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臭氧降解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罐体,其中:罐体内腔的中部设有多孔填料;罐体内腔的顶部附近设有喷淋头;罐体内腔的底部设有微孔布气盘;罐体底部附近的侧面贯穿设有出水口。外部水源经喷淋头喷入罐体内部,位于罐体底部的微孔布气盘连接外部气源。气源为空气或还原性气体。喷出的气体与外部水源的水在多孔填料处以大接触表面积方式混合,中和并除去外部水源水中的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处理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氧化性物质降解快速、还原效果好、可循环利用、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体中氧化性物质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臭氧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发生器是根据放电的原理产生臭氧,即将浄化的空气通过发生器的高压放电环隙,被激发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和氧分子结合生成臭氧,臭氧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会很快还原成氧气,还原期间有强烈的氧化能力,能迅速地与细胞壁、膜、脂质结合反应,破坏分解细胞,起到杀菌作用。臭氧具有高效的杀毒效果,且没有二次污染,在水产养殖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臭氧在循环养殖水杀毒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毒时,海水中的溴化物会被臭氧氧化生成次溴酸或次溴酸盐,这些物质相对稳定且对养殖生物有较大毒性。②剩余臭氧的去除,臭氧在消毒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剩余浓度才能达到较高效果。剩余臭氧如直接排入大气就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资料显示,人体允许接触的臭氧浓度不大 于0. 2mg / m3,当臭氧浓度超过2mg / m3段时间的接触可导致身体不适,比如头痛、喉咙干燥、产生黏膜和打喷嚏。因而,在需要设计ー种能在水产养殖水处理过程中,对水中多余臭氧及挥发的气态臭氧进行去除的装置,在现实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ー种结构新颖、氧化性物质降解快速、还原效果好、可循环利用、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好、能減少臭氧杀菌水对水生动物伤害的臭氧降解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臭氧降解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罐体,其中罐体内腔的中部设有多孔填料;罐体内腔的顶部附近设有喷淋头;罐体内腔的底部设有微孔布气盘;罐体底部附近的侧面贯穿设有出水ロ。外部水源经喷淋头喷入罐体内部,位于罐体底部的微孔布气盘连接外部气源。气源为空气或还原性气体。喷出的气体与外部水源的水在多孔填料处以大接触表面积方式混合,中和并除去外部水源水中的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处理后的水从出水ロ排出。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罐体底部具有排污管;罐体顶部还具有尾气排放ロ。尾气排放ロ排出多余的气体,并且平衡罐体内部的压カ,稳定液位传感器的探测环境,減少干扰。罐体顶部附近具有溢流ロ。溢流ロ为安全措施,当系统出现失灵的情况,为防止过高的水位造成的危险,因而设计溢流ロ排出多余的水。罐体底部附近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底部的液位传感器能根据罐体内的液位变化控制外部水源对喷淋头注水的流速。底部还具有支撑腿。罐体侧面安装有液位计。液位计供人工监测。微孔布气盘能经气体流量计连接外部气源;喷淋头能经液体流量计连接外部水源。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液位传感器通过探测数据的耦合,对进气、进水的速度进行调控。罐体顶部制有顶部人孔;罐体侧面制有至少ー个侧面人孔;罐体侧面下部贯穿设有视镜。由于本技术臭氧降解装置,采用了罐体内腔的中部设有多孔填料;罐体内腔的顶部附近设有喷淋头;罐体内腔的底部设有微孔布气盘;罐体底部附近的侧面贯穿设有出水ロ等结构。外部水源经喷淋头喷入罐体内部,位于罐体底部的微孔布气盘连接外部气源。气源为空气或还原性气体。喷出的气体与外部水源的水在多孔填料处以大接触表面积方式混合,中和并除去外部水源水中的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处理后的水从出水ロ排出。本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氧化性物质降解快速、还原效果好、可循环利用、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罐体I、排污管la、支撑腿lb、顶部人孔11、尾气排放ロ 12、溢流ロ13、多孔填料14、喷淋头15、出水ロ 16、视镜17、侧面人孔18、微孔布气盘19、液位传感器21、液位计22、液体流量计23、气体流量计24。实施例參照图1,臭氧降解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罐体1,其中罐体I内腔的中部设有多孔填料14 ;罐体I内腔的顶部附近设有喷淋头15 ;罐体I内腔的底部设有微孔布气盘19 ;罐体I底部附近的侧面贯穿设有出水ロ 16。外部水源经喷淋头15喷入罐体I内部,位于罐体I底部的微孔布气盘19连接外部气源。气源为空气或还原性气体。喷出的气体与外部水源的水在多孔填料14处以大接触表面积方式混合,中和并除去外部水源水中的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处理后的水从出水ロ 16排出。罐体I底部具有排污管Ia ;罐体I顶部还具有尾气排放ロ 12。尾气排放ロ 12排出多余的气体,并且平衡罐体I内部的压力,稳定液位传感器21的探测环境,減少干扰。罐体I顶部附近具有溢流ロ 13。溢流ロ 13为安全措施,当系统出现失灵的情況,为防止过高的水位造成的危险,因而设计溢流ロ 13排出多余的水。罐体I底部附近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1。底部的液位传感器21能根据罐体I内的液位变化控制外部水源对喷淋头15注水的流速。底部还具有支撑腿lb。罐体I侧面安装有液位计22。液位计22供人工监测。微孔布气盘19能经气体流量计24连接外部气源;喷淋头15能经液体流量计23连接外部水源。气体流量计24、液体流量计23、液位传感器21通过探测数据的耦合,对进气、进水的速度进行调控。罐体I顶部制有顶部人孔11 ;罐体I侧面制有至少ー个侧面人孔18 ;罐体I侧面下部贯穿设有视镜17。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換和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 求限定的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臭氧降解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罐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I)内腔的中部设有多孔填料(14);所述的罐体(I)内腔的顶部附近设有喷淋头(15);所述的罐体(I)内腔的底部设有微孔布气盘(19);所述的罐体(I)底部附近的侧面贯穿设有出水口(1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I)底部具有排污管(Ia);所述的罐体(I)顶部还具有尾气排放口(1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I)顶部附近具有溢流口(13)。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I)底部附近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I)侧面安装有液位计(22)。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孔布气盘(19)能经气体流量计(24)连接外部气源;所述的喷淋头(15)能经液体流量计(23)连接外部水源。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降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I)顶部制有顶部人孔(11);所述的罐体(I)侧面制有至少一个侧面人孔(18);所述的罐体(I)侧面下部贯穿设有视镜(1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臭氧降解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罐体,其中罐体内腔的中部设有多孔填料;罐体内腔的顶部附近设有喷淋头;罐体内腔的底部设有微孔布气盘;罐体底部附近的侧面贯穿设有出水口。外部水源经喷淋头喷入罐体内部,位于罐体底部的微孔布气盘连接外部气源。气源为空气或还原性气体。喷出的气体与外部水源的水在多孔填料处以大接触表面积方式混合,中和并除去外部水源水中的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处理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本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氧化性物质降解快速、还原效果好、可循环利用、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臭氧降解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罐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1)内腔的中部设有多孔填料(14);所述的罐体(1)内腔的顶部附近设有喷淋头(15);所述的罐体(1)内腔的底部设有微孔布气盘(19);所述的罐体(1)底部附近的侧面贯穿设有出水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意,周建枢,张建设,桂福坤,苑淑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