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彬专利>正文

一种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5901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属水蛭类幼体培育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它由血浆蛋白粉、复合维生素粉、维生素C、复合矿物质、利多酶、三黄散等原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草药三黄散替代传统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消除了吸血水蛭的药物残留,提高了水蛭药材的质量。饲料制备成本低、生物安全系数高、幼蛭易消化吸收,避免了出现投喂传统饵料后引起的消化不良或因病菌感染导致的吐血、身体变形或肿胀等病症,十分有利于作为水蛭产业化大规模繁殖和养殖的专用饲料,填补了我国幼蛭培育养殖没有专用饲料的空白。经连续五年投喂实践检验,大大提高了幼蛭的生长率和存活率,水蛭产量高,无农药残留,制成的水蛭药材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属水蛭类幼体培育饲料制备

技术介绍
水蛭作为传统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吸血水蛭所含的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已知抗凝血物质中最强的抗凝血酶的天然抑制剂,对扩张血管、降 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循环十分有效。目前,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对水蛭尤其是吸血水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野生水蛭主产于湖北、湖南、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野生水蛭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野生水蛭货源紧缺,根本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水蛭日益高涨的需求量。人工养殖水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蛭的供需矛盾,但传统的粗放型大田水蛭养殖模式存在生长速度慢和幼体成活率低的问题,培育健康的水蛭种苗是形成产业化高密度养殖水蛭的关键。但目前针对培育水蛭幼体营养饲料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在产业化大规模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蛭幼体因饲料营养不均衡、不卫生导致的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水蛭的大规模养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外中药材市场对水蛭需求的供需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安全系数高、生产成本低、高蛋白、低能量、营养搭配均衡、易于水蛭幼体消化吸收,水蛭幼体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饲料营养不均衡、不卫生导致水蛭幼体生长速度慢、培育成活率低、严重阻碍水蛭产业化、规模化养殖问题的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血浆蛋白粉85.7%, 氯化钠6.4%, 复合维生素I. 4%, 维生素C钠O. 7%, 复合矿物质I. 4%, 利多酶2.2%, 三黄散2. 2%。将上述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本专利技术的饲料成品,为可溶性固体粉末预混料。分袋包装,置于20°C以下温度保存。本专利技术的饲料产品是将上述原料按配比预混的固体营养粉末, 上述组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按生理盐水的浓度配制,作用是供给电介质和维持体液张力,同时亦可改善幼蛭的饵料适口性。氯化钠原料在国内生化试剂公司均有销售。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B1和B2。复合维生素粉剂原料采用四川通达动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维生素C钠需单独添加,具有抗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功效。维生素C钠原料采用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复合矿物质成分包括七水合硫酸镁,二水合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一水合磷酸钙,硫酸亚铁,五水合草酸钙,七水合硫酸锌,四水合硫酸锰,五水合硫酸铜,六水合氯化钴,六水合碘酸钾和纤维素等,作用是提供幼蛭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复合矿物质原料采用广东智威畜牧水产有限公司产品。利多酶的作用是提供分解饵料中蛋白、脂类等营养成分的消化酶,促进幼蛭对饵料的快速消化吸收。利多酶原料采用香港曼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三黄散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黄芩大黄黄柏=20% 50% 30%,经过超微粉碎成粉状物;采用广州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血浆蛋白粉原料采用武汉恩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淡红色粉末,肉香味; 所述的血浆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生化成分检测结果)如下表 天门冬氨酸 6.6%谷氨酸10.5 丙雲:酸4.0%异亮氨酸2, 1%苯丙氨酸4.2 精氨酸4 2%苏氨酸4.6%脑氨酸3.6%缬氨酸5.0%亮氨酸6.8%组氣酸2.4%丝氨酸3,8%甘氨酸2.6%蛋氨酸0.9%酪氨酸3.9%赖氨酸6,3%胱氨酸L0%(以干基记) 配方剖析 本专利技术饲料配方的研制原理,主要基于吸血水蛭特殊的摄食习性,所有吸血蛭类均开口在前吸盘的腹中,口内是一完全围绕咽的口腔部分,在口腔内通常有3个呈三角形排列的肌肉性颚,在颚的脊缘上有几丁质或部分钙质的单列齿,如菲牛蛭开口在颚两侧分散着的乳突上,由辐射肌和横肌构成的颚能牢固的贴在哺乳动物或人的皮肤上,借助三条或两条环形锯一样的齿形往复的动作即可将皮肤割成“Y”形切口,当口腔后面的肌肉性咽鼓动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动物血液可以顺利的被吸入其消化道内。根据上述的吸血水蛭的摄食特点,模拟其天然饵料(即哺乳动物血液,如牛或猪血)的营养组成及适口性,本专利技术的饲料配方中的血浆蛋白粉就是以猪血为原料而制成,并在本专利技术饲料的主要成分中定向添加适量的诱食、促消化、增加免疫等辅助成分,最后遵循吸血水蛭的摄食方法,将配制好的饵料营养液灌肠衣后扎段投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采用商品血浆蛋白粉、氯化钠、复合维生素粉、维生素C、复合矿物质、利多酶、三黄散等原料制成,采用中草药三黄散替代传统养殖饲料中常用的抗生素,安全绿色环保,消除了吸血水蛭的药物残留,提高了水蛭药材的质量。喂养出的幼蛭健康、活跃,生产成本低,生物安全系数高,饲料喂养后幼蛭易消化吸收,避免出现投喂新鲜天然饵料如牛血、猪血后引起的消化不良或因病菌感染而导致的吐血、身体变形和肿胀等病症,大大提高了幼蛭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十分有利于水蛭的产业化大规模苗种繁育,填补了我国幼蛭培育养殖没有专用饲料的空白。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饲料营养不均衡、不卫生导致水蛭生长速度慢、幼体成活率低、严重阻碍水蛭产业化大规模养殖的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 该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是由血浆蛋白粉、氯化钠、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钠、复合矿物质、利多酶、三黄散按下列重量百分比混合配制而成权利要求1. 一种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血浆蛋白粉85.7%, 氯化钠6.4%, 复合维生素I. 4%, 维生素C钠O. 7%, 复合矿物质I. 4%, 利多酶2.2%, 三黄散2. 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属水蛭类幼体培育饲料制备
它由血浆蛋白粉、复合维生素粉、维生素C、复合矿物质、利多酶、三黄散等原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草药三黄散替代传统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消除了吸血水蛭的药物残留,提高了水蛭药材的质量。饲料制备成本低、生物安全系数高、幼蛭易消化吸收,避免了出现投喂传统饵料后引起的消化不良或因病菌感染导致的吐血、身体变形或肿胀等病症,十分有利于作为水蛭产业化大规模繁殖和养殖的专用饲料,填补了我国幼蛭培育养殖没有专用饲料的空白。经连续五年投喂实践检验,大大提高了幼蛭的生长率和存活率,水蛭产量高,无农药残留,制成的水蛭药材质量好。文档编号A23K1/175GK102793086SQ20121031819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彬, 龚元 申请人:张彬, 龚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血类水蛭幼体培育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血浆蛋白粉?????????????85.7%,氯化钠?????????????????6.4%,复合维生素?????????????1.4%,维生素C钠?????????????0.7%,复合矿物质?????????????1.4%,利多酶?????????????????2.2%,三黄散?????????????????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龚元
申请(专利权)人:张彬龚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