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射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431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漏射嘴结构,包括本体、喷嘴头和顶针;该本体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流道;该喷嘴头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通道,喷嘴头的后端与本体的前端连接围合形成有中转腔室,该中转腔室连通于流道和通道之间;该顶针可轴向来回活动地设于本体和喷嘴头之间,该顶针的头部位于中转腔室中,顶针的头部呈锥形,顶针的头部尖端随顶针轴向向前活动而插入前述通道中将通道封堵住,且针对该顶针设置有促使顶针轴向向前活动而封堵通道的弹簧,该弹簧设置于本体内;藉此,取代了传统之弹簧设置于本体外的方式,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表面容易加装加热装置,从而使得加热不方便,利用保证熔胶均匀,提升注塑件的质量,尤其适合用于卧式大机器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射嘴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加热方便的防漏射嘴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其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现有技术中的每一台注塑机上均配置有射嘴,利用射嘴对成型模具直接注入熔融 塑料,现有注塑机的射嘴一般为直通式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注塑机的射嘴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该直通式的射嘴在停止注射以后,射嘴内还遗留有大量的熔融塑料,导致容易产生流延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在射嘴里设置有活动顶针,利用弹簧作用于顶针上,使顶针根据所受压力而自动打开或关闭射嘴的出口,然而,目前射嘴的这一结构设计,其弹簧一般套装于射嘴外表面上,导致难以在射嘴外加装加热装置而导致加热不方便、熔胶不均匀,直接影响到注塑件的质量,尤其不适合用于卧式大机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射嘴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射嘴外难以加装加热装置而导致加热不方便、熔胶不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射嘴结构,包括本体、喷嘴头和顶针;该本体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流道;该喷嘴头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通道,喷嘴头的后端与本体的前端连接围合形成有中转腔室,该中转腔室连通于前述流道和通道之间;该顶针可轴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本体和喷嘴头之间,该顶针的头部位于中转腔室中,顶针的头部呈锥形,顶针的头部尖端随顶针轴向向前活动而插入前述通道中将通道封堵住,且针对该顶针设置有促使顶针轴向向前活动而封堵通道的弹簧,该弹簧设置于本体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前端面中心轴向内凹形成有定位孔,该顶针的后端位于该定位孔中,顶针沿定位孔轴向来回移动,该弹簧嵌于该定位孔中,且该弹簧作用于顶针上促使顶针前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包括有连接座和联接体,该联接体的后端与连接座的前端螺合连接固定,连接座的前后端贯穿形成第一流道,该联接体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连通形成前述流道;前述定位孔设置于联接体上,该第二流道于联接体的侧缘轴向内凹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孔贯穿联接体的前后端面,该定位孔的后端开口通过螺堵封盖,定位孔的前端开口螺合连接有导套,该导套套装于顶针的后端外,且该定位孔内设置有弹簧座,该弹簧座延伸出有导杆,该弹簧套装于导杆外,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弹簧座的后端面和螺堵上,该顶针的后端面抵于弹簧座的前端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接体的前后端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孔,一锥端紧定螺钉穿过对应的固定孔而将前述螺堵和导套径向锁紧于联接体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转腔室于喷嘴头的后端面轴向内凹形成,该中转腔室呈锥形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嘴头与本体之间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螺合连接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将弹簧设置于本体内,取代了传统之弹簧设置于本体外的方式,以使得本技术的外表面容易加装加热装置,从而使得加热不方便,利用保证熔胶均匀,提升注塑件的质量,尤其适合用于卧式大机器中。二、通过将本体设计为由连接座与联接体分体式组合的结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一方面可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成型容易,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分布合理,以便于塑胶熔料推动顶针将通道打开。三、通过于联接体的前后端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孔,利用锥端紧定螺钉穿过对应的固定孔而将前述螺堵和导套径向锁紧于联接体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配合利用螺堵和导套使得弹簧密封式地安装于定位孔中,避免与熔胶接触,保证弹簧弹性的稳定,并延长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本体11、连接座111、外螺纹112、内螺纹12、联接体121、外螺纹122、内螺纹101、第一流道102、第二流道103、定位孔104、螺堵105、导套106、弹簧座107、导杆108、固定孔20、喷嘴头21、外螺纹201、通道202、中转腔室30、顶针31、基部32、头部4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本体10、喷嘴头20和顶针30。其中,该本体10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其包括有连接座11和联接体12 ;该连接座11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第一流道101,连接座11的后端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111,通过该外螺纹111使得连接座11与外部螺合实现连接安装固定,连接座11的前端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螺纹112 ;该联接体12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第二流道102,联接体12的后端设置有外螺纹121,联接体12的前端设置有内螺纹122,该外螺纹121与前述连接座11前端的内螺纹112配合螺合连接,使得联接体12的后端与连接座11的前端连接固定一起,同时,该第二流道102与连接座10的第一流道101连通而形成本体10的流道,该第二流道102于联接体 12的侧缘轴向内凹形成;以及,该联接体12的前端面中心(即本体10的前端面中心)轴向内凹形成有定位孔103,该定位孔103贯穿联接体12的前后端面,该定位孔103的后端开口通过螺堵104封盖,定位孔103的前端开口螺合连接有导套105,且该定位孔103内设置有弹簧座106,该弹簧座106延伸出有导杆107 ;此外,该联接体12的前后端侧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孔108,一锥端紧定螺钉穿过对应的固定孔108而将前述螺堵104和导套105径向锁紧于联接体12上。该喷嘴头20的前后端面贯穿形成有通道201,喷嘴头20的后端内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21,该外螺纹21与前述联接体12之内螺纹122配合螺合连接,使得喷嘴头20的后端与本体10的前端连接固定,该喷嘴头20的后端面轴向内凹形成有中转腔室202,该中转腔室202呈锥形状,中转腔室202连通前述第二流道102和通道201之间。该顶针30可轴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前述本体10和喷嘴头20之间,该顶针30包括有基部31和于基部31上一体向前延伸出的头部32 ;该基部31嵌于前述定位孔103中,该顶针30的后端面抵于前述弹簧座106的前端面上,前述导套105套装于顶针30的后端夕卜,该头部32位于如述中转腔室202中,头部32呈维形,头部32尖2而随顶针30向如活动而插入前述通道201中将通道201封堵住。以及,针对该顶针30设置有促使顶针30向前活动而封堵通道201的弹簧40,该弹簧40设置于本体10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弹簧40嵌于前述定位孔103中,且弹簧40套装于前述导杆107外,弹簧40的两端分别抵于前述弹簧座106的后端面和螺堵104上,以此使弹簧40通过弹簧座106作用于顶针30上促使顶针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射嘴结构,包括本体、喷嘴头和顶针;该本体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流道;该喷嘴头的前后端贯穿形成有通道,喷嘴头的后端与本体的前端连接围合形成有中转腔室,该中转腔室连通于前述流道和通道之间;该顶针可轴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本体和喷嘴头之间,该顶针的头部位于中转腔室中,顶针的头部呈锥形,顶针的头部尖端随顶针轴向向前活动而插入前述通道中将通道封堵住,且针对该顶针设置有促使顶针轴向向前活动而封堵通道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该弹簧设置于本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泰星五金制品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