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复合钾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948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复合钾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耐12.5%钾、具几丁质酶活的抑制病原真菌CGMCC?No.5155发酵得到生物钾肥,将上述生物钾肥8-15份、磷酸氢二钾1-5份与腐植酸钾肥10-15份混合,制成生物复合钾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产品复合性强、互补性强,具有均衡提供营养、培肥地力、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减少作物病害,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降低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肥料生产和技术开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也关系着环境、生态以及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钾肥消费大国之一,钾肥消费量占到世界钾肥消费的20%左右。国内钾肥消费量逐年上升,年均消费递增率达到12%。中国钾肥仅能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30%左右,每年大概有500万 600万吨的钾肥需要进口。随着国内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和种植结构调整,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同时我国土地缺钾现象正从南方向北方扩展,缺钾面积逐年增大,已达0. 23亿hm2,缺钾已成为许多地区农作物优质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单纯发展硅酸盐菌剂,靠硅酸盐细菌分解土壤粘土钾是不可取的。·用钾细菌复合钾矿粉、菌渣研制的新型生物复合钾肥,集速效、迟效和长效肥料于一体,集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于一身,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能解决化学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可避免钾细菌菌剂(生物钾肥)迟效、仅适用于富钾土壤与稳定性差的缺点,使农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土地和水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但是该肥增加养分的效果不是太高,很难满足高产作物一生的总需肥量。我国的泥炭、褐煤和风化煤资源丰富,利用泥炭、褐煤、风化煤生产腐植酸类有机无机肥生产工艺也比较成熟,肥效较好而且稳定。目前国内生产的腐植酸类有机无机复混月巴,一般有机质在50%,腐植酸20%,(N+P205+K20)4% -20%。此外,腐植酸中的有效成分对农作物,尤其是对设施栽培的果树、蔬菜增产提质作用以及提高抗逆性的作用突出,它能调节作物内源激素的分泌和运送,提高酶的生理活性,强烈刺激根系、茎叶、花和果实的生长,增广幅度一般在10% 20%,而且可以提闻农广品的生理品质及外观品质。在现代肥料生产中,针对化肥、传统有机肥和生物肥的优缺点,把它们进行有机结合开发出新型三元复合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以功能性生物活性菌为主体,以菌糠等肥料型有机质为载体,配合无机元素,集微生物独特的生理调节功能、无机化肥的高效性和有机肥的长效性于一体,从而达到种养结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既是生物肥、有机肥和无机肥的“三肥合一”;同时也是高效、长效、增效为一身的“三效合一”。它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具有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和作为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等优点;具有均衡提供营养、培肥地力、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降低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等作用。但是,三元复合肥中有效活性菌很难存活。其中化肥的加入量受到明显的限制,从而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突变菌株的筛选、提高复合肥中化肥的加入量,并进行相关产品研究和开发,拓展复合肥的应用范围,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我国低品位含钾矿物,即钾矿石的储量巨大,如果能够采用高效解钾的硅酸盐菌分解钾矿石,促使其释放活性钾素,制成硅酸盐菌肥,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我国非常丰富的非溶性钾资源,解决我国钾肥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带动了以钾长石为主的矿石采掘运输业,形成新的产业链。困扰农业生产的另一核心问题是病虫害。化学农药的危害人所共知。几丁寡糖能刺激作物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抗性,同时又促进益生菌的定植和增殖;能抑制病菌产生的毒性、启动自身免疫系统,甲壳素酶与壳聚糖酶可抗植物病原真菌感染,去病除害,减少杀菌农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rs),利用该菌株制备生物复合钾肥的方法,制备的生物复合钾肥,以及所述的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Circulans)在制备生物复合钾肥中的用途,具体涉及I、一种环状芽抱杆菌(Bacillus Circulans),保藏编号为CGMCC No. 5155。所述的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于2011年8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 5155。2、一种生物复合钾肥的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包括以下步骤I)将钾矿石1-5份、农副加工废料5-15份和发酵辅料0. 5-5份与水10_25份混合,得到发酵底料;2)将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状芽孢杆菌CGMCC No. 5155接种后,得液态种子或固态种子;其中,液态种子液的活菌数不小于2亿/mL,固态种子的活菌数不小于5亿/g。3)加入占上述发酵底料重量百分比1-2%的上述环状芽孢杆菌CGMCC No. 5155的液态种子或固态种子,经固态发酵得生物钾肥;4)将上述生物钾肥8-15份、磷酸氢二钾1-5份与腐植酸钾肥10-15份混合,制成生物复合钾肥。3、根据项2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的钾矿石、农副加工废料、发酵辅料与水的重量比为 2. 5 : 10. 5 : I : 17。4、根据项2或3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的钾矿石选自钾长石、蒙脱石或海绿石之一或其混合物,农副加工废料包括食用菌菌渣以及虾壳、麸皮、玉米皮渣或酒糟中的至少一种,发酵辅料为面粉、玉米粉或豆饼粉之一以及硫酸铵和MgS04。5、根据项2或3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固态发酵的发酵周期为5-7天。6、根据项2或3的制备方法,其中的生物复合钾肥由生物钾肥11重量份,磷酸氢二钾2重量份和腐植酸钾肥12重量份混合而成。7、一种生物复合钾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项I的环状芽孢杆菌CGMCC No. 5155接种后,得种子液;2)种子液接种,液态发酵,得生物钾肥;3)将生物钾肥11重量份、磷酸氢二钾2重量份与腐植酸钾肥12重量份混合,制成生物复合钾肥。8、根据项6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的液态发酵周期为2-3天。9、根据项2 8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生物复合钾肥。10、项I的环状芽孢杆菌CGMCC No. 5155在制备生物复合钾肥中的用途。环状芽孢杆菌CGMCC No. 5155具有解钾、耐钾、产几丁质酶/壳聚糖酶能力强等优点,其制备方法为将从石家庄栾城玉米根际分离得到的环状芽孢杆菌(钾细菌)(Bacillus Circulans Xue-97316)以紫外线诱变,获得单菌落300个,经菌落挖块法高通量筛选获得解钾率高达40%、芽孢形成率75%的5株菌,再次以紫外线诱变,以8% NaCl筛选,获得耐钾率高达8%的3株菌。再将3株菌分别进行一2. 27% K2O摇瓶摇育一2. 27%K2O摇瓶摇育一4. 54%-5% K2O摇瓶摇育一7. 5 % K2O摇瓶摇育一10% K2O摇瓶摇育-12.5% K2O摇瓶摇育一15% K2O摇瓶摇育一含12. 5% -15% K2O平板分离单菌落一留种、耐钾菌种连续传代30次。将耐钾12. 5%环状芽孢杆菌接种于以胶状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摇瓶,培养后离心测发酵液几丁质酶的活性大小,筛选出具有几丁质酶活的菌株CGMCCNo.5155。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等多元肥料的良好结合,解决了 “四肥合一” 存在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复合钾肥符合复合微生物肥NY798-2004标准,并在大田试验中取得了优异的技术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腐植酸钾肥购自石家庄宇缚肥业有限公司,其它物料均为市购。实施例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Circulans),保藏编号为CGMCC?No.515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胜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经贸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