的两末端安装上螺母,以使所述第一 U形钢筋与所述钢支架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中幅桥面板邻近所述翼缘桥面板的两侧分别放置有若干垫块,所述垫块与支架悬臂接触,以作为支架悬臂的支撑点,且所述支架悬臂包括四根槽钢,每两根槽钢焊接成一体形成横梁,两根所述横梁分别悬吊定型钢模的一端。较佳地,所述横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 U形钢筋,所述定型钢模部分穿入所述第二 U形钢筋,而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二 U形钢筋连接 较佳地,所述定型钢模穿入所述第二 U形钢筋的部分上还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第二 U形钢筋,且所述螺栓可沿所述第二 U形钢筋滑动。较佳地,所述桥面板的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调整板,所述调整板安装于相邻两定型钢模之间。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桥面板的铺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组拼主梁,在主梁的上弦管上安装钢支架;在钢支架上间隔铺设方木,并在所述方木上铺设中幅桥面板模板;在所述中幅桥面模板上绑扎钢筋;向所述中幅桥面板模板浇灌混凝土,形成中幅桥面板;在所述中幅桥板的两侧安装支架悬臂;在所述支架悬臂的一端安装定型钢模;在所述定型钢模上绑扎钢筋,向所述定型钢模浇灌混凝土,形成翼缘桥面板。较佳地,所述步骤在主梁的上弦管上安装钢支架之前还包括步骤在主梁的上弦管上安装第一 U形钢筋,所述钢支架与所述第一 U形钢筋固定连接。 较佳地,向所述桥面板模板浇灌混凝土步骤具体还包括步骤预埋锚固钢筋于中幅桥面板两侧的混凝土中。较佳地,所述支架悬臂上固定安装有第二 U形钢筋,所述定型钢模部分穿入所述第二 U形钢筋,而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二 U形钢筋连接,且所述定型钢模穿入所述第二 U形钢筋的部分上还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可沿所述第二 U形钢筋滑动,调节所述定型钢模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桥面板的铺设方法及模板支撑装置由于是在主梁的上弦管上安装钢支架,使得直接由所述上弦管作为所述钢支架提供支撑点,从而整个操作平台直接搭建在所述主梁上,不需要通过地面进行搭建,使得操作平台搭建的成本及安全系数与桥梁的高度无关,使得桥面板的铺设可在各种复杂的地形情况下进行,减少了架设桥梁对地形条件的依赖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幅桥面板与翼缘桥面板是先后分开进行铺设的,使得翼缘板的施工是利用已形成后的中幅桥面板作为锚固与受力基础的,从而整翼缘板撑体系牢固,方法简单,成本低,安全风险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I为本专利技术桥面板与主梁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模板支撑装置支撑中幅桥面板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桥面板的模板支撑装置支撑翼缘桥面板的定型钢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桥面板的铺设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I-图3,本专利技术的桥面板的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主梁100、第一 U形钢筋210、钢支架220、锚固钢筋310、支架悬臂320及定型钢模330。所述主梁100固定安装于桥墩上,以承载整个桥面板,其中,所述主梁100的具体结构及其在整个桥梁中的作用,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梁100的上弦管110上,且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倒扣于所述主梁100的上弦管110 (见图2),其中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的两末端向下伸出于所述主梁100的上弦管110。所述钢支架220与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用以支撑承载所述钢支架220 ;其中,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的两末端穿过所述钢支架220,并在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的两末端安装上螺母,以使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与所述钢支架220固定连接,从而当整个桥面板铺设完成后,可通过拆卸 所述螺母而将所述钢支架220自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上拆卸下来,以进行其它部位的施工;在所述钢支架220上间隔铺设方木201,而形成工作平台,从而所述第一 U形钢筋210为所述钢支架210与工作平台提供支撑作用,从而使得不需要通过焊接支撑柱于所述主梁100上而支撑所述工作平台,可直接通过所述主梁100的上弦管110与第一 U形钢筋210而支撑固定所述工作平台,大大减小了搭建工作平台对施工地形的要求,也即使得整个桥梁的施工降低了对地形的依赖性;其中,所述方木201分别依所述钢支架220的纵向与横向间隔铺设,见图1,所述方木201在所述钢支架220呈层状分布,从而在保证对工作平台的承载力度的情况下,减少方木的使用数量;中幅桥面板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面板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第一U形钢筋、钢支架、锚固钢筋、支架悬臂及定型钢模,所述主梁固定安装于桥墩上,以承载桥面板,所述第一U形钢筋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梁的上弦管上,且所述钢支架与所述第一U形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钢筋以支撑承载所述钢支架,中幅桥面板模板铺设于所述钢支架上,在中幅桥面板模板上绑扎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中幅桥面板,所述锚固钢筋预埋于中幅桥面板,且所述锚固钢筋位于中幅桥面板的两侧,所述支架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锚固钢筋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定型钢模与所述支架悬臂可移动的连接,在定型钢模上绑扎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翼缘桥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华陈幼林李治强彭继安杨毅刘延龙徐仁华王红霍莉杨肃钟张晓飞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