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323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机中板,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四个角的导向孔、设置在机身底部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上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铰耳,所述的铰耳设置在导向孔之间,所述的机身前后导向孔之间设置有结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节约成本,节约能源,在安装模具,合模成型时能够更准确,更严密,提高了铸体的形状,尺寸的精确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铸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机中板
技术介绍
目前的压铸机中板,体积大,质量重,在工作中不容易控制,不能做精确的微调,在长期工作时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压铸机中板,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四个角的导向孔、设置在机身底部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上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铰耳,所述的铰耳设置在导向孔之间,所述的机身前后导向孔之间设置有结构孔。所述的结构孔为四个。所述的铰耳上设置有铰耳孔。所述的铰耳为八个。所述的机身上设置有支座。所述的机身为大断面球墨铸铁。本技术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节约成本,节约能源,在安装模具,合模成型时能够更准确,更严密,提高了铸体的形状,尺寸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压铸机中板,包括机身I、设置在机身四个角的用于支撑压铸机中板与模具,确定合模与分离方向的导向孔2、设置在机身底部的工作台面6,机身I上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铰耳3,用于模具的合成与分离,并具有微调功能,使模具合成更准确、更严密,提高了铸体的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所述的铰耳3设置在导向孔2之间,所述的机身I前后导向孔2之间设置有结构孔4,减轻了机身的重量,起到抗冲击的作用,所述的结构孔4为四个,所述的铰耳3上设置有铰耳孔5,所述的铰耳3为八个,所述的机身I上设置有支座7所述的机身I材料为大断面球墨铸铁,提高了自身强度和机械性能,充分体现以球代钢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机中板,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四个角的导向孔、设置在机身底部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上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铰耳,所述的铰耳设置在导向孔之间,所述的机身前后导向孔之间设置有结构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机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孔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机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耳上设置有铰耳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机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耳为八个。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机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上设置有支座。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机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为大断面球墨铸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机中板,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四个角的导向孔、设置在机身底部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上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铰耳,所述的铰耳设置在导向孔之间,所述的机身前后导向孔之间设置有结构孔,本技术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节约成本,节约能源,在安装模具,合模成型时能够更准确,更严密,提高了铸体的形状,尺寸的精确度。文档编号B22D17/22GK202539526SQ20122005624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专利技术者丁卫锋 申请人:禹州市鼎锋铸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机中板,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四个角的导向孔、设置在机身底部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上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铰耳,所述的铰耳设置在导向孔之间,所述的机身前后导向孔之间设置有结构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鼎锋铸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