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273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涉及服务器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高密集化、模块化设计、易于部署的大型服务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要点:包括主体柜(10)、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管理子系统A(22)、电源子系统(30)与机柜背板子系统(60);电源子系统又包括电源模组(31)、管理子系统B(32);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设置在主体柜前端上方;机柜背板子系统作为数据信号传输中枢与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A、电源模组、管理子系统B具有数据信号连接;机柜背板子系统还作为电力传输中枢,用于接收电源子系统的电源输出,以及向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A、管理子系统B供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机柜式的服务器系统。技术背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复杂,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够提供高性能计算的服务器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各种应用的持续增加,服务器数量也就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服务器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对部署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中心在不断的升级,占地面积越来越大,由此而涉及到的数据中心的功耗、散热以及服务器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塔式、机架式服务器到密集性更高的刀片服务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较高密集的部署问题,但是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传统服务器(包括刀片服务器)都是以服务器自身为一个单元,每个服务器单元均有各自的电源、风扇、输入输出接口,以及独立的机箱结构。传统服务器在部署架设时是把这些带独立机箱结构的一个个服务器单元一一排列安装到数据中心的19英寸机柜里。服务器数量要求得多,机箱也就更多,相应的线缆、各配件模块也就更多,这就直接出现了重复投入,成本增大的问题。同时,独立的服务器数量越多,线缆连接就增加得越多,相应地故障点也就增加得越多,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利于保证。计算处理功率密度的增加,服务器及相关部件所带来的热量散发处理的功耗也不断增加。传统服务器散热方式是以自身简单的风扇模组散发热量,再由数据中心面向整个房间实施冷却,这样的传统服务器散热方式不利于能源的节省。同时,实施上述部署方式的传统服务器均有各自的独立电源,服务器独立的电源数目越多由此造成的损耗也越多。另外,服务器数量的不断增加,还带来了包括数据中心机房空间的限制加上杂乱的线路,使得服务器设备在安装、移动、扩充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不便。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获得一种能够提供高性能计算,而且是高密集化的、模块化的,易于部署、安装、移动、扩充、管理和维护的,倡导节能环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服务器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应用的传统服务器(包括刀片服务器)在进行应用部署时所存在的各种不足,提供了一种集高性能计算、高密集化和模块化设计,易于部署、安装、移动、扩充、管理、维护、节能环保、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于一体的大型服务器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主体柜10、若干分隔板18、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电源子系统30与机柜背板子系统60 ;各分隔板(18)将主体柜(10)内部分为若干容置区间;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设置在主体柜10前端上方的容置区间,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包括服务器设备单元21与管理子系统A22 ;电源子系统30设置于主体柜10前端下方的容置区间,电源子系统30包括电源模组31与管理子系统B32 ;机柜背板子系统60位于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与电源子系统30的背面;机柜背板子系统60作为数据信号传输中枢,用于实现与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服务器设备单元21、管理子系统A22、电源模组31、管理子系统B32的数据信号连接;机柜背板子系统60还作为电力传输中枢,用于接收电源子系统30的电源输出,以及向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服务器设备单元21、管理子系统A22、管理子系统B32提供工作电源;管理子系统A22通过机柜背板子系统60与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服务器设备单元21具有数据信号连接,负责管理和监控服务器设备单元21运行状态;管理子系统B32通过机柜背板子系统60与电源模组31具有数据信号连接,负责管理和监控电源模组31的运行状态;各分隔板18将主体柜10内部的容置区间在水平方向上分为若干层,各分隔板18上设置有分引导轨19,所述分引导轨19用于辅助引导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电源子系统30的模组收纳到相应的分隔板18上。