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铁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隔振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768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隔振支座,其特征是,该支座由上连接体、下连接体、天然橡胶块(5)和限位块(6)组成,其中,所述的上连接体由上连接板(1)和一头焊接在上连接板(1)下表面的约束钢管(2)构成;所述的下连接体由下连接板(3)和一头焊接在下连接板(3)上表面的导向钢管(4)构成;所述的上连接体中约束钢管(2)由下连接体中的导向钢管(4)的上端延伸进导向钢管(4)内,且所述的约束钢管(2)的外径与所述的导向钢管(4)的内孔动配合;所述的天然橡胶块的邵氏硬度小于等于50;所述的天然橡胶块(5)与限位块(6)上下叠合在一起置于约束钢管内将所述的上连接体撑起20~30mm的高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隔振支座,其特征是,该支座由上连接体、下连接体、天然橡胶块(5)和限位块(6)组成,其中,所述的上连接体由上连接板(1)和一头焊接在上连接板(1)下表面的约束钢管(2)构成;所述的下连接体由下连接板(3)和一头焊接在下连接板(3)上表面的导向钢管(4)构成;所述的上连接体中约束钢管(2)由下连接体中的导向钢管(4)的上端延伸进导向钢管(4)内,且所述的约束钢管(2)的外径与所述的导向钢管(4)的内孔动配合;所述的天然橡胶块的邵氏硬度小于等于50;所述的天然橡胶块(5)与限位块(6)上下叠合在一起置于约束钢管内将所述的上连接体撑起,使得所述的约束钢管(2)的下端面距下连接板(3)的上表面的高度为20~30mm;其中,所述的导向钢管(4)的高度和所述的限位块(6)厚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约束钢管(2)的下端面距下连接板(3)的上表面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从晓周云吴从永邓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