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安装至柔性电缆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限定壳体接纳槽的连接器壳体;至少一个由壳体支撑且配置为电连接至柔性电缆的电端子,所述电端子限定配合端和安装端,安装端设置于接纳槽中且与相对的内壳体表面间隔开,其中柔性电缆被配置为接纳于安装端和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之间;以及包括锁体和闭锁元件的锁,闭锁元件从锁体延伸出并被配置为插入壳体接纳槽,其中锁从开锁位置到闭锁位置可移动,由此当处于闭锁位置时,闭锁元件设置于安装端和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之间,以在闭锁元件和安装端之间锁位柔性电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配置为安装至柔性印刷电路的电端子。
技术介绍
通常电连接器包括保持多个导电端子的壳体,导电端子限定相反的安装端和配合 端,所述相反的安装端和配合端被配置为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互补电装置电连通。例如扁平柔性电缆被广泛用于连接第一电装置至电连接器的安装端。由此当该电连接器配合至第二电装置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装置电连通。作为昂贵且沉重的电缆导线的替代品,扁平柔性电缆的使用日益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扁平柔性电缆与电连接器更可靠地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连接扁平柔性电缆的电连接器。为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安装至柔性电缆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限定壳体接纳槽的连接器壳体;至少一个由壳体支撑且配置为电连接至柔性电缆的电端子,所述电端子限定配合端和安装端,安装端设置于接纳槽中且与相对的内壳体表面间隔开,其中柔性电缆被配置为接纳于安装端和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之间;以及包括锁体和闭锁元件的锁,闭锁元件从锁体延伸出并被配置为插入壳体接纳槽,其中锁从开锁位置到闭锁位置可移动,由此当处于闭锁位置时,闭锁元件设置于安装端和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之间,以在闭锁元件和安装端之间锁位柔性电缆。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当闭锁元件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时,闭锁元件偏压安装端使之远离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从自然位置弯曲到弯曲位置。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当处于自然位置时,安装端与相对的内壳体表面间隔开第一距离,当处于弯曲位置时,安装端与相对的内壳体表面间隔开第二距离,且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当锁处于开锁位置时,安装端处于自然位置。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柔性电缆和闭锁元件分别限定相应的厚度,所述相应的厚度组合起来大于第一距离。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柔性电缆和闭锁元件分别限定相应的厚度,所述相应的厚度组合起来基本上等于第二距离。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柔性电缆限定一厚度,闭锁元件限定一厚度,且闭锁元件的厚度大于第一距离与柔性电缆的厚度的差值。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锁被可拆除地连接至连接器壳体。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锁被可移动地且可枢转地连接至连接器壳体。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锁相对于连接器壳体可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且锁可以从第二位置枢转至第三位置,藉此闭锁元件对准壳体接纳槽。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锁限定了锁接纳槽,所述锁接纳槽延伸通过锁体,并且当闭锁元件延伸进入壳体接纳槽时对准壳体接纳槽,由此锁接纳槽和壳体接纳槽被配置为接纳柔性电缆。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配合端从连接器壳体延伸出。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电端子是电池型端子,藉此配合端和安装端相对彼此弹性可弯曲。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安装至柔性电缆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包括内壳体表面的连接器壳体,所述内壳体表面限定壳体接纳槽;以及至少一个由壳体支撑且被配置为电连接至柔性电缆的电端子,该电端子限定配合端和安装端,其中(i)配合端延伸出连接器壳体并被配置为与互补电装置的互补电端子配合,由此配合端朝向安装端弹性偏转,且该电连接器没有连接至互补电装置并抵靠着互补电端子固定配合端的保持元件,且(ii)安装端被设置于接纳槽中并与内壳体表面间隔开,由此柔性电缆被配置为接纳于安装端和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电连接器能够更可靠地连接至扁平柔性电缆。