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10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36
一种线缆连接件,其包括软性扁平线以及与软性扁平线末端连接用以与电子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对接的一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软性扁平线设有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导体,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设有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金手指,通过软性扁平线与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可以降低人力劳动的参与,节省人力成本,从而降低线缆连接件的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软性扁平线的线缆连接件。
技术介绍
线缆连接件一般包括电连接器以及与电连接器相连接的线缆,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线缆与导电端子机械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线缆连接件使用时,电连接器与电子设备上的对应电连接器相互对接在一起,以实现线缆连接件与该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主机板、摄像头或显示器等。目前业界厂商所采用的线缆包括若干条同轴线、包覆同轴线的金属导电布及包覆于导电布外表面的绝缘层,导电布用以降低线缆连接件的电磁干扰,不同的同轴线有颜色相同的,也有颜色不相同的,使得同轴线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连接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利用颜色作为识别方式,将 同轴线排列为预定的排列顺序,以与导电端子的排列顺序一致,而同轴线的排列为人工操作完成,容易出现失误,而且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制造成本高。另外,为降低线缆连接件的阻抗,需要通过人工将其中的两根或两根以上同轴线相互缠绕在一起而成为一同轴线组,必要时,需要形成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同轴线相互缠绕形成的若干同轴线组,由于完成同轴线的缠绕采用人工完成,进一步导致制造成本高。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线缆连接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制造成本的线缆连接件。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件,其包括软性扁平线以及与软性扁平线末端连接用以与电子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对接的一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软性扁平线设有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导体,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设有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金手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扁平线包括中间部分及连接在中间部分与第一电连接器之间的第一末端,中间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一末端的宽度,第一末端为扁平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部分包括相同宽度的若干分支部分,所述若干分支部分相互堆叠在一起,以降低中间部分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分支部分相互隔离开后再堆叠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扁平线外部包覆有一层绝缘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扁平线还包括与中间部分连接的一第二末端及与该第二末端连接用以与外部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一第二印刷电路板、一软性电路板或一电连接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扁平线还包括与中间部分连接的一第二末端及一第三末端,第二末端连接有用以与外部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一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三末端连接有用以与外部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一软性电路板或一电连接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扁平线还包括与中间部分连接的一第二末端及一第三末端,第二末端连接有用以与外部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软性电路板,第三末端连接有用以与外部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一电连接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扁平线包括有与中间部分连接的三个以上末端,除了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一末端外,其他末端连接有用以与外部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一第二印刷电路板、一软性电路板及一电连接器中的其中之一。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线缆连接器组利用件软性扁平线与第一印刷电路板连接,可以降低人力劳动的参与,节省人力成本,从而降低线缆连接件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线缆连接件连接相应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线缆连接件部分软性扁平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件连接相应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线缆连接件100用以连接在两电子设备之间,以实现该两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电子设备如主机板300、显示器400或摄像头500等电子设备。线缆连接件100包括一软性扁平线(FFC) I及连接在该软性扁平线(FFC) I两末端的第一印刷电路板(PCB) 21、软性电路板(FPC) 22。第一印刷电路板(PCB) 21用以与主机板300或显示器400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插接,第一印刷电路板(PCB) 21—端设有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金手指,另一端与软性扁平线(FFC) I焊接或机械式固定在一起以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软性电路板(FPC) 22 —端与软性扁平线(FFC) I焊接在一起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性连接,另一端设置为具有若干金手指的对接端,用以与主机板300或显示器400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对接。软性扁平线(FFC) I设有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 21及软性电路板(FPC) 22连接的导体。软性扁平线(FFC) I包括第一末端11、第二末端12及连接第一、第二末端11、12的中间部分10,第一、第二端11、12为扁平形状,中间部分10为矩形形状并且宽度小于第一、第二端11、12。第一末端11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 21焊接或机械式固定在一起,以实现软性扁平线(FFC)I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21之间的电性连接,第二末端12与软性电路板(FPC) 22焊接在一起,以实现软性扁平线(FFC)I与软性电路板(FPC) 22之间的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软性电路板(FPC)可以替换为一第二印刷电路板(PCB,未图示)或一电连接器23,该电连接器23包括绝缘本体(未图示)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当然,第一末端11也可以与软性电路板(FPC) 22或电连接器23电性连接在一起。请结合图3所示,中间部分10由相同宽度的若干分支部分102堆叠在一起组成,使得中间部分10细小,降低了线缆连接件100的占用空间。中间部分I形成所述若干分支部分102之前,结构尺寸与第一、第二端11、12完全相同,软性扁平线(FFC) I是通过自动机剖切形成所述若干分支部分102,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制造成本。为使所述若干分支部分102定位在一起,中间部分10包覆有至少一层绝缘层(未图示),绝缘层为胶布、绑带等。本技术利用软性扁平线(FFC) I与第一印刷电路板(PCB) 21连接,无需通过人工排列软性扁平线(FFC)I内部的导体的顺序,也无需通过缠绕工序,节省了人力劳动的参与,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线缆连接件100的制造成本。请参图3所示的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线缆连接件200,该线缆连接件200的线缆10在上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一第三末端13,该第三末端13与第一、第二末端11、12形成在同一软性扁平线(FFC) I上,第三末端13电性连接有一电连接器23,电连接器23设有若干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用以与电子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软性扁平线(FFC)I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末端的,每一末端可以与第一印刷电路 板(PCB) 21、软性电路板(FPC) 22、电连接器(PCB) 23中的任意一个电性连接,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凡是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及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件包括软性扁平线以及与软性扁平线末端连接用以与电子设备上的对接连接器对接的一第一印刷电路板,所述软性扁平线设有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导体,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设有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金手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