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等离子体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548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7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电筒,包括电筒外壳、电池架、可充电电池、低压开关、升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极接口、电极、升压器固定架以及电极接口固定架,可充电电池通过低压开关和升压器连接,电池架置于电筒外壳的下部,可充电电池置于电筒外壳内,并由电池架固定,电筒外壳是中空的腔体且上端设置有容纳电极的开口,并具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手持部分,升压器由升压器固定架固定在电筒外壳的内部,升压器的高压输出端经过第一电阻与电极接口连接,升压器的低压端经过第二电阻和电筒外壳的手持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存在的电源昂贵、体积庞大、电源工作必须接地、不能移动、产生的等离子体面积小等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电筒
技术介绍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在大气压下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的温度可高达数万度,而离子和中性粒子的温度远小于电子温度,接近或者和室温相当,因此放电气体的温度也接近室温。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可作为高活性反应物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等离子体沉积和镀膜、刻蚀、表面处理、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以及医学应用。在现有技术中,大气压下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主要有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射流、微孔放电等。以下是两种常见的现有非热平衡等离子体装置 (I)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喷流装置,见中国专利公开号01232770,为“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喷流装置”,其中公开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喷流装置,该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介质管22、高压电极7、气体调控开关24、工作气体源25、电源1,圆环形高压电极7内嵌于介质管22上部管壁内,通过导线23与电源I连接,介质管22与工作气体源25连通,由气体调控开关24控制工作气体26的流量。其电源是交流电源、脉冲直流电源或者射频电源。该装置工作时,需要工作气体源、以及气体流量控制设备,其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电筒,包括电筒外壳、电池架、可充电电池、低压开关、升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极接口、电极、升压器固定架以及电极接口固定架,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低压开关和所述升压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置于所述电筒外壳的下部;所述可充电电池置于所述电筒外壳内,并由所述电池架固定;所述电筒外壳是中空的腔体且上端设置有容纳所述电极的开口,并具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手持部分;所述升压器由所述升压器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电筒外壳的内部;所述升压器的高压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极接口连接;所述升压器的低压端经过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电筒外壳的手持部分连接;所述电极接口固定在所述电筒外壳内部;所述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新培刘金辉裴学凯潘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