附图说明当与所附示意图结合阅读时,能更好理解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后续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技术,附图示出了以优选方式提出的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并不限于图中所披露的特定手段。在图中图IA是根据一实施例构造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其包括电连接器和安装至电连接器的扁平柔性电缆。图IB是图IA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其包括连接器壳体,由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电端子,以及锁。图2A是图I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图2B是图I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电端子之一的透视图。图2C是图I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锁的透视图。图2D是图IA中示出的扁平柔性电缆一部分的透视图。图3A是示出电端子连接至连接器壳体的透视装配图。图3B是示出锁连接至连接器壳体的透视装配图。图3C是图I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锁处于开锁位置。图3D是图3C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侧向正视图。图4A是图3C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锁向闭锁位置推进。图4B是图4A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锁处于闭锁位置。图4C是图4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侧向正视图,示出了锁处于闭锁位置。图5A是图3C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侧向正视图,示出了当锁处于开锁位置时柔性电缆插入连接器壳体。 图5B是图5A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侧向正视图,但示出了锁处于闭锁位置。图6A是根据另一实施例构造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包括电连接器和安装至电连接器的柔性电缆。图6B是图6A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透视图。图7是具有安全限制系统的车辆一部分的示意图,安全限制系统包括可根据图I和图2A-B中所示出而构造的电连接器组件。图8是图7中示出的车辆安全限制系统中使用的座位传感器装置的俯视平面图。图9是图8中示出的座位传感器装置一部分的底部平面图。图10是图8中示出的座位传感器装置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但可仅为清晰起见没有示出柔性印刷电路。图11是连接霍尔效应传感器组件之前的柔性印刷电路垫一部分、框架以及三个端子的局部俯视平面图。图12是图10中示出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壳体元件的透视图。图13是图10中示出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子组件的横截面图,包括图12所示的第一壳体兀件和霍尔效应传感器。图14是部分切除了的图13中示出的第一子组件的透视图。图15是用于图10中示出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壳体元件的透视图。图16是用于图10中示出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子组件的横截面图,包括图15中示出的第二壳体元件和永磁体。图17是如图10的透视图,其中第二子组件朝向压下位置移动。图18是用于连接图10所示出的传感器组件至柔性印刷电路垫的端子之一的俯视平面图。图19是图18中示出的端子的侧向正视图。图20是图19中示出的端子沿着线20-20截取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考图1A-B,电连接器组件200包括电连接器202和配置为安装至电连接器202的扁平柔性电缆22,其也被称作柔性印刷电路(FPC)或扁平柔性电缆(FCC)。电连接器202包括连接器壳体204和由连接器壳体204支撑的至少一个电端子例如多个电端子220。柔性电缆22被配置为安装在电连接器202上由此与电端子220电连通。例如,如进一步在图2D中所示,柔性电缆22可包括例如聚合物薄膜的柔性介电基板23,基板23载有多个电迹,电迹为由基板23所载有并沿着基板23的长度延伸的导电层25的形式。柔性电缆22在柔性电缆22的第一端29包括由基板23支撑的多个导电接触垫27。所述接触垫27与相应的导电层25电连通,且被配置为与电端子220电连接。由此,柔性电缆22被配置为在第一端29与电端子220电连通,且在可与第一端29相反的第二端与互补电装置电连通。例如如图IA中所示出,电连接器202限定接纳槽219,其大小被确定为接纳并保持柔性电缆22的端部以电连接柔性电缆22至电端子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置为安装至柔性电缆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限定壳体接纳槽的连接器壳体;至少一个由壳体支撑且配置为电连接至柔性电缆的电端子,所述电端子限定配合端和安装端,安装端设置于接纳槽中且与相对的内壳体表面间隔开,其中柔性电缆被配置为接纳于安装端和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之间;以及包括锁体和闭锁元件的锁,闭锁元件从锁体延伸出并被配置为插入壳体接纳槽,其中锁从开锁位置到闭锁位置可移动,在所述闭锁位置,闭锁元件设置于安装端和相对的内壳体表面之间,以在闭锁元件和安装端之间锁位柔性电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浦索,J·德布鲁津,龟田靖敏,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