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加工
的设备,具体是一种单辊驱动等通道角变形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深度塑性变形法由于能够加工具有超细晶粒尺寸、独特缺陷结构、优异物理力学性能的金属材料,以及能够生产块体超细晶材料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等通道角挤压法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深度塑性变形法,也是目前唯一可以生产块体亚微米、纳米结构材料的加工方法。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李黎忱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等截面侧挤压技术及其实验模具设计》中,介绍了等通道角挤压法的模具,等通道角挤压模具是由两部分组成挤压杆和挤压筒。挤压过程中,在挤压杆的挤压下,试样向下经过两个等截面通道按照一定的角度相互交截而成的交角时,试样就会产生近似于纯剪切的变形。考虑到挤压杆的失稳性,挤压杆总长度不应过长,在该文献中的挤压杆的长度为100mm长,由于模具结构原因,试样的长度是不可能超过挤压杆的长度的,因此挤压杆的长度制约了等通道角挤压法可加工试样的长度。在该文献中,挤压筒的进口、出口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及面积相同,横截面尺寸为12mm×12mm,因此可加工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辊驱动等通道角变形加工设备,包括:固定模具(1)、活动模具(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辊径驱动辊(3)、导辊(4),固定模具(1)和活动模具(2)在同一水平上,两者组成进口通道,活动模具(2)在大辊径驱动辊(3)的正上方,两者组成出口通道,大辊径驱动辊(3)固定于固定模具(1)和活动模具(2)的下面,大辊径驱动辊(3)的最高点和固定模具(1)的最右端接触,导辊(4)固定于进口、出口通道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林栋樑,曾小勤,丁文江,卢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