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钢件局部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铸钢件缺陷的焊补,比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电、核电的铸钢件产品,大部分顾客都要求最终焊后热处理后不得再进行焊补,否则需要进炉再进行整体焊后热处理,尤其是对于焊补量较大或缺陷较严重的件。但对于NDT已全检符合,最终焊后热处理后,又发现的个别少量的小缺陷的焊补,如果再进炉进行整体焊后热处理,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对于一些已粗加工或精加工完毕且易变形的铸件,再进炉进行焊后热处理,会导致铸件不可控制的变形;对于一些原本不超标的小缺陷或已经焊补合格的缺陷,再进炉焊后热处理,出炉后有时也会导致缺陷又超标或缺陷又不合格。 目前对少量小缺陷在焊补后进行局部焊后热处理的方法有燃气烤枪加热法和红外电阻加热毯加热法。I)采用燃气烤枪对缺陷实施加热处理,需要两人配合实施,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最大缺点是加热的温度不好控制,人为影响因素大,处理效果差。这种传统的做法早已淘汰。2)采用红外电阻加热毯对缺陷实施加热,使用控温仪表进行温度等工艺参数控制,相对来说,人为影响因素减少,局部热处理工艺试验成熟规范后,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铸钢件缺陷焊补后局部焊后热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缺陷焊补后首先进行焊接区硬度检测,硬度最高不要超过标准要求的40~60HB,采用感应热处理,感应热处理的具体工艺参数为升降温速度10~20?℃/min?,保温时间1~4h,保温温度为正常焊后热处理温度+20~40℃,加热深度30~100mm,感应热处理后,对所处理缺陷的焊肉、焊缝、母材这三区进行硬度和NDT检测,全部符合要求后,则局部焊后热处理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进,何建民,张俊勇,李文辉,李永新,李成志,张宏凯,罗永建,姚加利,杨翔,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