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高含氯硫酸锌溶液中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967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脱除高含氯硫酸锌溶液中氯的方法。调整高含氯硫酸锌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5~3.0之间,按照Cu2+/Cl-1=0.9~1.1、铜渣/Cu2+=1.1~1.3的比例加入湿法炼锌净化过程所产的新鲜的铜渣,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脱氯率高,选材容易,过程简单,技术条件易控制的特点。适宜金属冶炼过程高含氯硫酸锌溶液脱氯中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湿法冶金
的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湿法冶金
硫酸锌溶液中氯的脱除方法有氯化银沉淀法、加碱中和沉锌法及铜渣除氯法。 其中 I、氯化银沉淀法 氯化银沉淀法是在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银盐,与溶液中的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从而除去氯离子。此法成本高,没有生产应用价值。2、加碱中和沉锌法 加碱中和沉锌法是在硫酸锌溶液中加入碱,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水、碳酸铵等,使锌生成氢氧化物或络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从而除去氯离子。此法成本高,锌回收率低。3、铜渣除氯法 铜渣除氯法是利用亚铜离子与硫酸锌溶液中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从溶液中除去氯离子。其中 (I)利用锌粉还原Cu2+为Cu。如专利号为200910094867. 7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处理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一价铜离子通过加锌粉还原铜离子得到。除氯后的硫酸锌溶液含Cl _ <0.3g/l,除氯率仅为80%。(2)利用铜粉通过高酸浸出形成Cu2+。如专利号为200710195597. X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处理的溶液是中上清或废电解液,通过将铜氧化成二价铜离子,铜再与二价铜离子发生反应得到一价铜离子。除氯液含cr150mg/l以下,除氯液含Cu2+l.(T2.5g/l。除氯后的溶液呈酸性。(3)利用铜渣除硫酸锌溶液中的氯离子。如专利号为200810058431.8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处理的溶液是电解锌中性浸出液,Cu2O的投料量质量比控制Cu+/Cr=l. 5 3。除氯率为90. 96%。目前所有的硫酸锌溶液中氯的脱除方法,都存在着要加还原剂或氧化剂使过程中产生一价铜离子,过程繁琐以及脱氯率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硫酸锌溶液脱氯方法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该方法通过在高含氯硫酸锌溶液中加新鲜的铜渣,解决高含氯硫酸锌溶液脱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调整高含氯硫酸锌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 5 3. O之间,按照Cu2+ / Cr1=O. 9 I. I、铜渣/ Cu2+=L I I. 3的比例加入湿法炼锌净化过程所产的新鲜的铜渣,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新鲜铜渣对高含氯硫酸锌溶液中的氯进行脱除,无需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脱氯率高,除氯后的溶液适合锌的后续回收。具有脱氯率高,选材容易,过程简单,技术条件易控制的特点。适宜金属冶炼过程高含氯硫酸锌溶液脱氯中采用。具体实施例方式高含氯硫酸锌溶液中氯的含量高达10 g/L。高含氯硫酸锌溶液脱氯的具体步骤是 调整高含氯硫酸锌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 5 3.0之间,按照Cu2+ / Cr1=O. 9 I.UCu0/ Cu2+=L I I. 3的比例加入湿法炼锌过程所产的新鲜的铜渣,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通过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高含氯硫酸锌溶液进行脱氯处理,其脱氯率达到97%以上。本专利技术脱氯所用的新鲜铜渣取材容易,成本低。实施例I : 取硫酸锌溶液3m3,其中含Zn2+为166. 20 g/L,含Cl—为7. 60 g/L。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 5 3. 0之间,且pH值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加入湿法炼锌系统所产的新鲜的铜渣128kg,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89kg,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除氯后液含氯192. 70mg/L,含铜2. 69g/L,除氯率97. 46%。实施例2 取硫酸锌溶液3m3,其中含Zn2+为166. 20 g/1,含Cl-为7. 60 g/1。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 5 3. 0之间,且pH值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加入湿法炼锌系统所产的新鲜的铜渣140kg,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96kg,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除氯后液含氯202. 84mg/L,含铜2. 95g/L,除氯率97. 33%。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调整硫酸锌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 5 3. O之间,按照Cu2+ / CF1=O. 9 I. I、Cu/ Cu2+=L I I. 3的比例加入湿法炼锌净化过程所产的新鲜的铜渣,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除氯后的硫酸锌溶液用于回收锌,除氯渣回收利用; 所述铜渣是湿法炼锌净化除铜、镉工序产出的铜镉渣,经湿法浸出回收镉时得到的浸出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调整高含氯硫酸锌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5~3.0之间,按照Cu2+/Cl-1=0.9~1.1、铜渣/Cu2+=1.1~1.3的比例加入湿法炼锌净化过程所产的新鲜的铜渣,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脱氯率高,选材容易,过程简单,技术条件易控制的特点。适宜金属冶炼过程高含氯硫酸锌溶液脱氯中采用。文档编号C22B3/44GK102796869SQ20121033457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未立清, 郭天立, 王明辉, 王洪刚, 程永强 申请人: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除高含氯硫酸锌溶液中氯的方法,其特征是:调整硫酸锌溶液的pH值,使pH值稳定在2.5~3.0之间,按照Cu2+?/?Cl?1=0.9~1.1、?Cu/?Cu2+=1.1~1.3的比例加入湿法炼锌净化过程所产的新鲜的铜渣,并用硫酸调整溶液的pH值,使pH值与初始值保持一致,待pH值稳定且在5分钟内不再变化后,加入硫酸铜,常温反应时间30分钟,机械搅拌;?待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打入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除氯后的硫酸锌溶液用于回收锌,除氯渣回收利用;所述铜渣是湿法炼锌净化除铜、镉工序产出的铜镉渣,经湿法浸出回收镉时得到的浸出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未立清郭天立王明辉王洪刚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