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包括车体和推杆,所述推杆铰接连接所述车体,所述推杆与车体的连接轴处设置有锁定件。其推杆可以旋转一定角度、高脚椅的座椅及支架可拆卸和折叠,可置于车架下的置物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刹车、推杆的旋转及固定、可折叠携带的高脚椅的座椅及支架的拆装,实现手推车与高脚椅之间的转换,使一辆童车同时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强,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童车,尤其是多功能童车,具体地,涉及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婴幼儿的生活用品的功能及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公知的童车其结构、功能相对单一、相似,一般由座椅、遮阳蓬、推杆、车轮、置物篮、餐盘组成。而高脚椅成为家长带婴幼儿外出就餐或者在家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需求度越来越大的产品。外出时同时携带童车和高脚椅较为不便。因此有必要将婴幼儿手推车、高脚椅两者相结合,从而增加单一童车的功能,同时也能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包括车体和推杆,所述推杆铰接连接所述车体,所述推杆与车体的连接轴处设置有锁定件。优选地,所述推杆能够在一手推位置和一水平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推杆与车体连接的一端指向所述推杆自由端的方向为推杆延伸方向,当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手推位置时所述推杆延伸方向指向所述车体的后上方,当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推杆延伸方向指向所述车体的正前方。优选地,还包括铰接连接于所述推杆前侧面的支撑杆,所述车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卡口,所述第一固定卡口与所述支撑杆的支承端相匹配。优选地,所述推杆前侧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室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形相匹配。优选地,当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推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卡口的正上方。优选地,所述锁定件为带弹簧的固定销。优选地,所述推杆的后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卡口。 优选地,还包括椅凳,其中,所述椅凳的支脚插入在所述第二固定卡口。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的置物箱。优选地,所述车体的后轮处设置有刹车。本技术通过可实现手推车到高脚椅的转换,使一辆童车同时具备两种功能,大大方便了用户,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I示出根据本技术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在手推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顶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在高脚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顶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包括车体和推杆16,所述推杆16铰接连接所述车体,所述推杆16与车体的连接轴处设置有锁定件15,其中,所述锁定件15优选地为带弹簧的固定销。具体地,为实现手推车与高脚椅之间的变换,所述推杆16能够在一手推位置和一水平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推杆16与车体连接的一端指向所述推杆自由端的方向为推杆延伸方向。当所述推杆16位于所述手推位置时所述推杆延伸方向指向所述车体的后上方,图I所示。当所述推杆16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推杆延伸方向指向所述车体的正前方,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还包括铰接连接于所述推杆16前侧面的支撑杆21,所述车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卡19,所述第一固定卡19与所述支撑杆21的支承端相匹配。所述推杆16前侧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室与所述支撑杆21的外形相匹配,这样,当本技术处于手推车状态时,所述支撑杆21可以收回到所述容纳槽内利于保护。当所述推杆16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支撑杆21与所述推杆16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卡口 19的正上方,使得所述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从而不易折断。进一步地,所述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还包括椅凳,其中,所述椅凳包括椅座24和支架23,所述推杆16的后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卡口 22,所述支架23的支脚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卡口 22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卡口优选地为球形带弹簧卡口 25。所述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的置物箱17,所述车体的后轮18处设置有刹车26。更为具体地,所述车体包括车架14、所述车架14下部设置有前轮11及后轮18,所述后轮18处设置有刹车26,所述车架14上设置有躺椅13及脚踏板12,本技术在图I所示的手推车状态下,踩下控制所述后轮18的刹车26,使所述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静止于地面。拉开所述锁定件15,逆时针转动所述推杆16,旋转至所述水平位置,将所述推杆16上的支撑杆21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卡口 19,固定所述锁定件15。从所述置物箱17中取出处于折叠状态的高脚椅的座椅24及支架23,将其展开。将所述高脚椅的支架插入所述推杆16上的第二固定卡口,从而转换成图2所示的高脚椅状态,实现从手推车到高脚椅的转换。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包括车体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铰接连接所述车体,所述推杆与车体的连接轴处设置有锁定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能够在一手推位置和一水平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推杆与车体连接的一端指向所述推杆自由端的方向为推杆延伸方向,当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手推位置时所述推杆延伸方向指向所述车体的后上方,当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推杆延伸方向指向所述车体的正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连接于所述推杆前侧面的支撑杆,所述车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卡口,所述第一固定卡口与所述支撑杆的支承端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前侧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室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形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推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卡口的正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带弹簧的固定销。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后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卡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椅凳,其中,所述椅凳的支脚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卡口。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车体上的置物箱。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后轮处设置有刹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包括车体和推杆,所述推杆铰接连接所述车体,所述推杆与车体的连接轴处设置有锁定件。其推杆可以旋转一定角度、高脚椅的座椅及支架可拆卸和折叠,可置于车架下的置物箱内。本技术通过刹车、推杆的旋转及固定、可折叠携带的高脚椅的座椅及支架的拆装,实现手推车与高脚椅之间的转换,使一辆童车同时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强,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62B7/12GK202541615SQ201220100918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费心兰 申请人:费心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推车高脚椅两用童车,包括车体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铰接连接所述车体,所述推杆与车体的连接轴处设置有锁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心兰,
申请(专利权)人:费心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