优选地,还包括网络交换子系统50,所述网络交换子系统50位于主体柜10内机柜背板子系统60背面的容置区间;网络交换子系统50与机柜背板子系统60具有数据信号连接及电源连接,用于实现外部上层网络中心与所述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的网络连接。优选地,所述网络交换子系统50包括第一层核心网络交换模块51,以及第二层网络交换模块 52、53、54、55、56、57 ;第一层核心网络交换模块51主要负责对外连接上层网络中心;第二层网络交换模块52、53、54、55、56、57用于分别负责对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服务器设备单元21进行网络交换连接和管理,并与第一层核心网络交换模块51进行通f目。优选地,所述第一层核心网络交换模块51及第二层网络交换模块52、53、54、55、56,57均提供IOM/1OOM/1000M/1OG自适应连接,支持基于WEB、SNMP的管理。优选地,还包括散热子系统40,所述散热子系统40设置于主体柜10内机柜背板子系统60背面的容置区间;所述散热子系统40与机柜背板子系统60具有数据信号连接及电源连接。优选地,电源子系统30还包括电源子系统交流供电接口 33、电源子系统背板34、电源连接组件35及多个电源模组31 ;电源子系统交流供电接口 33与电源模组31具有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的交流电;电源模组31依次通过电源子系统背板34、电源连接组件35进行电力传输;所述电源子系统背板34用于实现多个电源模组31带电热拔插技术和负载均衡冗余功能;电源连接组件35用于与机柜背板子系统60进行电源连接,直接进行电力传输。优选地,管理子系统A22上设置有显示屏a,显示屏a用于显示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中服务器设备单元21、管理子系统A22、散热子系统40、网络交换子系统50各功能模组的参数和运行状态,显示屏a还作为服务器设备单元21的VGA显示终端;管理子系统B32上设置有显示屏b,显示屏b用于显示电源子系统30的功能参数和运行状态。优选地,所述散热子系统40配置风扇制冷模组41或者水制冷模组42。优选地,所述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包含多组独立的支持热拔插技术的服务器设备单元21 ;多个分隔板18将主体柜10前端的上方空间分为多层,在每个分隔板18的上面设置有若干分引导轨19 ;所述服务器设备单元21垂直于分隔板18安装于所述分引导轨19中。优选地,在机柜背板子系统60的背面还设置有理线器17,所述理线器17用于整理收纳外接的网络连接线;主体柜10底部设置有滑动轮子13,滑动轮子13上还设置有锁紧装置14 ;机柜主体柜10还设置有前门11与后门15 ;前门11上设置有前门固定锁具12 ;后门15上设置有后I ]固定锁具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计,最大可提供60组独立的服务器设备单元,在有限的空间实现服务器系统的超高密度部署,节省了设备部署占用空间。2.本技术模块化设计的优势还体现在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容置空区间还可以兼容多种不同规格不同配置的服务器设备单元,相互之间可以交替互换使用,构建方案灵活,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不仅有效节省成本,避免重复投入,而且设备安装维护操作也十分方便。3.本技术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设备单元厚度采用标准IU厚度,不仅能够与目前I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柜(10)、若干分隔板(18)、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电源子系统(30)与机柜背板子系统(60);各分隔板(18)将主体柜(10)内部分为若干容置区间;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设置在主体柜(10)前端上方的容置区间,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包括服务器设备单元(21)与管理子系统A(22);电源子系统(30)设置于主体柜(10)前端下方的容置区间,电源子系统(30)包括电源模组(31)与管理子系统B(32);机柜背板子系统(60)位于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20)与电源子系统(30)的背面;机柜背板子系统(60)作为数据信号传输中枢,用于实现与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服务器设备单元(21)、管理子系统A(22)、电源模组(31)、管理子系统B(32)的数据信号连接;机柜背板子系统(60)还作为电力传输中枢,用于接收电源子系统(30)的电源输出,以及向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服务器设备单元(21)、管理子系统A(22)、管理子系统B(32)提供工作电源;管理子系统A(22)通过机柜背板子系统(60)与服务器主机刀片子系统服务器设备单元(21)具有数据信号连接,负责管理和监控服务器设备单元(21)运行状态;管理子系统B(32)通过机柜背板子系统(60)与电源模组(31)具有数据信号连接,负责管理和监控电源模组(31)的运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珑之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